不同時代的怪咖(稱讚意味)
都築響一某種程度上和黃華成相像,相似的觀念、並做了許多獨創而有趣的事,差別在於前者是編輯/報導者,而後者是創作者。不過,我認為決定企劃並且執行、報導什麼內容,也屬於一種創作;更進一步地說,我認為很多事都可以是創作,關鍵在於過程中是有沒有把自己的意識放在裡頭。
認識二者的差異是:黃華成是自其經歷、作品、友人口述中認識,但《圈外編輯》是都築響一以第一人稱闡述企劃成行的前因後果。口吻有點GY但又中肯,所以讀起來很爽XD
文字出現以前,詩是用唱的
書中其中一個段落,提到現代詩與歌的關係(詩歌)。
剛好週日和友人J見面,他提到開始學習寫詞的事,我便想到蔣勳曾在TED上〈
留十八分鐘給自己〉,提到不同音韻在空氣中震動所呈現的音樂性與共鳴。分享給他的同時,我也才再重新聽一次。
每一個民族被稱為詩的,都是聲音的開始,並不是視覺的開始。⋯⋯如果今天的詩只給視覺,我們少掉了好多東西⋯⋯我們其實是用心,去共鳴了那個聲音,一波一波過來,像潮汐一樣的這個力量。
前陣子,覺察自己有傳達心意的障礙,而開始意圖練習時,我一直執著於必須用嘴巴說出來,而拒絕以寫信或傳訊息的方式代替,但始終不能解釋這個執著是因為什麼,只是覺得口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而蔣勳的話語,好像讓我突然看到了某個答案一樣。
〈留十八分鐘給自己:蔣勳 (Chiang Hsun) at TEDxTaipei 2012〉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