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農場讓你水上養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坐落於水面上的漂浮農場,By Braden Phillips, Hakai Magazine
隨著人類科技不斷的進步,現代農業以機械化與單一農作來大量生產,加上全球化的發展,集中於特定的區域與國家進行生產,以降低成本並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然而氣候變遷卻對這種農作方式漸漸有了危害,不如過去穩定的氣候,或是更頻繁的天災,這種集中式農牧將受到更嚴重的損失。同時也因農場比起過往,需要更大的腹地以提升效率,勢必坐落於人煙稀少的郊外,使現代人更難接觸到這種傳統的農業,而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建立起農業,將農場漂浮在水面之上,便是所謂的漂浮農場(Floating Farm)。
目前漂浮農場在鹿特丹運行中,農場的設計如同一棟三層樓的建築物,底部有特殊樹脂結構得以漂浮於河堤旁,並有通道與陸地連接。低地國荷蘭地理環境多處於海平面之下,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增加了許多空間,而漂浮農場也是因此背景而產生,漂浮農場是Peter van Wingerden所構想,起源於2012年,當他還在紐約工作時,珊迪颶風對紐約造成了城市運輸的癱瘓,這段經驗使他有了鄰近消費者生產的想法。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與極端氣候,未來會有更多陸地將沉入海中,但無論海平面如何上升,農場也不會受到影響繼續維持運作。

農場架構

農場結構圖 By Goldmith Company
最上層作為乳牛平時的生活空間,牛群在這裡活動、飲食與排泄。至於中間層則是人的活動空間,除了運輸與作為參觀外,還有販售相關的農產品,至於位於水面下的最下層則是加工區,牛乳在此經過加工成食用鮮乳或是優格,收集的牛隻糞便也在此處理轉換成肥料,作為城市的綠地所用,而從上方流落的雨水也在此過濾,作為牛隻平時的飲用水。
漂浮農場結合了現代技術,強調的便是自動化與永續發展,農場內部運作的電力來源,主要來自旁邊的漂浮太陽能板。牛隻總共有35隻,一天可以生產70公升的牛奶。牛隻有時也會藉由連接步道,到外頭的平地上活動,平時牛隻則交由三台機器人照顧,分別負責擠牛奶、供給飼料與收集糞便,因此能以減少所需的人力,僅需兩名員工以協助平時的運作。而牛群平常所吃的飼料,則是收集城市中公園或球場的草堆,或是與乾草混合而成的,糞便轉化的肥料又加供給這些綠地使用,做為未來牛隻的飼料,最後加工的乳製品販售於當地城市,便能大量減少運輸所需的燃料成本與汙染,且因為就建在城市內,一般人也能參觀農場,整體架構可說是形成一個健康的永續循環。
出來放風的牛群們 By Ruben Daio Kleimeer

未來與爭論

但也有爭論這麼做的意義何在,牛隻應該在廣大的牧場中生活,而非侷限在一定的空間;雖然乳製品能更接近消費者,但是否有必要大費周章地將農場漂浮於水上呢?
現代許多牛隻飼養集中於室內環境,漂浮農場對牛隻而言,其實活動的空間還比較充足。就現有技術下,漂浮農場的設計確實成本比較昂貴,但對於供給面也是增加了彈性,如同今年的疫情般,雖然全球化分工提升的生產效率,但遇到黑天鵝的意外時,完全仰賴他國,國內本身無任何醫療用品的製造,也導致許多國家沒有任何緩衝時間,因此增加多樣化的供給以分散風險,應是未來的趨勢。
大數據、AI與機器人等新科技不斷演進之下,諸如漂浮農場或是垂直農場等還處於實驗性質中的概念,在未來可能打破我們現有的想像,成為新的農牧型態也說不定。
avatar-img
8會員
25內容數
老羅斯福的的胡蘿蔔與棍棒政策,象徵著獎勵與恐懼,因獎勵產生動機,便是胡蘿蔔,因恐懼驅使動力,則是棍棒,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找到你專屬的動力,那要如何尋找人生目標與動力呢?,去接觸各種活動,從中找尋自己的方向。此專題將分享個人經歷、閱讀書評、奇聞趣事,記錄我的想法與嘗試的過程,閱讀我的旅程,啟發你的目標與動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波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今天政府每個月發一筆錢給所有國民,這筆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必大家一定樂開懷,不用工作就有月薪可領,而這種全民有錢領的概念,就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隨著這幾天全球肺炎案例的增加,全球已經超過1100萬人確診,疫情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趨緩的現象。 吉利德公布瑞德西韋藥物療程價格,5天需約7萬,這價格到底合不合理呢?
最近立法院被佔領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 「反對酬庸,撤回陳菊」「德不配位,撤換陳菊」「監委酬庸,拒絕背書,」成為了國民黨的口號,佔領立法院,大家不用開會,其他政黨不來的話,其實也是放假一天,薪水照領,反正國家出錢。 同樣事情如果發生在一般的企業會怎麼樣呢?
如果今天政府每個月發一筆錢給所有國民,這筆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必大家一定樂開懷,不用工作就有月薪可領,而這種全民有錢領的概念,就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隨著這幾天全球肺炎案例的增加,全球已經超過1100萬人確診,疫情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趨緩的現象。 吉利德公布瑞德西韋藥物療程價格,5天需約7萬,這價格到底合不合理呢?
最近立法院被佔領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 「反對酬庸,撤回陳菊」「德不配位,撤換陳菊」「監委酬庸,拒絕背書,」成為了國民黨的口號,佔領立法院,大家不用開會,其他政黨不來的話,其實也是放假一天,薪水照領,反正國家出錢。 同樣事情如果發生在一般的企業會怎麼樣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科普文章探討了在未來可能面臨的農業資源匱乏情境下,於海底進行植物種植的科學創意。文章分析了相關實驗的設計,包括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並強調了利用先進技術在海洋中生產淡水以促進植物生長的潛能。透過這項研究,科學家們希望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來解決全球糧食供應的挑戰。
Thumbnail
水上村的美麗與哀愁 「歡迎來到『東方威尼斯』。現在有差不多四萬人住在這,這是世界最大的水上聚落,1300 年前就有人囉!這裡當然有水、有電,村落有醫院、有學校、有消防局、有清真寺、有商店、有餐廳,生活機能完全沒問題,有什麼事情要去市區的話,坐艘水上計程車,又快又方便,這裡居住完全沒問題,很棒喔
Thumbnail
從網路上得知,花蓮的種畜繁殖場有水牛(目的主要為保種),但這畢竟在人家園區內,要去看也是不容易。因此,作為一個沒太多見識的俗人,路邊看到牛總是要停下來跟牛對看一下。
Thumbnail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養雞之後,我們聽過很多人跟我們抱怨一個問題:不能出遠門了。感覺好像被雞綁著,固定的時間要去餵水、餵雞、收蛋,好不自由阿!如果要長時間出門,往往要拜託親朋好友幫忙餵雞,當親朋好友無法幫忙,還要花錢請人來顧,相當不划算。 本章我們會討論小戶養雞如何使用自動化設備實現「收蛋自由」,又不需要花大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科普文章探討了在未來可能面臨的農業資源匱乏情境下,於海底進行植物種植的科學創意。文章分析了相關實驗的設計,包括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並強調了利用先進技術在海洋中生產淡水以促進植物生長的潛能。透過這項研究,科學家們希望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來解決全球糧食供應的挑戰。
Thumbnail
水上村的美麗與哀愁 「歡迎來到『東方威尼斯』。現在有差不多四萬人住在這,這是世界最大的水上聚落,1300 年前就有人囉!這裡當然有水、有電,村落有醫院、有學校、有消防局、有清真寺、有商店、有餐廳,生活機能完全沒問題,有什麼事情要去市區的話,坐艘水上計程車,又快又方便,這裡居住完全沒問題,很棒喔
Thumbnail
從網路上得知,花蓮的種畜繁殖場有水牛(目的主要為保種),但這畢竟在人家園區內,要去看也是不容易。因此,作為一個沒太多見識的俗人,路邊看到牛總是要停下來跟牛對看一下。
Thumbnail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想像一下。 美國、澳洲、阿根廷養很多牛 →牛肉好吃、牛奶重要 →但,牛排泄放屁 →溫室效應 →但,繼續養牛&吃牛肉喝牛奶。我們今天喝的牛奶能夠在超商輕易取得是因為1944年瑞典人發明利樂包+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大力推動鐵路運輸+飲食習慣改變。這也是過去一百多年來畜牧業與酪農業的描寫。
Thumbnail
養雞之後,我們聽過很多人跟我們抱怨一個問題:不能出遠門了。感覺好像被雞綁著,固定的時間要去餵水、餵雞、收蛋,好不自由阿!如果要長時間出門,往往要拜託親朋好友幫忙餵雞,當親朋好友無法幫忙,還要花錢請人來顧,相當不划算。 本章我們會討論小戶養雞如何使用自動化設備實現「收蛋自由」,又不需要花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