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車系統原理

煞車系統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活塞上所施加的壓力,必定在另一個活塞上產生相同的壓力

液壓系統

  • 壓力計算方法「 壓力 = 正向力 / 受力面積 ( P = F / A)」
  • 在密閉容器中,假設A活塞面積為2平方公分,B活塞面積為10平方公分。
  • 如果施加10kg力於A活塞上,液壓便可傳遞 50kg的壓力至B活塞,但是因為液體體積的關係,A活塞的移動距離也會是B活塞的兩倍。
  • 利用較小的踏板力道與較長的踏板行程→換取較短的活塞行程與較大的推動力道。

煞車系統(油壓系統)

  • 假設總汞活塞面積為5平方公分,分汞活塞面積為10平方公分,便可將總汞傳至分汞的力量由10kg變為20kg。
  • 假設總汞活塞向右移動10公分,所送出的液壓油總體積為 5 × 10平方公分 = 50平方公分。
  • 必須與四個分汞增加的液壓油總體積相等,因此每一個分汞活塞只會各向右移動 50 ÷ 10 ÷ 4 = 1.25 cm。
  • 許多人改裝多活塞卡鉗後,煞車力到獲得加強,但煞車踏板採起來卻變軟、變沉的主要原因。

總泵:直推&側推

  • 總泵負責推動煞車液,將煞車力道由拉桿的機械力,藉由總泵活塞(推進器)轉變為液壓力。
  • 推進器直徑:總泵口徑,口徑越大,出油量越大。

直推總泵:推進器運動方向跟拉桿作動方向平行

將推進器轉90度,推進器的運動方向跟拉桿都是由上往下。
  1. 推進器與拉桿同向運動。
  2. 手感較為線性、易控制(從頭到尾的手感都很一致,不會忽重忽輕)。
  3. 拉桿作動與推進器移動的距離較線性 (拉桿固定拉1cm,推進器就走0.4cm)。

側推總泵:推進器運動方向跟拉桿作動方向垂直

總泵推進器的作動方向是由右往左,拉桿是由上往下拉。
  1. 拉桿下拉,推動總泵活塞是由右往左
  2. 拉桿作動角度與推進器移動距離不線性
  3. 拉桿拉1cm,推進器被推動0.5cm;拉桿繼續往下拉1cm,推進器推動0.3cm(前段重,後段輕,也可能反之,視拉桿的設計比例不同)
推在重手那一段行程,會需要較大的放大倍率,以免手感死硬。

總泵:一體式分離式

一體式(常用於一般道路)

  • 儲油槽(油壺)與總泵本體是一體的。
  • 煞車來令摩損差不多,或煞車油有滲漏時,大傾角過彎後,可能會因為煞車管路跑進空氣而使煞車瞬間失效。

分離式(常用於比賽用車)

  • 總泵外掛的獨立油杯。
  • 儲油槽內油量較低,車身作大傾角時,不會因為油面傾斜使煞車管路進空氣。

總泵與卡鉗的搭配

  • 考慮液壓放大倍率
  1. 放大倍率=卡鉗單邊活塞總面積/總泵活塞面積。
  2. 過小的放大倍率會導致煞車性能比原廠還要低。
  3. 過大的放大倍率則要考慮制動系統的剛性是否足夠。
  • 卡鉗不更動的前提下,總泵口徑越小越好。
總泵口徑越小,煞車越利,施加給拉桿一樣的力,煞車力道越大。
  • 油壓煞車系統是利用帕斯卡原理
  1. 壓力 = 力/面積
  2. 在管路一端對液體施加力,會在施力端的推進器上產生壓力 。
  3. 力就是手施加在拉桿上的力,面積則是推進器面積。
  4. 手的力量假設不變,推進器面積越小,壓力就越大。
  5. 所以總泵口徑越小,煞車力越強。

理論上

  • 液壓系統作動時,管路中的液體是不會流動的,它們應該停留在它們應該在的位置,只傳遞壓力。

事實上

  • 管路受壓時,油管會膨漲、卡鉗會形變、來令會壓扁、碟盤會變形,卡座有間隙。
  • 現實因素會使煞車系統工作時,總泵推進器必須有一定的出油量來抵消這些變形。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48會員
487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多數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特定物質(例如煤油、汽油、柴油或是煤炭)所蘊含的化學能,經燃燒作用產生熱能與氣體。 內燃機是利用燃料燃燒後在有限空間內自身膨脹直接做功的引擎,燃燒後的氣體推動活塞進行往復運動,活塞再透過曲軸(crank)將原本直線往復的動力輸出轉為旋轉運動。
缸徑:汽缸本體上用來讓活塞做運動的圓筒空間的直徑。 衝程:活塞在汽缸本體內運動時的起點與終點的距離。 排氣量:將汽缸的面積乘以衝程,即可得到汽缸排氣量;將汽缸排氣量乘以汽缸數量,即可得到引擎排氣量。 壓縮比:最大汽缸容積與最小汽缸容積的比率。
引擎要能正確的運轉,所有零件都要能在最佳的協調下(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位置、做正確的事),發揮應有的性能。 正時都以曲軸旋轉角度做為基準:曲軸正時齒盤、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
阻風門和節氣門(俗稱油門),都是控制空氣流量,但兩者作用完全不同。冷車起動需熱車時:阻風門關(有分手動與自動)、節氣門關。阻風門當引擎較冷時,自動阻風門會開啟,讓油路打開,提高混合比的濃度,讓引擎好發動,減少熱車時間;節氣門由一彈簧控制。
無段自動變速 (CVT):可以連續調節轉速/扭矩轉換比的自動變速器。 CVT組成:曲軸端、驅動盤組(普利珠、普利盤&風葉盤)、皮帶、離心式離合器(碗公)、被動盤組(傳動後組、開閉盤組)。 CVT傳動與變速功能:傳動功能、變速功能(車輛停止、車輛起步、車輛加速)
後搖臂:後輪、避震與車架連接的重要角色。分成圓管式、方管式、上三角形、下三角形、鷗翼式&單搖臂。 引擎吊架:市售速可達引擎吊架分兩類:上吊架跟下吊架。
大多數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特定物質(例如煤油、汽油、柴油或是煤炭)所蘊含的化學能,經燃燒作用產生熱能與氣體。 內燃機是利用燃料燃燒後在有限空間內自身膨脹直接做功的引擎,燃燒後的氣體推動活塞進行往復運動,活塞再透過曲軸(crank)將原本直線往復的動力輸出轉為旋轉運動。
缸徑:汽缸本體上用來讓活塞做運動的圓筒空間的直徑。 衝程:活塞在汽缸本體內運動時的起點與終點的距離。 排氣量:將汽缸的面積乘以衝程,即可得到汽缸排氣量;將汽缸排氣量乘以汽缸數量,即可得到引擎排氣量。 壓縮比:最大汽缸容積與最小汽缸容積的比率。
引擎要能正確的運轉,所有零件都要能在最佳的協調下(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位置、做正確的事),發揮應有的性能。 正時都以曲軸旋轉角度做為基準:曲軸正時齒盤、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
阻風門和節氣門(俗稱油門),都是控制空氣流量,但兩者作用完全不同。冷車起動需熱車時:阻風門關(有分手動與自動)、節氣門關。阻風門當引擎較冷時,自動阻風門會開啟,讓油路打開,提高混合比的濃度,讓引擎好發動,減少熱車時間;節氣門由一彈簧控制。
無段自動變速 (CVT):可以連續調節轉速/扭矩轉換比的自動變速器。 CVT組成:曲軸端、驅動盤組(普利珠、普利盤&風葉盤)、皮帶、離心式離合器(碗公)、被動盤組(傳動後組、開閉盤組)。 CVT傳動與變速功能:傳動功能、變速功能(車輛停止、車輛起步、車輛加速)
後搖臂:後輪、避震與車架連接的重要角色。分成圓管式、方管式、上三角形、下三角形、鷗翼式&單搖臂。 引擎吊架:市售速可達引擎吊架分兩類:上吊架跟下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