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留我不留?忠泰美術館「SOS粗獷主義建築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走心指數 ❤❤❤❤   奇觀指數 ❤❤❤❤ ❤ 腦補指數 ❤❤❤❤

比利時建築攝影師&藝術家 Filip Dujardin拼貼出的虛擬粗獷主義建築,作者翻攝展場輸出
台灣策展人王俊雄在展覽紀錄片中說:「粗獷主義是一把時代之刀。」 這把刀,劃開的是二戰後的1950-1970,歐亞一片焦土亟待重建的年代,也是聯合國風風火火的年代。建築師們,也就在和平與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延伸德國包浩斯第三任校長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Less is more」的理念,繼續競逐著功能至上、量產標準化、佈局自由的「現代主義」。只是,鋼筋水泥、玻璃帷幕的商業大樓不斷拔地而起,難免讓建築師們感到無趣。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曾在書中寫道:
20世紀是一個讓我感到寂寞的年代。多樣的場所、多彩的自然,在鋼筋混凝土的單一技術力量下遭到破壞。
也難怪,粗獷主義(Brutalism)雖然為現代主義續命,卻已經可以嗅到一點「後現代主義」不安於室的反叛意味。這一點,可以從地方取材和設計中窺知一二(如台灣聖心女中,丹下健三就用在地洗粗礫石取代混凝土)。不過「粗獷」兩字,雖然直覺上讓人聯想到外表粗糙的特徵,但實際上卻是源自法文術語「béton brut」,亦即「清水模」的工法。

粗獷主義的幻獸圖錄

該展源自德國建築博物館五年前發起的計畫,一開始就以展覽為目標、更藉助hashtag「#SOSBrutalism」累積網路社群參與。台灣的巡迴展,搜羅遍佈全球五大洲、造型奇特的粗獷主義建築共120個案例,甚至也包含台灣6個案例。
光是從獵奇的角度來看,展覽彷若一個管窺世界奇獸的萬花筒,每轉一下角度,一個造型奇特的混凝土建築巨獸,就從五大洲中的某個角落,躍然眼前。讓我目不轉睛的作品之一,是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大學。乍看之下,就像是圖樣化的滔滔白浪,一波接著一波,迎面翻湧而來。
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大學的圖書館(Ben Gurion University in Beer Sheva),1968(設計)-1995,作者翻攝展場輸出

打開倫敦的粗野建築

倫敦的巴比肯中心,同樣擄獲我的注意力。不熟悉的讀者,不妨從多支取景巴比肯的電影和MV中,一窺她奇特的魅力。身為集合住宅經典案例,在展覽中被描述成「中產階級的『城中之城』」,而這並非偶然。
倫敦的巴比肯中心,1955(設計)-1982,明顯呈現粗獷主義「材料裸露原貌」的設計原則,作者攝於倫敦
巴比肯中心集合住宅中央的公園,作者攝於倫敦

留英時,只知道巴比肯是重要藝術據點,擁有獨立影院、展覽空間等。初訪那次,我卻驚嘆於她龐大的量體、粗糙的柱牆、複雜難懂的動線...,當時只覺得這裏是一個理想國的原型。直到有一回,為MOT Times撰寫報導介紹巴比肯展出的「戰後70年日本住宅展」,才發現這些正是粗獷主義重要特徵。而經過三十年修繕調整後,她甚至被登錄為英國國家文化遺產。
原本被認為落伍的巴比肯,也因此吸附上一抹文化的驕傲感。可想而知,連鬼屋都趨之若鶩的英國人、特別是潮青知青們,怎能不奮力搶佔一席,就為了說出一句豪氣萬千的炫耀文:「我家就住在巴比肯!」
之後,我不只在這兒親炙許多大師作品(如塗鴉藝術家巴斯奇亞(Basquiat)回顧展),巴比肯也從此開啟我的粗獷主義建築之旅。首先是國家劇院,不過畢竟是為了表演,經驗跟巴比肯類似。倒是在「Open House」活動中,有幸參觀過Alexandra Road Estate的住居,在粗獷建築生活的概念,才顯得立體起來。
Alexandra Road Estate,作者攝於倫敦
心神嚮往下,卻也讓我思索:
美好的家,長什麼樣子呢?一定要像Alexandra Road Estate住家一樣、像展覽中的拉里之家、還是...?
Yasmeen Larl,拉里之家(Lari House),巴基斯坦,1970-1972。作者翻攝展場輸出


踏實,一個踏實的生活

我想,如果「慾望」也有流行性、也有時代精神,那最「時髦」的慾望,或許不是易如反掌的網路世界,反而是感官世界。就像知識和書、音樂/電影和CD/DVD的關係,摸得到、看得到的物件,往往才令我有種踏實的感受
Alexandra Road Estate其中的房間,作者攝於倫敦

會不會,在這訊息簇擁如潮、輕盈飄忽的網路時代,讓我加倍思念的,反而是一個可以嗅聞、觸摸的手信/明信片、或是一個扎扎實實的擁抱,來自疫情滯留國外的親朋好友?或者,赤腳往土地上輕踏,踏實那個,空浮已久的物質生活。就像粗獷主義的建築,一樣看得見、摸得著那扎實的存在感。

購書狂的異想世界

滋養空虛生活的,似乎也是氾濫的物品。說來慚愧,有人是購物狂,而我卻是不折不扣的購書狂。或許正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消弭了消費的罪惡感,讓我買書幾乎從不手軟。
前幾個月,報應來了。那時我決心斷捨離手邊的藏書,才剛把群書下架,被書山包圍的那一瞬間,突然一股驚悚和無助感油然而生,根本不知道從何開始、又怎麼收尾!我不知道坐困愁城了幾天,才整理完畢,卻只捨得扔出十來本書而已。
人性果真就是如此戀物而貪婪吧?或許我錯過了剛結束的雙11購物狂歡節,但疫情當前,還真是很難抗拒所謂的「報復」性國旅、「報復」性消費。冷靜想想,「報復」這兩個字還真是不對勁。因為,我報復的究竟是誰呢?又是為了對方的什麼惡行呢?如果,答案是「報復」天地不仁的天災,那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是否她正是透過新冠疫情,來「報復」我縱情消費和消耗資源呢?

想像,一個有記憶的城市

就像物品去留,粗獷主義展的關鍵思考也是:留,還是不留?這個問題,即使台灣的六個案例,如新北市八里區的聖心女中、高雄三信家商的波浪大樓...,同樣也得面對。
丹下健三,私立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新北市,1965(設計)-1967。丹下健三結合代謝派和現代主義之作,建築表面採取各種洗粗礫石製成。作者翻攝展場輸出
更別說除了粗獷主義,台灣許多歷史建築也總是面臨「文化資產保存」和「都市更新」之間持續的角力。有人說,保存不過是一種懷舊感作祟;也有人、特別是文化人,認為建築的文化記憶必須傳承。不只本展策展人王俊雄,知名作家朱天心也在《古都》一書裡寫下:
一個不管以何為名不打算保存人們生活痕跡的地方,不就等於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城市,何須特別叫人珍視、愛惜、維護、認同?

如果粗獷主義是那三十年間值得留下的社會縮影、時代切片,那現在這個時代呢?我們的主張是什麼?是眾聲喧嘩、百花齊放,沒有風潮就是一種風潮?或是,個人表現仍有玻璃天花板,而「文化記憶」就是那道不容跨越的底限?
就像古老的文字遊戲:「留我不留」可以被斷句成兩個全然相反的意思一樣(「留我不?留」或「留我?不留」),我沒有標準答案,唯一肯定的是,近期獨立書店停業抗議削價競爭的議題,大概又會讓忿忿不平的我,「購書症」病情急遽加重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或者,這個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不如順手「留言」「分享」「追蹤」吧!
avatar-img
45會員
75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舉世注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初秋泛著濃濃的政治味。但政治背後,總是「人心」。心暖和了、鬆緊自若,醞釀的是理性而正直的判斷。這次德國攝影師安德里亞斯.穆埃,用一幅幅巍峨景致裡誇張擺拍的人像中,揭發殘酷現實底層的珍珠,也讓我再度肯定自己的原廠人設。或許,你也能找到一點力量和慰藉。
我們知道要擺脫幽靈的苦苦糾纏,卻不知道幽靈就是自己。「這是『雷達站』吧!」第一眼看到《徘徊的幽靈》No.5,我自信滿滿地告訴女性友人...。延續上集,這一篇談到我和「威權」遭遇的故事,試圖揭開埋藏在最底層的傷疤,然後跟記憶和好如初。
自言自語、東張西望、隔空取物...,過去用來判定「異常舉止」的根據都失了準。因為,對方可能只是在AirPods通話、玩VR/AR、用Google手勢操作。上周每天平均拿起手機超過70次,但是我有因此更幸福、更自由嗎?在陶亞倫超沈浸的VR作品中,我重新思考自己和科技的複雜關係...
新冠疫情還要半年、一年、還是更久?當早已習慣的自由還遙遙無期,我們該怎麼辦呢?一下子空下來的機場、街景(除了台灣)、辦公室、還有計畫與時間,讓人不知所措。排山倒海而來的「空」,突然比任何物件都還有存在感。大卷伸嗣的作品,能夠排解這種焦慮嗎?對待業中惶惶不安的我,又能得到什麼啟發?
因為舉世注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初秋泛著濃濃的政治味。但政治背後,總是「人心」。心暖和了、鬆緊自若,醞釀的是理性而正直的判斷。這次德國攝影師安德里亞斯.穆埃,用一幅幅巍峨景致裡誇張擺拍的人像中,揭發殘酷現實底層的珍珠,也讓我再度肯定自己的原廠人設。或許,你也能找到一點力量和慰藉。
我們知道要擺脫幽靈的苦苦糾纏,卻不知道幽靈就是自己。「這是『雷達站』吧!」第一眼看到《徘徊的幽靈》No.5,我自信滿滿地告訴女性友人...。延續上集,這一篇談到我和「威權」遭遇的故事,試圖揭開埋藏在最底層的傷疤,然後跟記憶和好如初。
自言自語、東張西望、隔空取物...,過去用來判定「異常舉止」的根據都失了準。因為,對方可能只是在AirPods通話、玩VR/AR、用Google手勢操作。上周每天平均拿起手機超過70次,但是我有因此更幸福、更自由嗎?在陶亞倫超沈浸的VR作品中,我重新思考自己和科技的複雜關係...
新冠疫情還要半年、一年、還是更久?當早已習慣的自由還遙遙無期,我們該怎麼辦呢?一下子空下來的機場、街景(除了台灣)、辦公室、還有計畫與時間,讓人不知所措。排山倒海而來的「空」,突然比任何物件都還有存在感。大卷伸嗣的作品,能夠排解這種焦慮嗎?對待業中惶惶不安的我,又能得到什麼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作品融合了簡約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理念, 注重線條、空間和材料的純粹性。以下是一些密斯·凡德羅的代表作品: 巴塞隆納德國銀行總部(德國巴塞隆納銀行): 這座建築是密斯·凡德羅在巴塞隆納的代表
Thumbnail
自從來到這兒就覺得,波茨坦這城市比起我之前去過的明斯特、漢堡、杜塞道夫等地,要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蒼白感。這裡的馬路寬大,天高地曠,建築與其說是精緻,不如形容為粗獷。
Thumbnail
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范裘利於1966年出版《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十年後1976年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今天,當然不再需要跟拉斯維加斯學習,因為已有更多更值得學習的城市誕生,如:杜拜、卡達、深圳。然而,本書還是具有跨時代性,因為范裘利提出一種新的認識城市的方法,即發展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本展覽主要想回答兩個問題,1. 何謂粗獷主義?及2. 為何要拯救粗獷主義建築?德國建築博物館策展人奧利佛‧艾爾瑟在展中表示了其答案,1. 何謂粗獷主義?1955年,英國建築評論家Reyner Banham創造了「新粗獷主義(New Brutalism)」一詞,並定義粗獷主義三大特徵為: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轉變,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城市設計的影響。從CIAM的討論到結構主義的空間組織,再到解構主義的材料與符號重塑,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潮流,也揭示了建築師在面對多元化需求時的思考挑戰與創新嘗試。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作品融合了簡約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理念, 注重線條、空間和材料的純粹性。以下是一些密斯·凡德羅的代表作品: 巴塞隆納德國銀行總部(德國巴塞隆納銀行): 這座建築是密斯·凡德羅在巴塞隆納的代表
Thumbnail
自從來到這兒就覺得,波茨坦這城市比起我之前去過的明斯特、漢堡、杜塞道夫等地,要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蒼白感。這裡的馬路寬大,天高地曠,建築與其說是精緻,不如形容為粗獷。
Thumbnail
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范裘利於1966年出版《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十年後1976年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今天,當然不再需要跟拉斯維加斯學習,因為已有更多更值得學習的城市誕生,如:杜拜、卡達、深圳。然而,本書還是具有跨時代性,因為范裘利提出一種新的認識城市的方法,即發展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本展覽主要想回答兩個問題,1. 何謂粗獷主義?及2. 為何要拯救粗獷主義建築?德國建築博物館策展人奧利佛‧艾爾瑟在展中表示了其答案,1. 何謂粗獷主義?1955年,英國建築評論家Reyner Banham創造了「新粗獷主義(New Brutalism)」一詞,並定義粗獷主義三大特徵為: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轉變,包括後現代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城市設計的影響。從CIAM的討論到結構主義的空間組織,再到解構主義的材料與符號重塑,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潮流,也揭示了建築師在面對多元化需求時的思考挑戰與創新嘗試。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