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簡單介紹粗獷主義建築,還有分享我的觀展心得。
忠泰美術館正在展出「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SOS Brutalism, Save the Concrete Monsters!)。其實第一次看到這個展的資訊還以為是北美館的布列松攝影展,因為主視覺同樣都是以黑白照片配上紅色的文字,差點就錯過了。(我也有寫
布列松的心得,歡迎前往閱讀!)
粗獷主義是什麼?
如果讀者是中學生,需要準備字音字形考試,先記得這個詞的注音是「ㄍㄨㄤˇ」。不過大學生如我就不必在意了,大部分的人都是念「ㄎㄨㄤˋ」。粗獷這個詞有「粗野、狂放」的意思,但粗獷主義的建築並不是形容粗野的建築。那它到底是什麼?
1950 年代,法國建築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 使用混凝土當作建築的材料,並稱之為 béton brut,或者說是「清水模」。法文詞彙 brut,有「直接、粗糙、強壯」的意思,恰好能準確的形容這種建築風格。而這種風格在 1950-70 年代席捲全球,英國建築師便在當時創造「粗獷主義 Brutalism」這個詞彙來形容這種風格。
粗獷主義建築有幾項重要的特質,其中之一是要直接表現建材原本的質地,減少外部修飾。1950-1970 年代最流行的建材是混凝土,混凝土比起既有的木材、石材有更強的可塑性。而且,水泥在當時仍屬新穎的建築材料,在戰後時期具有現代化的意義。因此,粗獷主義建築大部分都使用混凝土(清水模)的形式。
粗獷主義的另一項特質是裸露呈現建築結構,而且表現形式往往誇張特殊。這樣的特質可以視為對現代主義的回應和批評,因為現代主義注重「功能性」的設計讓建築顯得過度理性,失去個性和情緒。粗獷主義便是透過個人化而且奇特的設計來實踐建築師對於建築樣貌的理想。
許多粗獷主義建築有頂部厚重底部退縮的設計,這樣頭重腳輕的外觀,給人神聖莊嚴的感受,似乎有一種距離感。不過,這些建築的底部會與周遭環境相互連通,有內外分界模糊的設計。建築可能沒有明確單一的出入口,因為從四面八方都可以進入建築物裡頭,這反而讓人們與建築有另一種親近的相處方式。
台灣也有粗獷主義建築!
粗獷主義建築展 2017 年開始從德國出發展開世界巡迴,今年在台北是亞洲地區的第一場。七十年前粗獷主義的風潮席捲全球,台灣當然也有接收到這樣的影響。因此展覽也特別精選幾件台灣經典的粗獷主義建築,並搭配大型的模型來呈現這些建築的結構和特色,讓人一窺粗獷主義的精彩之處。
其中有一件作品擄獲所有人的眼球:高雄三信家商的波浪大樓,也是本次展覽主視覺照片上的建築。1960 年設計的大樓至今已經高齡六十歲,但在今天看來依舊讓人稱奇。這棟大樓的樓地板採用波浪狀的形式設計,如此一來每間教室都能有些微的高低落差,也就是直接從結構面創造階梯教室,讓後排的學生更清楚看見前面的黑板。
這棟建築受到粗獷主義的影響,運用混凝土構成,在啟用之初也沒有再多加修飾建築外觀。然而,後來或許是考量建築灰暗老舊,因此在外牆重新漆上油漆。雖然整體視覺變得明亮一些,卻也使建築失去粗獷主義的精神。
波浪狀的走廊,椅子有圍牆的功能也有支撐結構的作用。圖片連結
為什麼要拯救粗獷主義?
本次展覽標題是「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喊出「SOS」的求救訊號,是因為隨著流行的時代過去,有些建築被認為過時、突兀、老舊、格格不入,遭到棄置,甚至面臨拆除的命運。國外的社群媒體上因此有 #SOSBrutalism 這樣的標籤來聲援粗獷主義建築應該受到保護。
粗獷主義建築絕對不只是一具空有混凝土外表的怪獸。粗獷主義建築有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空間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些建築都曾經與人共存。對使用、參與、建造、觀賞的人來說,這樣的建築必定乘載著豐富的故事。而我們保留建築,意味著我們在乎這些故事,我們珍視歷史,我們願意認真看待人類生活於世的意義。
下面的網站可以看到更詳細的介紹,以及全世界的粗獷主義建築。
後記:我的感想
坦白講,這個展自己看是有點看不懂,或許是解說文字翻譯自外語,或許是我並非建築科系出身,對粗獷主義一知半解。不過,在專人解說導覽之後就比較能抓到整個感覺。本文整理自展場內的解說文字和導覽員的解說內容。
展覽期間從 2020 年 7 月 4 日 ~ 11 月 1 日。週三學生免票且有專人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