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文章怎麼煮?急!在線等:淺談《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一書

2020/12/0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以前在看關於筆記法、教學的書籍時,不知道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總會挑出以日本人寫的書為主,這並不是說台灣或者歐美的書寫的不好,只是相較於著重情感、經驗為主的台灣作者,及以單一主題、重複提出案例驗證、補充說明的歐美作者來說,日本作者特別擅長將內容以圖表或者簡單的例子、文字說明,在快速閱讀、理解上就顯得特別容易。
  撇開也有內容灌水灌的過分的書籍不談,作為相關領域的新手或老手,或多或少都可以從書裡找到些東西。唯一想讓我抱怨的就是:書名可不可以不要這麼浮誇!至少我收的不少日本翻譯過來的書籍,總是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標題,有時候甚至很難讓人提起讀書的興趣。一如本書的標題,雖然標榜給「素人」,但實際上即便是已經寫好幾年的我,都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東西。
  雖然整本書都是以散文、應用文為主體,但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其實裡面也隱藏了不少可以用於創作文學上的技法。
  繼《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談完為什麼創作者要行銷自己以後,以山口拓朗的《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這本書來談談怎麼擴充自己的寫作技法。

文字的31+1種烹調法


  對於初學者而言,拿起筆或者打開word檔,大概就像在砧板上排滿食材,知道怎麼切,「噠噠」的切完了,然後呢?估計會煩惱要怎麼將處理後的食材煮成料理吧。即便是已經寫到一定程度以後的寫手,也會煩惱怎麼樣擴充自己的技法。雖然不是必要的,但好像多知道一種寫作的技巧或訣竅,就能比別人更有底氣繼續寫下去。
  在書中,山口拓朗以目的性將技法分成了五大類別,共31種技法。雖然書封提及的是32種練習,但在此我是以技法為目的區分,並將第六章視為經驗或者心法,是故為31+1種烹調法。以下簡單的摘錄該書的大綱:
  一、提高整體寫作力的訓練(培養寫作能力、習慣)
    1、送禮訓練法
    2、說話、書寫訓練法
    3、自問自答訓練法
    4、發掘開關訓練法
    5、設定死線訓練法
    6、近義詞聯想法
  二、練出一手淺顯易懂的文章
    7、決定標準訓練法
    8、文章減半訓練法
    9、「抽象→具體」的代換訓練法
    10、拆解訓練法
    11、比較&範圍訓練法
  三、練出一手有說服力的文章
    12、五W三H訓練法
    13、目的&目標訓練法
    14、訊息+理由續練法
    15、舉例訓練法
    16、「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
    17、用「所以」回答訓練法
    18、總結他人言論訓練法
    19、譬喻訓練法
  四、練出一手有深度的文章
    20、蒐集視角訓練法
    21、為什麼訓練法/喜怒哀樂訓練法
    22、細節描寫訓練法
    23、乘法訓練法
  五、練出一手引人入勝的文章
    24、解讀標語訓練法
    25、表現心情訓練法
    26、承認他人訓練法
    27、抽出體驗訓練法
    28、故事編寫訓練法
    29、斷言訓練法
    30、分辨「邏輯or情感」的診斷法
    31、擬音、擬聲、擬態語會話訓練法
  六、你的世界與人生將因文章而改變(經驗、心法)
    32、替你的文章增添色彩的七句話

蘿蔔料理之所以叫蘿蔔料理,是因為用了蘿蔔


  文章之所以叫做文章,是因為用了文字。然而文字的用法就只有一種嗎?
  羅列的這麼長,其實書中的每個技法都很實用,尤其適合想入門寫作卻苦無方法的寫手。但就我個人而言,比較讓我驚艷的其實是:近義詞聯想法、「抽象、具體」的代換訓練法、拆解訓練法、譬喻訓練法、蒐集視角訓練法、細節描寫訓練法、乘法訓練法等七個技巧,因為寫作寫久了難免思考會僵化,模式也會固定。以下會簡述我對這些技巧的看法:

  1、近義詞聯想法:詞庫的多寡幾乎是一個寫作者的硬傷,當一個字詞重複的出現在同一個段落時,反而會給讀者一種煩躁感,甚至會成為整篇文章的汙點。實際上,從學校脫離以後,我個人的詞庫也差不多就是以前會的那些持續用的狀況,幾乎沒什麼改變,所以山口拓朗提出的這個「近義詞聯想法」,反而可以讓人刺激思考,透過反覆的練習擴充自己的詞庫與想像。
  ●以「活潑的人」為題衍生的近義詞:乾脆豪爽的人/活力十足的人/爽朗快活的人/開朗的人/外向的人/快樂的人/熱情大方的人/天真爛漫的人/無憂無慮的人/充滿活力的人/神采奕奕的人/有衝勁的人/朝氣十足的人/輕鬆快活的人/積極的人/鬥志激昂的人/豪邁的人/健康的人/樂天的人……
  (在作者舉的例子當中,可以見到並不是所有詞都跟活潑有所直接的關聯性,基本只要能夠表現出類似的意思就可以,並沒有嚴格的規範。)
  2、「抽象→具體」的代換訓練法:小說或文章之所以會讓人有距離感,跟寫手用什麼樣的詞彙有很大的關聯性,抽象的字詞用太多反而會讓讀者難以想像。即便是我自己也很常使用一些模稜兩可的抽象字詞,使得文章不容易被解讀,所以怎麼樣用具體的字詞代換抽象的字詞就顯得格外重要。
  ●抽象的文章:我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具體的文章:我每天都有充足的七個小時睡眠時間。
  ●「我跟中村好像有一段時間沒見面了。」→(補充)「應該有五年以上了吧。」
  3、拆解訓練法:山口拓朗在這個小章節裡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訓練方式,即用一段句子去形容你想說明的事物,而不使用該事物的詞,譬如桌子,作者所使用的描述是:寫字、讀書、用電腦、或吃飯時使用的有腳平台。如此除了增加了新的思路以外,也對培養能否具體描寫事物而提供了一個有效且有趣的練習。
  4、譬喻訓練法:這其實是一個很古老的用法,但在這裡同樣是看作者如何使用,比起直接描述,會不會換一個說法比較有趣且容易想像?同時針對寫專業文章的時候,要怎麼轉化成一般人能夠讀懂的文字都是這個訓練法中值得思考、練習的部份。

  5、蒐集視角訓練法:這裡談論了從各種視角收集,從而增加文章豐富度的方式。因為人在探討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容易以單方視角為出發點去描述事物,從而使文章有所偏頗,缺乏全面性。分析一篇故事還是撰寫一篇故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這個小篇幅的章節裡,作者用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於我而言很有參考價值,以下摘取其中一個例子作為分享:
   ●關於喜歡的料理→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喜歡的理由/在市面上的評價/食材/口味/外觀/氣味/料理的程序/哪家餐廳吃的到/可否自己在家料理/經常吃的到的國家或地區……
  6、細節描寫訓練法:細節的描寫法在過去的寫作中用了很多,這邊同樣可以跟第二點的「『抽象、具體』的代換訓練法」做連結,同樣都是讓文章更為具體、引人入勝的方式,但在此作者提供的訓練方式又與前者有所不同。而是以主題性的方式作為發想,延伸出更多的細節和資訊,例如:
  ●感染流行性感冒時
  ●整體描寫:身體很不舒服
  ●細節清單:身體發冷/發燒到三九.五度/關節疼痛/流出黃色黏稠的鼻水還有痰/一直咳嗽/後腦劇烈疼痛/食慾不振/身體像鉛塊一樣沈重/不停冒冷汗/無法思考/做惡夢……
  7、乘法訓練法:乘法訓練法算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即是選定兩種題材以後,利用「外部題材x自己擅長的題材」或是找尋兩者間的共通性而撰寫文章的一種方式,形式上會有點類似於噗浪流行的三個關鍵字寫出一篇故事的方法,對於缺乏題材或者不知道該寫什麼的人來說,是個很有效的寫作方式。以下針對兩者各取一個書中的例子:
  ●外部題材x自己擅長的題材:奧運x寫作→奧運選手提高專注力的方法x寫作時提高專注力的方法。
  ●共通點:減肥x工作效率→削除掉沒用的部份

總結:你有寫作的天份


  在此引用作者在前言的一句話:你有寫作的天份。實際上寫作從來都不是難事,只是大多的人把它想的太過複雜。寫日記算不算是寫作的一環?是,即便你只是在筆記本上記錄上一天的日程或者寫下簡短的一行記事,都可以稱為寫作。
  因為寫作最終的目的是要轉化、傳遞資訊,無論是《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還是《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都在反覆強調這幾點,由此可知寫作本身和技巧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以我的觀點來看,與其說這兩本書都在教寫作法,更具體一點的是在教授寫作思路,當你學會怎麼樣思考,怎麼樣的下筆和切入,那麼就離寫出一篇「好」文章不遠了。
  坊間有太多的書在教寫作技巧,但真正實用的並不多。這本算是少數實用的一本,雖然封底的介紹寫了「本書並非寫給『寫的好還要更好』的文字工作者」,但我仍然覺得本書的內容對已經有寫作底子的人來說,也會有不少啟發和收獲。基於此推薦給以下幾種類型的人:
  一、想嘗試寫作的人。
  二、對於寫作感到苦手的人。
  三、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或寫文章的人。
  四、已經在寫作,但遇到瓶頸的人。
  五、已經寫了很久,思考有些僵化的人。
  正如開頭所講的,書的內容不僅限於寫散文、應用文的人可以看,一般的創作者也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收獲。以上推薦給各位,未來也會持續分享、記錄自己看過的書。如果喜歡的話,不妨動動手指點選喜歡或轉發、分享,這些都會給我很大的鼓勵,那麼下回再見啦!
同場加映:

  你好,我是阿墨。希望你會喜歡我的文字和作品!如果你希望讀到更多我的作品、隨時與我互動,歡迎點擊以下連結追蹤我:
拍手五次,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6會員
89內容數
以復卦為名,取名復齋,象徵週而復始的文字。 如果你也喜歡聽故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