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廣陵散絕矣!風華絕代,魏晉時代的梁朝偉

2020/11/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世說新語》之嵇康篇( EP . 3 )
電影《無間道》劇照
有人說,嵇康怎麼這麼自私,死前還不肯將曲譜留下?但嵇康說,不是每一個人都配聽《廣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獨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獨行,藝術、美是沒有意義的,不過就是附庸風雅而已。 ——蔣勳

時代巨星,名士代表

就像音樂組合一樣,總會有一個人特別重要,是團體的領袖,大家都只看見這顆星星的光亮。
嵇康,竹林之歌的主唱,一曲廣陵散,彷彿代表了竹林七賢的靈魂,沒有了他,魏晉名士必然失去了半壁動人的江山景緻。
千古以來,無數人的出生,無數人的逝去,能夠在任何一方面名留青史,可能比中六合彩更難。
嵇康,卻能同時在中國思想、文學、音樂、書法和宗教史,都佔有一席之位,成為魏晉文化界的名星。在人生之始,直至餘燼將止的最後一刻,他仍然、依舊為世界譜出一代名士之風流。
電影《春光乍洩》劇照

絕世型男,威過朝偉

《世說新語.容止》: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嵇康,字叔夜,譙郡銍人,父親早逝,幼年好學。
據《世說新語》記載,嵇康大約有180cm(古代量度不一,換算現代標準粗估如是),靚仔到不得了,和梁朝偉一樣,是一位偶像實力派的巨星。
就像韓星來港,很多少女已經急不及待在機場等待,看見他的真面目時,印證了自己的想像,高叫:「啊!真係好高大,啊!真係好鬼青靚白淨,好想一啖嘴落去啊!」

另一位竹林七賢山濤曾經「基情」地感嘆:「嵇康性情,蒼勁挺拔,就像獨立於天下而不動的松樹,當他喝醉時,則似玉山將要崩塌一樣。」
山濤形容嵇康醉後全身無力的形態,不知有否嬌喘一聲,倒臥在大師兄的懷抱呢……
趙孟頫〈與山巨源絕交書〉(節錄),Image source:生態經濟拓展研究社

與友絕交,有情有義

《世說新語.棲逸》:
山公將去選曹,欲舉嵇康;康與書告絕。
嵇康一生,可以看出他的人格之美。
中國傳統的美學精神,以人格修養為本,美善合一,與西方現代將道德、美學二分不同,此點在評論古人時必須多加留意。

當時嵇康受到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氏拉攏,但他不願意協助一個謀利殺人的政權,遠避河東三年。他後來返到山陽,山濤就為保嵇康性命安全,心生一計,推薦他出仕。
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Why not?

常人如你我,大概早就認命接受了,頂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什麼不好?然而嵇康不願如此,一杯清水豈容半點污濁,又怕驚連累在朝中的山濤,貼心地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論。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志氣所托,不可奪也。
雖名為絕交書,但這封信的重點不是責罵山濤,而是批評整個時代黑暗的可怕,做君子要遵守自己「本性」、「志氣」。朝野敗壞,我寧願遠走山林!
有了這封信,沒有朝中之人會怪罪山濤。原來,絕交也可以如此重情重義,如此頂天立地。

暴政判罪,擋我者死

《世說新語.簡傲》:
鍾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鍾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為佐鼓排。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鍾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鍾士季,即鍾會。他當年久仰嵇康大名,想見識這位型男的真面目,沒想到嵇康半眼也沒看這位小Fans,只顧著不斷打鐵,大大落了鍾會的面子!

要知道,鍾會乃朝中貴公子、富二世,嵇康是在野的文人,不喜朝中敗壞之風,不喜鍾會實是事出有因。
鍾會內心大概是想,連我爸爸都不敢這樣對我,你竟如此?拂袖而去,嵇康見之,還要刺他幾句:「你是聽什麼人說我,才決定來看我?」
鍾會輸人不輸陣,也回了一句玄話:「我已經看到當初要見的人,已經夠了,Bye!」

嵇康剛腸嫉惡,勇於對社會時事種種不滿直言,之後因為好友呂安的妻子貌美,其兄呂巽灌醉淫辱之。嵇康為了雙方和睦,迫使呂巽立下重誓,洗心革面。
呂巽連強暴弟嫂都做得出,發誓有如食生菜,後來先發制人,誣告呂安不孝。嵇康大怒,挺身而出作證,並寫下真正罵人的〈與呂長悌絕交書〉,結果無權無勢的人,當然也一起下獄了。
這時,鍾會為報當年輕視之仇,上書司馬氏,送了莫須有的罪名給嵇康, 解決這位當政者的眼中釘。
「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益於今,有敗於俗。昔太公誅華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負才亂群惑眾也。今不誅康,無以清潔王道。」
政治假借道德判刑,何必合法? 就如「被自殺」,法令情理在當權者之前,實是笑話罷了。
這條死罪,唯「清潔王道」四字為真話,擋我者死,豈非古今皆然?

曲隨人亡,知音不復

《世說新語.雅量》: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嵇康即將處刑,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是名士的風流,是士人的骨氣。
三千太學生為嵇康求情、同悲,一如當今學生的社會運動,決意要為公義發聲。黃子華曰:絕食有用,如果對象是你的父母。這種手法,對暴政又怎會有效呢?

嵇康最後充滿霸氣地對劊子手說:「時辰未到,拿我的琴來吧!」滿場聽眾肅靜,餘下嵇康絕響。
「曾經有數之不盡的文人才子,向我求學,希望習得這首絕世美妙之曲。但我從來沒教過任何一個人,從此之後,廣陵散絕矣!」

嵇康死時才三十九歲,英年早逝。他臨死前對九歲的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山濤會好好照顧你,要聽話啊!日後,山濤確實盡心照料其子,絕交之後的交情,見證了時代的扭曲。

蔣勳《孤獨六講》:「有人說,嵇康怎麼這麼自私,死前還不肯將曲譜留下?但嵇康說,不是每一個人都配聽《廣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獨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獨行,藝術、美是沒有意義的,不過就是附庸風雅而已。」

曲雖終,人未散

《世說新語.棲逸》:
嵇康遊於汲郡山中,遇道士孫登,遂與之遊。康臨去,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就像預言一樣, 嵇康昔年遊山玩水,見到孫登。孫登是出名的世外高人,這位高人和嵇康共遊,由他的性格看見悲劇,斷言:
「你的才華確是很高,但是,卻不懂得在衰亂之世保全自己的性命,可惜,可惜!」

或者,嵇康真是不知保全自身,卻正因如此,一生堅持、反抗,令他的死亡只是肉體滅亡,其精神、信念卻化為永恆的文化象徵,甚至成為道教的神仙,讓後世人欣賞、歌頌。
廣陵散絕去,其精神卻千古長存,曲終,人未散。
戈登探長
戈登探長
德尼思化創辦人:隨筆評論,港講文藝|文章散見《立場新聞》、《關鍵評論網》|圖文IG:https://www.instagram.com/delis.ver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