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借貸契約的應注意事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KIfc5Oh

使用借貸在民法上的定義

民法第 464 條

稱使用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而約定他方於無償使用後返還其物之契約
單純看法條可能有些難懂,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明上課忘了帶鉛筆,跟隔壁桌的小美借了一支來使用,約好下課後還給她。」這就是所謂的「使用借貸」。
和租賃不同的地方在於,使用借貸不用收取任何租金。物品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原本的擁有者,只是將物品暫時交給目前的使用者保管了。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不能被消耗的物品可以被使用借貸,在「借錢」的狀況下,債務人會把原本借來的鈔票拿去花用,後來還給債權人的鈔票已經不是當初借來的那一張,當初借來用的物品本身狀態已經跟交還時的狀態不一樣了,這就不能算是使用借貸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KIfc5Oh

借用物品的使用方式

民法第467條

  1. 借用人應依約定方法,使用借用物;無約定方法者,應以依借用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使用之。
  2. 借用人非經貸與人之同意,不得允許第三人使用借用物。
會特別向另外一個人借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一定是有使用上的需求。貸與人(出借物品的人)可以和借用人約定使用物品的方法,而借用人就只能照約定的方法來使用借來的物品,並且不能隨便將借來的東西又轉借給另外一個人使用
例如:
A向B借了電腦來查詢資料,A就只能用B的電腦來做查詢資料的用途,如果A用它來玩線上遊戲,就是違反了約定的使用方法。如果這時候C向A借了B的電腦,A沒有經過B的同意就不能擅自把電腦借給C。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KIfc5Oh


借用人的注意事項

民法第468條

  1. 借用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借用物。
  2. 借用人違反前項義務,致借用物毀損、滅失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依約定之方法或依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使用借用物,致有變更或毀損者,不負責任。
就算借來的東西不屬於自己的,還是有義務暫時替貸與人保管物品,畢竟那個借來的東西現在在自己身上,原來的主人沒辦法保管。借來的東西如果因為借用人沒保護好而損壞,借用人必須負起賠償責任。但如果是比較特殊的狀況,比方:小玲手機的電池本來就很老舊,小明跟小玲借手機來使用,講電話講到一半電池突然因為過熱膨脹讓手機變形毀損,這樣的狀況就不能歸咎於小明的使用不當或是沒盡保管責任了。
使用借貸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借貸契約,經常在我們沒自覺的狀況下就發生了。有些貸與人可能會在拿回物品的時候才發現物品有損壞,但借用人可能會主張這是物品自然的折舊磨損,不能這樣就向自己索取賠償,許多糾紛就因此而產生。

如果遇上了使用借貸上的損害賠償紛爭,可以用網頁下方附的連絡電話與我們連繫,我們將會提供您適合的協助,盡快幫助您解決問題
看完這篇文章後,如果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來電諮詢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KIfc5O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會特別在法條內強調「違反意願」當然不一定要有強暴「手段」,只要被害人在性交行為上沒辦法維護自己的性自主權,違反內心意願都應該包括在內。人在遇到危險狀況時多少會感到徬徨無助,意思決定的自主能力肯定會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旁人影響。
自訴是被害人自己直接到法院去追訴被告的犯罪,由於不經過檢察官的偵查,原則上,擔任自訴人的被害人,要自己提供證據資料,舉證證明被告犯罪,並親自進行訴訟程序。
在刑法中,很重視犯案「動機」,原則上都是針對「故意」行為做懲處。我們可以從刑法第12條得知,過失犯只懲罰有用法條特別規定的事項,而會被懲罰的過失行為,往往都是「無法即刻挽回的過錯」,就算有金錢賠償,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復原,甚至永遠沒辦法彌補。這種傷害通常都與涉及人身安全有關。
會特別在法條內強調「違反意願」當然不一定要有強暴「手段」,只要被害人在性交行為上沒辦法維護自己的性自主權,違反內心意願都應該包括在內。人在遇到危險狀況時多少會感到徬徨無助,意思決定的自主能力肯定會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旁人影響。
自訴是被害人自己直接到法院去追訴被告的犯罪,由於不經過檢察官的偵查,原則上,擔任自訴人的被害人,要自己提供證據資料,舉證證明被告犯罪,並親自進行訴訟程序。
在刑法中,很重視犯案「動機」,原則上都是針對「故意」行為做懲處。我們可以從刑法第12條得知,過失犯只懲罰有用法條特別規定的事項,而會被懲罰的過失行為,往往都是「無法即刻挽回的過錯」,就算有金錢賠償,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復原,甚至永遠沒辦法彌補。這種傷害通常都與涉及人身安全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我國民情常會出於家族因素或出於善意將土地無償借給家人或他人使用,但當貸與人(物品的主人)自己突然需要使用該物品時,該怎麼辦?根據民法第472條規定,只要發生不可預知的情事,貸與人有權終止契約並要求返還該物品。讓我們透過案例來看,實務上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在借貸糾紛中,僅依賴錄音或LINE通訊對話可能不足以證明借貸法律關係。法院重視借貸合意和款項交付兩個要素,且證據必須具體明確。為確保權益,應儘量要求書面借據或諮詢專業法律意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甲乙雙方的契約問題,區分消費借貸與投資的法律性質。案例中,甲借款予乙及其後的投資安排引發爭議。透過民法相關條文分析,討論雙方的約定是否屬於合法契約,以及如何判定利息與獲利的合理性。最終,根據修法後的規定,考量當事人的權利與法律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釋與建議,適合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問題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前言 民法侵權行為係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之一種,債務不履行固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亦屬於侵權行為,而法律對於債務不履行既另設有規定,關於侵權行為規定於債務不履行自不適用。 是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時,債權人自得擇一行使,僅關於債務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若於
Thumbnail
有契約就會產生義務,契約成立後,契約的一方對他方負有給付義務,或是雙方互相負有給付義務,這個給付可能是實體的東西,也可能是去做或不做特定的事情。 民法第 199 條 債權人基於債之關係,得向債務人請求給付。 給付,不以有財產價格者為限。 不作為亦得為給付。 如果違反給付義務,傳統民法學稱
Thumbnail
文章探討借據、協議書與本票在借貸關係中的應用。建議在借貸時同時使用借據或協議書和本票以獲得雙重保障。借據或協議書記錄借貸條款,具有既判力,確保債務關係的法律效力。而本票則便於快速執行,允許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時迅速採取法律行動。如果只能選擇一種,推薦使用借據或協議書。
Thumbnail
當需要向非金融機構借錢時,預扣問題是常見的。這篇文章分享了借貸契約成立、法定利息及重利罪等三個觀念,提醒借款人應注意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問:朋友和他借錢周轉,但借錢的人沒有穩定工作或收入來源,只有住的房子,借錢給他怎樣有保障。面對窮得只剩下房子的債務人,必須事先準備如債務人惡意賴帳時,如何盡快受償。
Thumbnail
在朋友間進行借貸時,書面借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明確證明借貸關係的存在及條件,避免未來的誤解和糾紛,也是在法律訴訟中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關鍵證據。面對借貸問題時,最佳做法是事先書立明確的書面借據,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Thumbnail
前幾天開始是中小企業榮譽律師,便登入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網瀏覽常見問題。發現有幾個關鍵字常出現:欠款、借貸與債權回收。趨吉避凶的法律思維課開始連載以來,有二篇熱門文章與借貸有關:「債務人借錢超過十五年,上法院一定要不回來嗎?」、「借貸契約你該知道的兩個關鍵,不然有借無還得不償失」,本篇延續前二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我國民情常會出於家族因素或出於善意將土地無償借給家人或他人使用,但當貸與人(物品的主人)自己突然需要使用該物品時,該怎麼辦?根據民法第472條規定,只要發生不可預知的情事,貸與人有權終止契約並要求返還該物品。讓我們透過案例來看,實務上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在借貸糾紛中,僅依賴錄音或LINE通訊對話可能不足以證明借貸法律關係。法院重視借貸合意和款項交付兩個要素,且證據必須具體明確。為確保權益,應儘量要求書面借據或諮詢專業法律意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甲乙雙方的契約問題,區分消費借貸與投資的法律性質。案例中,甲借款予乙及其後的投資安排引發爭議。透過民法相關條文分析,討論雙方的約定是否屬於合法契約,以及如何判定利息與獲利的合理性。最終,根據修法後的規定,考量當事人的權利與法律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釋與建議,適合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問題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前言 民法侵權行為係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之一種,債務不履行固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亦屬於侵權行為,而法律對於債務不履行既另設有規定,關於侵權行為規定於債務不履行自不適用。 是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時,債權人自得擇一行使,僅關於債務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若於
Thumbnail
有契約就會產生義務,契約成立後,契約的一方對他方負有給付義務,或是雙方互相負有給付義務,這個給付可能是實體的東西,也可能是去做或不做特定的事情。 民法第 199 條 債權人基於債之關係,得向債務人請求給付。 給付,不以有財產價格者為限。 不作為亦得為給付。 如果違反給付義務,傳統民法學稱
Thumbnail
文章探討借據、協議書與本票在借貸關係中的應用。建議在借貸時同時使用借據或協議書和本票以獲得雙重保障。借據或協議書記錄借貸條款,具有既判力,確保債務關係的法律效力。而本票則便於快速執行,允許債權人在債務人違約時迅速採取法律行動。如果只能選擇一種,推薦使用借據或協議書。
Thumbnail
當需要向非金融機構借錢時,預扣問題是常見的。這篇文章分享了借貸契約成立、法定利息及重利罪等三個觀念,提醒借款人應注意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問:朋友和他借錢周轉,但借錢的人沒有穩定工作或收入來源,只有住的房子,借錢給他怎樣有保障。面對窮得只剩下房子的債務人,必須事先準備如債務人惡意賴帳時,如何盡快受償。
Thumbnail
在朋友間進行借貸時,書面借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明確證明借貸關係的存在及條件,避免未來的誤解和糾紛,也是在法律訴訟中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關鍵證據。面對借貸問題時,最佳做法是事先書立明確的書面借據,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Thumbnail
前幾天開始是中小企業榮譽律師,便登入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網瀏覽常見問題。發現有幾個關鍵字常出現:欠款、借貸與債權回收。趨吉避凶的法律思維課開始連載以來,有二篇熱門文章與借貸有關:「債務人借錢超過十五年,上法院一定要不回來嗎?」、「借貸契約你該知道的兩個關鍵,不然有借無還得不償失」,本篇延續前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