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練球是非常耗體力的一件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練球是每個高爾夫人的必須的固定活動。就算你打的好也會需要不時去練練身手。我現在對練球來說,都是重質、而不重“量”!話說的簡單,但實際要質量是需要時間和火候。對多數球友來說,練球都會練上幾百顆球。每隻球桿都多少打上幾次。我以前就是這樣練出來!
一趟練球下來就是100~300個球。時間也花上2個鐘頭左右。以前打的多,會覺得需要讓身體去記憶動作,所以需要機械式的練習,把動作固定和熟練。但現在對動作和經驗都比較多和瞭解下,對練球就有另一種的看法和做法。機械式的土法鍊鋼就需要更改。
不就是練球,還講究這麼多幹嘛?當然如果你的球齡不到5年,可以以量來提升你的動作的穩定性。但如果你的動作有一定火候,我會建議,練球最好自我要求去做好一些重要環節,比沒目的的打球要來得重要。比如不同打法或設定速度和上桿方式來打不同目標。
我現在練球基本大概30~40個球左右,就是練7鐵、3鐵、52度wedge、3木或5木和driver。大致每一支桿練5球左右。主要去感覺動作和執行自己想要做的一些動作細節。或刻意去打某種球路。當然打不好,自己知道問題在哪。然後下一桿去調整就好。
而對我來說,每一球都會盡全力和執行特定的細節要求。所以打下來一樣會覺得累。因為這和我下場打每一球都一樣。以前練球都把它當練身體。所以打下來就滿身的汗。從6年前開始,我就把練球的量給逐步減少。提升質感,動作一樣穩定和沒有影響結果。
而這樣的做法並沒有減低我練習的質量和要求。反而動作穩定性更好。因為身體的配合度更好。當然我自己平時,在鍛鍊身體和練拉伸也是功不可沒。只是現在覺得身體的控制能力比以前更好。雖然練球的數量不多,一樣達到練球的效果。
我自己的想法是,練球就如同下場一樣。每一球都是和你下場一樣的全力以赴。也不會隨便亂打。而且我從以前開始就不做擊球前的試揮。因為試揮也是等同你揮桿。所以要讓身體可以蓄勢待發,讓力量可以續飽的發揮。如果你平時的練習是持續且長久,就相信你的身體吧!以前常常試揮很棒,但實際打就烙賽。
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Bubba Watson 會不做試揮,也不會去賽前練球。因為這非常耗體力。每一球都假想比賽時的狀況,但練球的量一旦多,你後面身體和大腦的集中力就很難收放自如。因為你的大腦無法長時間的集中在動作上。所以當你的試揮越多,到實際打時反而無法打好。
所以要練質量需要有一定的程度。前提是你的身體已經有動作的基礎和經驗。要相信自己的身體是可以執行和做到你要的方式和結果。同時避免過多的擊球前揮擊,因為身體這樣一來一往,當你要正式執行擊球反而會身體和大腦配合不上。
最後,要記得身體和大腦要配合好,需要有堅強的身體和體力。不要把練習和試揮當主餐。很多人練球虎虎生風,試揮如同老虎上身,但實際打卻剃刀球或來個大右曲。身體強度要先建立,體力和集中力是連動關係。這是練質的基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7會員
    2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平平是一個作文題目,為何有人一下筆就光彩奪目?--淺談激發創意發想力的3個練習創意不是天意,絕非天生下來就具備的能力,而是經由後天練習也能夠掌握的技巧。但學生老是懶得在下筆前花一點點時間整理龐雜的訊息,腦袋會一團混亂當然不奇怪,要產出什麼驚人的創意更是難上加難啊! 本單元介紹三個既簡單又容易操作的思考方法,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創意,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題材。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03-17
    【一位CFP的日常】如何「拒當下流老人、堅守中流人生、追求上流生活」?財務執行力是關鍵!人生有哪一個時段不會「為錢所困」,可以優雅地、集中精神規劃退休金?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時間,是吧?既然如此,那關鍵就回到是否能夠讓資金重新分配了!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1-01-06
    脆弱的力量|安慰是一種能力,該如何練習我們能一起感受到快樂感是因為我們容易擁有相同的經歷,但悲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不習慣分享悲傷、挫折,因此在發生時我們不容易理解,我們該怎麼靠近一個受傷的人,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安慰的能力,從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脆弱」開始。 我們一起分享食物、分享喜歡、分享快樂。 但我們無法分享悲傷,面對悲傷我們得到外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凱莉
    2020-12-20
    發行周杰倫首張專輯是德國公司?一窺百年媒體大亨:貝圖斯曼Bertelsmann的全球霸業想到媒體出版業第一個都會想到美國,但攤開媒體出版業的全球版圖來看,你一定會一直看到貝圖斯曼Bertelsmann這個名字:來自德國,超過百年歷史的媒體出版大亨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貝圖斯曼旗下的企鵝藍燈書屋曾以6000萬美金的版稅,拿下歐巴馬夫婦的回憶錄出版權
    Thumbnail
    avatar
    Stevehuang
    2020-12-15
    【讀書】《便利店人間》:努力想變得正常,最後就是成為機器的零件乍聽書名以為是溫馨小品的「便利店人間」,其實讀起來輕微哆嗦。 主角惠子從小就展現出異於常人的一面,這樣的她直到在便利商店打工,才感受到自己被視為正常人,於是她就這樣一直在便利商店直到成為了商店的一部分.... 究竟要如何不只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零件,就像電影中的AI智慧機器人突然擁有了人類的情感
    Thumbnail
    avatar
    醉生夢遊
    2020-11-24
    書籍|從瑞典生活體驗反思台灣社會:《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記得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我,曾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有文化交流的機會。坐在同個教室,上著同樣的課程,亞洲學生和歐美學生的思維、表現、言詞、感受卻有顯著的不同。當教授拋出一個問題,希望得到回應時,台灣學生默不吭聲 ,我們都害怕發言出錯被嘲笑。而歐美的學生勇於發表意見,當想法有分歧時能夠質       
    Thumbnail
    avatar
    維克絲
    2020-11-09
    芬蘭日常初體驗,原來芬蘭的蔬菜是連著土一起賣的!│芬蘭JAMK大學交換 03說起來,這邊的超市也是對我來說就像個謎語般世界啊。當下就感覺自己好像得了文字失認症一樣,看的到字長的也就跟英文字母沒什麼兩樣,只是有些字母上面多了些點點,但就是有看沒有懂。只能從部分可以看到內容物的包裝上去猜是什麼,超怕自己買錯的。有趣的是,這邊的蔬菜都是連著小小的盆栽與土的誒。是所有蔬菜喔!!
    Thumbnail
    avatar
    洛藍
    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