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是平衡的開始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傳承,這不就是萬物用盡心力、攪盡腦汁一直想要「延續」下去嗎?也因為如此才會有歷史、文化。代代相傳,靠的是對中心思想的信仰和維護,很不幸的,這個中心思想往往會「潮流」變遷,喚起個人風格產生差異?這差異就反應出不同時代,不管時代如何消長,中心思想是不能輕易憾動!如果憾動了中心思想,那麼將會經過一個百家爭鳴的過程,這樣又會產生另一個新的中心思想,回傳承之路!

事實上演變這回事,不就是動搖了中心思想,當下就稱之為「創新」。究竟這創新是被澤百代,還是一種浮跨,也只有給下一代來評量了!無論如何的演變,能讓傳承這玩意兒,一直為後世所崇尚,或許所謂的先賢聖人,就是能提出「平衡」之學,讓後世拿來做為二進位的圭臬吧?翻翻中外典籍的記載,想想似乎「均衡」成為相關人事物傳承的瑰寶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必行的沙龍
12會員
131內容數
小品看心情、散文誘情緒、小說話人物、詩詞有意境。在商品文案為主流的世界,我偏愛詩詞,主要是能令人引發無限遐想,進而進入人心。交案以物來描繪,詩詞則以心情為抒懷,只是在行銷味和人情味之間,哪個更能留味呢?
張必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聞香淺酌酸與甜 恰似知交舊蓋暄 輕嚐梅醋意難醉 回首情深在心田   每年到了梅雨季節,空氣中就會瀰漫著一種濕潤而清新的氣息,這時節正是釀梅子醋的好時光。窗外細雨綿綿,撲簌落下的雨聲,像極了那年你我坐在老屋廊下,啜飲著一杯酸香回甘的梅子醋,話著天南地北的舊事。如今身邊的故人皆不在了,但那杯熟悉
Thumbnail
2025/04/07
聞香淺酌酸與甜 恰似知交舊蓋暄 輕嚐梅醋意難醉 回首情深在心田   每年到了梅雨季節,空氣中就會瀰漫著一種濕潤而清新的氣息,這時節正是釀梅子醋的好時光。窗外細雨綿綿,撲簌落下的雨聲,像極了那年你我坐在老屋廊下,啜飲著一杯酸香回甘的梅子醋,話著天南地北的舊事。如今身邊的故人皆不在了,但那杯熟悉
Thumbnail
2025/04/05
春色灰濛,天邊的雲層低垂,彷彿隨時會落下雨來。風輕輕地吹過山腳,帶著一絲涼意,卻又溫柔得像是某種無聲的撫慰。我蹲在火盆前,手中握著一張張銀紙,看著它們從指縫間滑落,落入那跳動的火焰中。火光舔舐著紙張,也舔舐著我心中那些深藏的回憶。 第一張銀紙落下時,我想起了你牽著我過馬路的手。那時的風很大,車
Thumbnail
2025/04/05
春色灰濛,天邊的雲層低垂,彷彿隨時會落下雨來。風輕輕地吹過山腳,帶著一絲涼意,卻又溫柔得像是某種無聲的撫慰。我蹲在火盆前,手中握著一張張銀紙,看著它們從指縫間滑落,落入那跳動的火焰中。火光舔舐著紙張,也舔舐著我心中那些深藏的回憶。 第一張銀紙落下時,我想起了你牽著我過馬路的手。那時的風很大,車
Thumbnail
2025/04/03
當每年的梅雨初落,枝頭垂滿青梅,指尖觸及,微涼中透著清香。我輕輕摘下,一顆顆洗淨,浸泡、封存,靜候時光的魔法。日子流轉,青澀漸褪,甕中醋液染上酡紅,仿若歲月將往事慢慢醞釀,化作醇厚甘酸。開甕時,香氣氤氳,一匙入喉,酸中帶甜,如舊時光緩緩回甘。這醋,藏著風雨的溫柔,藏著等待的深情,唯有懂的人,才能
Thumbnail
2025/04/03
當每年的梅雨初落,枝頭垂滿青梅,指尖觸及,微涼中透著清香。我輕輕摘下,一顆顆洗淨,浸泡、封存,靜候時光的魔法。日子流轉,青澀漸褪,甕中醋液染上酡紅,仿若歲月將往事慢慢醞釀,化作醇厚甘酸。開甕時,香氣氤氳,一匙入喉,酸中帶甜,如舊時光緩緩回甘。這醋,藏著風雨的溫柔,藏著等待的深情,唯有懂的人,才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Thumbnail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進,因為文化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新的意識形態和觀念。這些價值觀代表了當代的價值評判和觀念,它或許會影響後代,但絕不適合把近代才產生的觀念塞到古代的經典中,貼上標籤讓它為現在的論述背書。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some new ide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進,因為文化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新的意識形態和觀念。這些價值觀代表了當代的價值評判和觀念,它或許會影響後代,但絕不適合把近代才產生的觀念塞到古代的經典中,貼上標籤讓它為現在的論述背書。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some new ide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同一類事情一直發生 有人稱為生命中的考驗 有人稱為生命中的業力 無論是考驗還是業力 終究目的是要讓你悟 悟的作用是走向另一條人生軌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 另一條人生軌道, 也就是所謂的蛻變 也可以說是升級 也可以說是重生 蛻變、升級、重生的秘訣是『參』 參的目的是領悟 參的目的是感受 參的目的是放下
Thumbnail
同一類事情一直發生 有人稱為生命中的考驗 有人稱為生命中的業力 無論是考驗還是業力 終究目的是要讓你悟 悟的作用是走向另一條人生軌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 另一條人生軌道, 也就是所謂的蛻變 也可以說是升級 也可以說是重生 蛻變、升級、重生的秘訣是『參』 參的目的是領悟 參的目的是感受 參的目的是放下
Thumbnail
人的一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從呱呱落地到入學,從入學到出社會,再從社會歷練當中磨練成獨當一面的人。 一生所學的知識、所悟的心得,皆在那最後一口氣消失時消散於天地。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傳承知識,讓我們的存在更有意義。
Thumbnail
人的一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從呱呱落地到入學,從入學到出社會,再從社會歷練當中磨練成獨當一面的人。 一生所學的知識、所悟的心得,皆在那最後一口氣消失時消散於天地。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傳承知識,讓我們的存在更有意義。
Thumbnail
傳承,這不就是萬物用盡心力、攪盡腦汁一直想要「延續」下去嗎?也因為如此才會有歷史、文化。代代相傳,靠的是對中心思想的信仰和維護,很不幸的,這個中心思想往往會「潮流」變遷,喚起個人風格產生差異?這差異就反應出不同時代,不管時代如何消長,中心思想是不能輕易憾動!如果憾動了中心思想,那麼將會經過一個百家爭
Thumbnail
傳承,這不就是萬物用盡心力、攪盡腦汁一直想要「延續」下去嗎?也因為如此才會有歷史、文化。代代相傳,靠的是對中心思想的信仰和維護,很不幸的,這個中心思想往往會「潮流」變遷,喚起個人風格產生差異?這差異就反應出不同時代,不管時代如何消長,中心思想是不能輕易憾動!如果憾動了中心思想,那麼將會經過一個百家爭
Thumbnail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
Thumbnail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
Thumbnail
社會生物學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既不是由個體,也不是由群體,而是由遺傳基因所支配的。人,包括所有的有機體不過是基因衍化的手段與工具而已,所謂「人是基因的載體」。這個觀點貌似能解釋人的「利己」、「養育」和「利他」行為,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得基因能夠衍化下去。 這個立論非常有趣,但過於偏頗。我還是相信個體
Thumbnail
社會生物學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既不是由個體,也不是由群體,而是由遺傳基因所支配的。人,包括所有的有機體不過是基因衍化的手段與工具而已,所謂「人是基因的載體」。這個觀點貌似能解釋人的「利己」、「養育」和「利他」行為,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得基因能夠衍化下去。 這個立論非常有趣,但過於偏頗。我還是相信個體
Thumbnail
政經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藝術中心、科技中心、資訊中心......以致於......文明的中心。......文明往往如同人們對植物由種子發芽成長的觀察一般,被描述為從某個中心發展出來。..................
Thumbnail
政經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藝術中心、科技中心、資訊中心......以致於......文明的中心。......文明往往如同人們對植物由種子發芽成長的觀察一般,被描述為從某個中心發展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