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傳統VS現實,新舊世代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二次大戰可謂是改革的導火線-許多家庭失去親人家破人亡,失去至愛人們只可以堅定前行,在世界各地,傳統開始備受質疑,階級觀念開始改變,年輕人開始叛逆,老人們害怕改變,他們追求民主、自由權利,社會出現了眾多自我主義制度-由60年代開始一場世界性的先驅改革開始了。


對立

對立

那傳統思想的存在為何?為什麼它還有存在的意義?我認為與時並進是必須的,但是傳統思想的延續可以令我們保留自己對身份的認同感以及理解我們的過去-最重要的是用以<<教育>>之用。

老人家常說的道德規矩有時候很"噚氣"但卻包含着很多仔細的原則及道理,但隨着時間的轉動,從二次大戰開始算吧...,數十年的經營,早就已經延生出這個以科技及學歷為主的新時代現在這個以科技及學歷為主的新時代-由於這個原因,醞釀出了一個"老一輩與新世代之間的糾紛",一個由於缺乏交流,成長環境不一樣而誕生的糾紛,暫且稱呼它為"代溝"。

改革:



"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

I Have A Dream! 從前的社會歧視比較多,雖然現在還有但是開始改變,原因是因為這個問題已經遭到重視-種族上的歧視、地域性的歧視、背景上的歧視等等⋯,有很多不說出來的秘密也其實早有定論,一切源自優越感..,一個來自更加先進地區的優越感,即使現在已經不是從前,他們所處的地方已經並沒有任何優勢。


思想/工作:

我們用電腦-方便快捷

我們用電腦-方便快捷

現在的社會工作變得容易,一台電腦解決一切問題,以前那些複雜的技術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做到。

現在我們有更先進的娛樂方式,連玩遊戲,看戲都可以上網,一個人就可以做到,甚至可以上網交朋友,但但但是對那個所謂朋友一無所知但是對那個所謂朋友"一無所知"。



以前他們用手寫-漂亮及充滿內涵

以前他們用手寫-漂亮及充滿內涵

以前他們用書信溝信,充滿文化修養,用着更長時間仔細鑽研寫法也能夠更加提升自信以及寫作能力,當時並沒有那麼多的專業學習人士,因此只要他們出手就能知道他的"身份"。

以前他們沒有先進科技,兄弟情誼比較深,由於沒有電腦每天都能親身接受到思想教育,在一大群人中學習到社會的意義。



生活/接觸/處事方式:


從前的生活簡單樸素

從前的生活簡單樸素

從前的社會十分傳統,階級觀念直到現在卻仍然存在,說着冠冕堂皇的說話,但其實每人之間都有歧視心態以及優越感,你的規格越高,身份與高貴-你的機會就越多,你會擁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以及升學的資格-相反除非你是暴發戶,"新貴族",你就只能做着簡單普通的工作,賺個幾毛錢足夠過生活就算。

現代的社會越漸真實,所謂<<一步一重天>>,從低層打滾數十年可能有晉升機會,但其實也是"未知之數",能力是最為重要,雖說如此但是你的背景也十分影影響你的前路影響你的前路;教育水平也同樣,就如從前一樣的正式,要找得上高級的工作,前提就已經是充足的金錢讀上一所高級的大學-一個漂亮的成績及口才還有還有足夠的軟硬實力。

從前他們相信<<吃得苦方為人上人>>,勤力工作必有成果,但畢竟不是人人是"馬雲",也並不是"賭王",出人頭地也不能看命運,現在卻又有一個名詞-<<躺平族>>,一班好食懶做的自信者,祈求利用他人的財富父母的金錢過着他的幸福快樂日子-沒有理想只想過日子,希望出人頭地自立門戶,最終卻成為了"敗家子"。

尊師重道/道德概念/孝順⋯

傳統文化不論中西,屆是主張尊敬長輩,輩份越高權力越大-在家族中是如此,去到更大的組織當然更加是如此,在被現代的殘酷摧毁之前,長輩的規矩、家庭中的家規都是絕對的,有時候在華人的家庭中更會以恐嚇來教導小孩,在歐洲、英國更都是截然不同,從前的英國還是會跟從那種規矩-但是現今比較年輕的一代父母開始反對以恐嚇的教導孩子,認為更加會使他們叛逆甚至犯罪,在生活方式以及歷史都不是一樣的情況下,雙方對於孩子教育的情況下都各持己見,不甚相同。

在孝順的理念上也同樣不甚相同,亞洲亞洲人認為"孝順"應該聽從父母的命令以及交給父母一些安家費,英國的孩子確是在結婚之後大多數時間就會自動搬出家過自己的生活,但當然也有着三、四十歲還在家中居住的人。

結論:

父母以及老一輩多年來的教育理所當然值得回報,但是畢竟孩子就像一隻麻鷹一樣-由一隻"小鳥"成為一隻有自我思想及生活的"大鳥"最終老去⋯,有所一天也必須要自立門戶,更多的經歷才能導致一隻小麻鷹變成成年後的空中霸王,父母的愛令到孩子幸福地成長-但是路還是必須孩子才能行出來,結論就是父母還是需要被回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研究人生 (寫作之貓)的沙龍
37會員
92內容數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在不同地方為生活所戰鬥的故事
2022/12/14
波蘭,位於歐洲的中心,當然與大部份的古國一樣都有濃厚的騎士文化及虔誠的宗教文化。當地人十分尚武,再加上地理環境,自古以來波蘭經常被鄰國入侵,為了保護自己多年來發展出獨特的軍隊系統。尤其是翼騎兵,在中世紀時期是一支強大而聞名在外的軍隊,曾經擊退條頓騎士團以及其他的入侵者。 由於波蘭的背景及文化,從古代
Thumbnail
2022/12/14
波蘭,位於歐洲的中心,當然與大部份的古國一樣都有濃厚的騎士文化及虔誠的宗教文化。當地人十分尚武,再加上地理環境,自古以來波蘭經常被鄰國入侵,為了保護自己多年來發展出獨特的軍隊系統。尤其是翼騎兵,在中世紀時期是一支強大而聞名在外的軍隊,曾經擊退條頓騎士團以及其他的入侵者。 由於波蘭的背景及文化,從古代
Thumbnail
2022/11/20
龍是一種流行文化,這種虛構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可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呢? 不過,即是在世界各地的傳說及文化中,龍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神秘的生物,有正有邪,不管怎樣也是人類恐懼或是敬重的對象,他們有着無法形容的強大力量,西方的龍會噴火、有着雙翼、比較邪惡,東方的龍甚至可以引起狂風驟雨、雷電四起的物理現象,比較
Thumbnail
2022/11/20
龍是一種流行文化,這種虛構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可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呢? 不過,即是在世界各地的傳說及文化中,龍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神秘的生物,有正有邪,不管怎樣也是人類恐懼或是敬重的對象,他們有着無法形容的強大力量,西方的龍會噴火、有着雙翼、比較邪惡,東方的龍甚至可以引起狂風驟雨、雷電四起的物理現象,比較
Thumbnail
2022/10/15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2022/10/15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我在思考的問題,我總在想著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迷惘?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彼此的差異性那麼大?價值觀很不一樣?為什麼當前政府需要普遍化的教育? 因此這些問題在呂世浩老師的書中,找到了我認可的答案。原來....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我在思考的問題,我總在想著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迷惘?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彼此的差異性那麼大?價值觀很不一樣?為什麼當前政府需要普遍化的教育? 因此這些問題在呂世浩老師的書中,找到了我認可的答案。原來....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進,因為文化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新的意識形態和觀念。這些價值觀代表了當代的價值評判和觀念,它或許會影響後代,但絕不適合把近代才產生的觀念塞到古代的經典中,貼上標籤讓它為現在的論述背書。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some new ide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進,因為文化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新的意識形態和觀念。這些價值觀代表了當代的價值評判和觀念,它或許會影響後代,但絕不適合把近代才產生的觀念塞到古代的經典中,貼上標籤讓它為現在的論述背書。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some new ide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時代持續前進,萬物一直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變,現在已經到了VUCA時代,但中華文化五千年持續不變。 不知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在手機IOS版本從1.0一直更新15.7,因應新需求會有新做法,而中華文化不用改變? 其實更新中華文化系統,一直以來都有人大聲疾呼,有溫和有激進。例如:五四運動打倒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時代持續前進,萬物一直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變,現在已經到了VUCA時代,但中華文化五千年持續不變。 不知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在手機IOS版本從1.0一直更新15.7,因應新需求會有新做法,而中華文化不用改變? 其實更新中華文化系統,一直以來都有人大聲疾呼,有溫和有激進。例如:五四運動打倒
Thumbnail
二十一世紀,經歷過上世紀的風風雨雨,世界大戰、改革開放、平等運動,代溝更嚴重了... 經歷過文化交融後的歐洲及美國,以" 大英帝國"為例,自由、民主等字句開始出現於中下階層,尤其是年輕人,前衛的打扮、叛逆的行為對以嚴守紀律、固執不通的"老人家"根本不起作用⋯
Thumbnail
二十一世紀,經歷過上世紀的風風雨雨,世界大戰、改革開放、平等運動,代溝更嚴重了... 經歷過文化交融後的歐洲及美國,以" 大英帝國"為例,自由、民主等字句開始出現於中下階層,尤其是年輕人,前衛的打扮、叛逆的行為對以嚴守紀律、固執不通的"老人家"根本不起作用⋯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