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的智慧-台灣音樂史(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講完中國音樂史後這篇緊接著講解台灣音樂史的部分,由於相關歷史文獻的缺乏與前殖民政府的影響,目前僅存有原住民音樂與少數流傳至今的傳統與現代曲目組成。

台灣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音樂以歌謠為主,樂器形式以口簧琴、弓琴、雙管鼻笛為主要代表。口簧琴由半剖的竹面、以銅或竹為簧,靠手拉紐線震動簧片發聲,以泰雅族為代表;弓琴是以一手按弦、一手撥彈弓弦經由口腔共鳴發聲,以布農族為代表;雙管鼻笛的構造為一側無音孔,一側開3-4個音孔,由部落男生吹奏,以排灣、魯凱族為代表。另有邵族的樂杵與阿美族的,樂杵是原搗小米用的木杵,後發現可依長短發出不同音高而得名;鈴通常掛於衣服或綁在手腳上,常用於祭典群舞,以豐年祭為代表。

台灣原住民歌舞-以歌唱為主,形式以齊唱與領唱最普遍
原住民歌舞與祭典較具代表性的有共同的豐年祭、泰雅族的口簧舞、達悟族的頭髮舞、阿美族的賞月舞、賽夏族男性的矮靈祭、魯凱族的歡樂舞、鄒族的迎神舞與排灣族的五年祭等。

原住民音樂特色
泰雅族的歌唱形式以單音唱法為主,以口簧琴、口簧舞為代表。

賽夏族矮靈祭是長篇歌詞,保存古老傳統文學。另有男性之迎送神舞

布農族以五度或四度平行唱法形成著名的八部合音,代表樂器為弓琴、樂杵,1951年日本學者黑澤隆朝祈禱小米豐收歌送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使其聲名大噪。

鄒族以迎戰神舞與口琴、竹笛、弓琴為代表,音樂以單音與和諧和弦唱法為主。

排灣族雙管鼻笛為代表,歌唱以單音與複音唱法頑固低音為主。

魯凱族音樂類型與排灣族大致相同。

阿美族擅長單音複音自由對位唱法,豐年祭跳舞時族人會掛上不同的。原住民歌王

郭英男的老人飲酒歌被選為1996亞特蘭大奧運主題曲,著名作曲家李泰祥

卑南族以單音唱法為主,歌謠大師陸森寶、名歌手張惠妹、陳建年

達悟族以單音朗誦唱法為主,舞蹈有頭髮舞、竹竿舞,唯一沒有樂器的原住民族。

邵族有歌唱的牽田儀式,另有杵音、杵歌,樂杵為代表樂器。

噶瑪蘭族代表為傳統祭典慶豐年、搖籃歌,歌謠受阿美族與日本影響。

太魯閣族以單音形式為主,樂器有木琴、口簧琴。文化與泰雅族類似。

撒奇萊雅族原屬於阿美族,其文化與祭典深受影響。

賽德克族以單音對唱唱法為主,樂器有木琴、口簧琴。

漢族民間傳統音樂
南管
南管源自於中國泉州,福建又稱為南音、南樂、郎君樂,有御前清曲的美譽。樂器編制以上四管(琵琶、二弦、三弦、洞簫)下四管(雙音、響盞、叫鑼、四塊)組成,有時加入玉璦(小嗩吶)而形成十音編制。曲目種類有(器樂曲、十音編制)、(歌曲)與(器樂曲、上四管加上拍板演出);南管戲分為高甲戲、七子戲、白字戲、梨園戲,四大名譜為【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台灣著名的南管演出團體有漢唐樂府(中國的活化石)、鹿港聚英社等。

北管
北管又稱亂彈,指早期台灣以官話演唱的非閩客音樂,嗩吶為主要樂器。曲目四大種類分為牌子、弦譜、戲曲與細曲牌子為鼓吹樂,最常聽到的北管樂,名曲牌【正八音】、【風入松】;弦譜為絲竹合奏類,是弦樂與吹奏樂器的合奏;戲曲又稱亂彈戲、子弟戲,分為西皮派(田都元帥)與福祿派(西秦王爺);細曲指其演唱技藝與曲情表現細膩,以絲竹樂伴奏,重要曲目有百家春。著名演出團體有漢陽北管劇團、梨春園北管樂團等。

歌仔戲
又被稱為台灣的歌劇,20世紀初發源於宜蘭,雛形為宜蘭本地的落地掃。音樂形式最初以宜蘭歌仔為主,如四空仔、雜念,戰後福建都馬班來台表演,引進都馬調影響歌仔戲表演形式,都馬調、七字調、雜念調成為歌仔戲基本核心。伴奏樂隊分為絲竹樂的文場與打擊樂的武場,編制通常較小。歌仔戲行當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藉由其他劇種交流演變成八大柱(小生、副生、苦旦、副旦、大花、老婆(老旦)、三花(丑角)、彩旦)。著名演出團體有明華園、唐美雲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歌仔戲藝人有廖瓊枝(台灣第一苦旦)、楊麗花、孫翠鳳(明華園)、唐美雲、巫明霞等。

布袋戲
布袋戲起源於福建泉州,又稱掌中戲、金光戲。傳統伴奏為北管與南管,樂器分為文場、武場。布袋戲著名藝人有黃海岱(五洲園)黃俊雄(真五洲劇團)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等。

歌舞小戲
歌舞小戲細分為客家歌舞戲,山歌小調為主的採茶戲;北管唱腔為主的傀儡戲;曲調取自南管或民歌,一旦一丑演出的車鼓戲與模仿農夫駛牛犁田模樣的牛犁

說唱音樂
說唱音樂又稱唸歌、唸歌仔,為半念半唱的說唱音樂形式,代表曲牌有江湖賣藥說唱藝人演唱而得名的江湖調;歌仔戲最重要唱腔,七字一句七字調;原雜碎調,由都馬劇團帶至台灣的都馬調說白性強,歌詞長短不一的雜念仔。重要藝人有陳達,演唱以江湖調為主,引進思想起、四季春、台東調、牛尾擺、草螟弄雞公、哭調等,許常惠譽之為最後一位傳統說唱藝人;另一位是楊秀卿,雙眼失明、以說唱(唸歌仔)表演著稱,為傳統藝術說唱保護者。

台灣民歌
多由民間口耳相傳而來,研究於1966年台灣民歌採集運動開始。原住民民歌代表有阿美族【老人飲酒歌】、【馬蘭姑娘】;鄒族【迎神曲】、【青春之歌】;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賽夏族【矮靈祭歌】;卑南族【美麗的稻穗】;排灣族【回憶古老的歌】;邵族【狩獵歌】等。

福佬系民歌代表有彰南地區【天黑黑】、【白鷺鷥】、【桃花過渡】、【六月茉莉】、【草螟弄雞公】、【牛犁歌】、【一隻鳥仔哮啾啾】、【六月田水】、【彰化調】;恆春地區【台東調】、【思想起】、【四季春】、【牛尾擺】;宜蘭地區【丟丟銅仔】、【宜蘭哭調】;台北地區【台北調】、【崁仔腳調】、【艋舺哭調】等。

客家民歌有九腔十八調之稱,以山歌與採茶歌為主,老山歌山歌仔平板稱三大調。重要藝人為賴碧霞(1932-2015)被稱為客家歌后,客家山歌演唱重要藝師。

以上是這次的講解,下篇繼續介紹剩下的台灣音樂史部分,謝謝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sl_music的沙龍
30會員
34內容數
專為大考前音樂史及聽寫衝刺加強,音樂史方面以文章方式每周一更,亦有付費訂閱專區(三個月250、半年700、一年1250三種方案)內有專文介紹音樂班/系大考筆試及自製聽寫題目(方案金額為總題數)可供練習。意者或任何問題皆可詢問LINE ID:0912258024
ysl_musi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31
以下是2025年版的時事題整理,文末整理了今年及去年過世的藝術家,希望大家在準備考試題目途中也別忘記這些大師們帶給藝術領域的貢獻與足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2025/01/31
以下是2025年版的時事題整理,文末整理了今年及去年過世的藝術家,希望大家在準備考試題目途中也別忘記這些大師們帶給藝術領域的貢獻與足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2024/01/31
2024年版的大考時事題,這次也整理了去年過世的藝術家在文章的後段,希望大家在準備考試題目途中也別忘記這些大師們帶給藝術領域的貢獻與足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2024/01/31
2024年版的大考時事題,這次也整理了去年過世的藝術家在文章的後段,希望大家在準備考試題目途中也別忘記這些大師們帶給藝術領域的貢獻與足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2023/01/27
以下是2023年版的音樂系筆試時事題,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2023/01/27
以下是2023年版的音樂系筆試時事題,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幸欣賞「中國國家民族交響樂團」及「金舞銀裳舞蹈團」在舊金山灣區的聯合演出,冠上「國家級」的頭銜,果然不同凡響,一陣急鼓引導出開幕曲「喜訊」,交響樂團充分展示出民族音樂及民族樂器的特色,揚琴居中扮演主奏指揮的角色,弦樂的主體京胡南胡在左邊,琵琶月琴古箏在右邊,後側的笛子笙是管樂,音量不足部份小型..
Thumbnail
有幸欣賞「中國國家民族交響樂團」及「金舞銀裳舞蹈團」在舊金山灣區的聯合演出,冠上「國家級」的頭銜,果然不同凡響,一陣急鼓引導出開幕曲「喜訊」,交響樂團充分展示出民族音樂及民族樂器的特色,揚琴居中扮演主奏指揮的角色,弦樂的主體京胡南胡在左邊,琵琶月琴古箏在右邊,後側的笛子笙是管樂,音量不足部份小型..
Thumbnail
台灣經歷30幾年戒嚴,很多歌不能唱,找不到具備本地文化的作品,形成文化斷層,只有經濟公司捧出來的塑膠。
Thumbnail
台灣經歷30幾年戒嚴,很多歌不能唱,找不到具備本地文化的作品,形成文化斷層,只有經濟公司捧出來的塑膠。
Thumbnail
想像,古時候的私塾老師在教三字經的時候,只有讀誦嗎?會不會好好的去講解,帶孩子們走出戶外看三光日月星?教他們辨認自己的情緒(七情)?認識六穀與六畜?甚至,讓孩子們親手、親耳接觸各種樂器? 雖然無法得知以前的老師是否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但是,現在的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Thumbnail
想像,古時候的私塾老師在教三字經的時候,只有讀誦嗎?會不會好好的去講解,帶孩子們走出戶外看三光日月星?教他們辨認自己的情緒(七情)?認識六穀與六畜?甚至,讓孩子們親手、親耳接觸各種樂器? 雖然無法得知以前的老師是否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但是,現在的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Thumbnail
何謂「八音」? 「八音」是指傳統樂器的八種材料,也指按照製作材料劃分的八類樂器,如《周禮•春官•大師》提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琴、瑟被歸類在「絲」。 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Thumbnail
何謂「八音」? 「八音」是指傳統樂器的八種材料,也指按照製作材料劃分的八類樂器,如《周禮•春官•大師》提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琴、瑟被歸類在「絲」。 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Thumbnail
林生祥這個美濃客家庄的孩子,已經做出了拿到全世界都足以讓台灣人抬頭挺胸的音樂。以他四十出頭的歲數,保守估計,大概還可以在舞台上唱三十到四十年。我們應當好好把握這三、四十年—─你我這輩人親歷的見證,注定將令沒趕上的後人追想、緬懷,並且妒嫉不已。
Thumbnail
林生祥這個美濃客家庄的孩子,已經做出了拿到全世界都足以讓台灣人抬頭挺胸的音樂。以他四十出頭的歲數,保守估計,大概還可以在舞台上唱三十到四十年。我們應當好好把握這三、四十年—─你我這輩人親歷的見證,注定將令沒趕上的後人追想、緬懷,並且妒嫉不已。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陶笛的英文Ocarina,是拉丁語,在義大利的方言裡頭,叫做「小鵝」。所以,早期在歐洲,是被當成小孩的玩具。
Thumbnail
陶笛的英文Ocarina,是拉丁語,在義大利的方言裡頭,叫做「小鵝」。所以,早期在歐洲,是被當成小孩的玩具。
Thumbnail
巴烏 (Bawu) 這樂器叫「巴烏 (Bawu) 」。 是彝、苗、哈尼等民族吹奏樂器。管身竹制或木製,長約 27 厘米,開有 8 個按音孔 (前七後一) ,一端側面開吹孔,吹孔內裝有尖舌形銅質簧片。
Thumbnail
巴烏 (Bawu) 這樂器叫「巴烏 (Bawu) 」。 是彝、苗、哈尼等民族吹奏樂器。管身竹制或木製,長約 27 厘米,開有 8 個按音孔 (前七後一) ,一端側面開吹孔,吹孔內裝有尖舌形銅質簧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