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歡迎來到志祺七七!》:改造社會是不可能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先承認,我自己在很久以前看到圖文不符懶人包的作品時就已經被圈粉了,到後來Youtube 上的志祺七七也幾乎每天看,以前幾篇閱讀筆記中也曾加入他們的影片連結。於是乎這次在 Youtube 看到他業配自己的作品就手刀去買,也就有了今天這篇文囉!
同樣都是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讀《歡迎來到志祺七七!》比《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來的有共鳴許多,不知是因為年紀相近的關係,又或者是志祺的寫作手法比較像敘述人生故事而非教條式的說理,總之,本書在篇章上脈絡清晰,結構也算分明,整體收束不錯,對於長期關注這間公司的我看這本書就像回顧他們的點點滴滴,相信身為作者的張志祺在寫的時候肯定會更有感!
書中將內容分成「我和自己的關係」、「我和工作的關係」與「我和社會的關係」。看著他筆下文字,像是陪伴著他一起成長,每個章節都是對曾經的自己提出疑問、解答。今天我將節選一些比較不那麼自傳的部分來跟大家分享!但書中還是有許多作者的個人見解或實務經驗,推薦大家還是要去買來看!

我和自己的關係

我是誰?
我們都曾經寫過「我的志願」這樣的題目,不管是在國小作文、長大後個人履歷可能都會被要求寫到,甚至希望寫出你十年後想成為的職業。但這個「夢想」對於在寫作中、找工作的我們,比較像是為了要回答別人的問題所硬擠出來的東西。
ㄟ…...我其實沒什麼夢想耶。
坦白說,我自己也一度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夢想。可能小時候對於某些職業會有幻想,但隨著年紀漸長,了解工作的意義後,總覺得每個職位在做的並不是像以前想像的某個「頭銜」,而是負擔著某種社會責任。「那你想承擔這項社會責任嗎?」跟作者一樣,大多時候談夢想,我自己也覺得像假議題。所以相比於說出自己有某種特定的夢想職稱,我比較傾向於回答「我想做什麼」、「我在做什麼」
我對於「我是誰」的想像比較像是給自己貼標籤,可以讓自己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為了什麼而奮鬥。然而這問題對許多人仍是大哉問,尤其當興趣轉為工作,大部分人的熱情都會被磨滅,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做這件事。但也不用太過自責,很多事情確實要試過才知道。
一件事情之所以會成為興趣,表示當中一定有些你相當喜歡的元素!還記得在《尋找你的創意天賦》《黑馬思維》中曾提到一定要在生活中細心感受,尋找能夠讓你抱持熱情的微小事物。像是作者在書中寫到他喜歡的是「把複雜的技巧變成簡單」、「凝聚力」,像我自己可能喜歡「架構分解的教學」、「感受飲品」這些事情,透過這些微動力,再配合解決某些問題,對自己有價值的工作才會因運而生。

我與工作的關係

在市場上要先存活,才能兼顧理想。
工作是建立在某個人、某群人的理想上,需要找到商業模式才能在市場環境中生存也才能持續的推動某些小改變。作者與他的夥伴們創辦了設計公司簡訊設計與社會品牌圖文不符,最初的想像是靠著設計公司接案、挹注資金到社會回饋品牌產生影響,再利用影響力吸引案子進設計公司。雖然想法真的簡單,但又有何不可?於是作者就與他的夥伴們快速地籌組最少資源去實踐他們的目標 ─ 透過資訊設計,改造社會。
你看,資訊就像一張白紙,摺疊的過程讓它變得好看,就像是『資訊設計』的過程,給好的資訊一雙翅膀,讓它飛得又高又遠。
以這個近乎人人都有關的內容做為目標,目標客群相當地廣泛,有可能什麼人的心都沒打中,也有可能在社會中激起破風的浪花。當然我私心覺得我是那浪花中的一顆泡沫就是了。我覺得圖文不符在倡議的是人人都有立場,人人也都可以選擇溝通這件事。透過一些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原本不願意被理解的聲音有機會被聽到,讓他人在腦中慢慢理解一些自己不曾經歷的事情,漸漸地,讓人們改變。
如果說優質資訊是蒼白的醋飯,
而假消息是甜美的蛋壽司,
那我們做資訊設計的目標,
就是要讓優質資訊成為豪華的鮭魚壽司。
比起最近某些獨立書店在雙十一購物節選擇歇業,避而不打仗,我覺得簡訊設計的做法更好。正視問題,了解自己的限制,別人的優勢,想辦法反轉一切讓自己佔上風。我相信只要出路正確了,做出好內容,再透過好的行銷方式肯定能夠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執行起來可能爆難就是了。(自己寫這個真的像在嗆自己的部落格 XD)
書中提到他們的組織部門也曾隨著團隊需求而改革,除了制度上的變更,工作型態也循著產品線成了像五間小型的工作室。他們身處的資訊設計產業變動快速,沒有一勞永逸的商業模式,必須不斷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才能存活下來。除了原本的雙品牌模式外,後來也嘗試了訂閱式集資、設計產業一條龍、被動收入、長尾效益的商品,專注思考現有計畫的下一步是什麼,執行現有計畫能夠帶給未來的自己什麼樣的好處。
願景是前進的北極星

我與團隊的關係

作者說自己是斜槓單幹王,隻身創業初期很吃香,成就很容易被看到,進而成為團隊領袖;但在走進團隊後過去單打獨鬥的優點反而成為了阻礙團隊的最大癥結。尤其在大家專業度都很高的時代,靠著打群架發揮共同專業,才有可能在市場上大放異彩。作者說像自己這樣的單幹王,會因為想做很多事,進而壓縮到整體的進度與空間。
( 如果我能厲害到成為單幹王就好了 QQ )
看著看著,我不禁聯想到以前高中公民在學經濟的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比較利益是在時間資源的情況下,讓整體盡量發揮最大的產值。即便有人真的在許多領域全能好了,但是時間有限,大家盡量發揮所長才能讓團隊運作的更好。學會專業分工,我想這是當團隊擴展到一定程度後人人都會漸漸體會到的事吧!
在實踐理想的道路上承襲《一人公司》的概念,我覺得團隊不用大。但如同作者說,還是至少找一位可以與你互補的強者我朋友最好!因為在實踐理想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挑戰,對外的大膽進取,對內的謹慎細心,還需要旁觀者清的視角思維。
所以找個人陪你走下去,不也很棒嗎?
要達成目標,你必須讓夥伴知道為何而戰
自己也曾多次跟別人合作最後會不歡而散,大多還是因為溝通不良所致。溝通不良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長期下來的信任破滅、資訊誤解、態度問題、價值觀不同等等。這些事也讓我瞭解到在與別人共事時,還是要多顧慮到對方的身心理才能合作愉快
如果萬一就是失誤沒顧慮到呢?很明顯就是會形塑出被排擠的氛圍就是了。過往的我面對這樣的問題選擇避而不答,畢竟真的壓力山大。慶幸作者曾在製作線上課程時,雖然被許多員工怨懟,但身邊有願意支持他的親密夥伴,鼓勵他要自己出來跟大家溝通。固然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線上課程還是順利完成並上線了。
至於被怨懟的原因是,作者接下了複雜的案子,給夥伴加重執行負擔,在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接下大案子。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作者回饋不能忽略執行的複雜度。將來如果真接下大案子,也要跟夥伴們彼此間溝通好預計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對長期未來的幫助是什麼為什麼選擇做這樣的案子

我與群眾的關係

穩健的風格,在一開始或許不會有暴衝式的搶眼,
但時間一久,卻會展露雋永的美好,佔有不可撼動的位置。
作為打大眾向設計的品牌,簡訊設計的作品影響了不少人,其品牌的建立可以連結到下面幾項,而這些都值得每一間公司參考:
  1. 引起共鳴:要能夠寫出一篇爆款文案、電影能夠賣出高票房,不外乎是能夠受眾引起共鳴,而且隨著載體的傳播速率,共鳴的影響範圍也會隨之倍增。你還記得最讓你揪心的歌嗎?我想除了旋律本身寫得好,肯定是裡頭有哪些地方可以讓你連結到自己!所以今天我們在創作時,也可以從自身經驗出發,去連結大眾經驗,這樣作品傳播度才會高。
  2. 以人為載體人一向都是對「人」最感興趣的。你會好奇別人有沒有八卦、醜聞?你會好奇別人的個性?你會好奇別人從哪邊來?你會好奇別人將來想做什麼?這些都是源自於對他人的好奇。如果能夠用人來行銷肯定是最好的,想想看幾個在線最紅的 Youtuber,如果他是坐在螢幕前對你說話,除了它的內容外,你也會好奇她是個什麼樣的人,進而尋找與自己的連結。
  3. 初衷與誠信:大多數的品牌都把初衷當成口號,不少企業寫得好聽,最後仍舊被利慾薰心沖昏了頭。書中提到「期許『志祺七七』成為能夠快速跟上時事,清晰地把複雜事情說好的頻道。更是個『讓大家在這個資訊混亂的時代,能夠相信且讓人期待的頻道』。」作者的團隊每當對於內容的目標感到疑惑時,就會翻翻幾年前寫的文件。中心思想就像是盞明燈指引自己前進,每當猶豫的時候都可以回顧做這件事情的初衷。不斷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才不至於最後讓自己被這世界所侵蝕。
  4. 和平理性回應:我認為只要是人都會怕的,怕被問到自己不擅長的問題、怕面對尖銳的言詞。很多人喜歡自以為地站在高處對別人投以戲謔提問,只是想看對方發糗,這樣不僅不會得到好結果,還只會讓雙方失去溝通的機會。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有想法的,問題雖然棘手,但是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準備回答肯定是不錯的!像是志祺七七的總統無限寶石系列,過去就曾訪問過各個候選人棘手的問題。但是事前可能給過訪綱,讓候選人們有機會仔細回答這些平常很常被大家質疑的問題,透過這樣的方式,雙方靜下心來和平地回答彼此的問題,做出理性回應,不也挺好的嗎?
  5. 信任的積累:人在合作過程中,一開始一定對對方抱有疑惑 (恩...有些宗教除外XD),唯有透過彼此雙方的不斷合作,累積信任資產,雙方才有可能在將來有更大的合作機會。關於這個點我想留在下一篇《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再來說說!
書裡也說,之前能夠接到民進黨團製作《什麼!台灣高中三年二班的我竟然掉入了異世界而且還遇見了總統!?》的遊戲,也是因為前面與蔡英文總統已經累積了不少的合作信任關係,才能夠在選舉期間有這麼好的合作!

我與社會的關係

「 志祺,你知道如果今天要到很高的山上面,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天灝曾笑著這麼問我。
最快方法是在板塊變動的時候,你就站在交界處,
你最後就會留在山上。
哇!雖然我覺得意思讀了就懂,但哲理真的深。
更簡化的說法是時勢造英雄之類的吧!這話意味著,如果想成為當代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趨勢的浪尖上,隨著它一飛沖天。尤其地殼變動象徵著時代快速的變化,我們必須時刻留意周遭,雖然沒辦法百分之百確定地殼變動會從哪條線上開始,但只要站上去了,稍微努力一下,也可以比旁邊爬坡的人快上好幾千倍
也因此作者每週都會規畫兩小時的「思考人生」時間,純粹瀏覽訊息、滑滑動態也好,關注現在的社會動態。尤其觀察「年輕人正在關注什麼」會是個重要指標。還記得在 2015 的時候我在大學裡頭就已經不時會聽到 fintech 這個詞,而現在這東西早已蓬勃發展,隨著疫情的來臨, fintech 的需求遽增,現在在國外已經是紅到不行的產業了!看看最近量販店有些都已經使用自行刷信用卡結帳,就知道 fintech 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裡。
平時我們可以開始去感受一些細微的環境變化,把時間軸拉得更長去想像未來,再透過事件的發生來修正預測,對社會脈動的感知力就有機會愈來愈敏銳。
平時要多累積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在跟他人或長輩溝通時可以提出,讓別人覺得你是有趣的、對等的,是可以一起攤開來談事情的夥伴
我們必須要看著這個時代,永遠要往下一個舞台移動。

一切的起點都是你自己

不論是創業,還是社會參與,一開始的起點都是自己。
今天我們想要做任何事,我相信你自己心裡所想的價值會是引領你前進的最大目標。隨著時間過去,或許會跌倒多次、經歷挫折,說實話,我想大多數人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正在去向哪裡。只是靠著自己呼朋引伴,路上認識許多有類似理念的夥伴,那麼這段路程就不曾白費。從「我」出發成為「我們」。
作者這麼說:「當我做了一些自認為能為社會帶來力量的行動,我並不求這些東西會帶來什麼回報,因為我相信的是:當我們大家一起提升的時候,有一天這份「好」會從我們回到我身上,因為「我」就是「我們」。」
你是誰比你擁有什麼更重要
每個人必須找出對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從自己的「成功」開始定義,朝著目標前進。在路上結識更多夥伴,讓「全」體起身動念做這件事。歷經這些事情你會更了解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在洪流之中清楚自己的定位。
這世界大概就是由傻子推動的吧!
今日行動
找出一件事情的你開始行動了嗎?不要想太多,趕快做出一些東西到市場上,
看看怎麼修正才能找出適合你的路!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歡迎來到志祺七七!》
作者:張志祺、林欣婕 (採訪撰文)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 32《一人公司》(下):踏上一人公司的路途!我們將從心態、建立、維持三個面向延續上一篇的內容再來看看一人公司如何打造,你,準備好了嗎?
# 32《一人公司》(上):受不了被控制的生活嗎?想成為自由工作者嗎?那就成為一人公司吧!在現在各行各業百家爭鳴的浪潮中,如果你想自己白手起家,這本書中的概念將會非常適合你!又或者,你只是純粹想經營個人品牌,不想辭去正職,那這本書中的概念肯定也會對你有幫助!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31《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職場攻略秘笈!丁菱娟作為公關業的創業老闆,對於職場的各種事務在熟悉不過,再加上公關界培養出來的應對進退,這就讓我們來看看他會怎麼說吧!
# 30《罌籠葬》:這本小說在2009年第一屆台灣角川輕小說暨插畫大賞獲得了金賞,據說在當年引發了熱烈的迴響,後來這本小說甚至出了日版、廣播劇、CD單曲等等周邊,可說是紅極一時的作品。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吧!
# 29《開啟你的創意天賦》:對你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是個興趣廣泛的人但是卻被現在眼前的工作所苦嗎?那這本書將會給你一個很好處方。告訴你從思想、規劃、行動到建立社群,如何將自己的創意發揚光大!
# 28《他們先殺了我父親》:在暴政下不堪回首的日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柬埔寨人,書的內容比較像回憶錄,敘述著作者在 1975 年到 1979 年間,受到紅色高棉高壓統治下的日子。書腰上的「一本讓你從頭哭到尾的著作」絕不是空穴來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本書吧!
# 32《一人公司》(下):踏上一人公司的路途!我們將從心態、建立、維持三個面向延續上一篇的內容再來看看一人公司如何打造,你,準備好了嗎?
# 32《一人公司》(上):受不了被控制的生活嗎?想成為自由工作者嗎?那就成為一人公司吧!在現在各行各業百家爭鳴的浪潮中,如果你想自己白手起家,這本書中的概念將會非常適合你!又或者,你只是純粹想經營個人品牌,不想辭去正職,那這本書中的概念肯定也會對你有幫助!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31《你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職場攻略秘笈!丁菱娟作為公關業的創業老闆,對於職場的各種事務在熟悉不過,再加上公關界培養出來的應對進退,這就讓我們來看看他會怎麼說吧!
# 30《罌籠葬》:這本小說在2009年第一屆台灣角川輕小說暨插畫大賞獲得了金賞,據說在當年引發了熱烈的迴響,後來這本小說甚至出了日版、廣播劇、CD單曲等等周邊,可說是紅極一時的作品。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吧!
# 29《開啟你的創意天賦》:對你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是個興趣廣泛的人但是卻被現在眼前的工作所苦嗎?那這本書將會給你一個很好處方。告訴你從思想、規劃、行動到建立社群,如何將自己的創意發揚光大!
# 28《他們先殺了我父親》:在暴政下不堪回首的日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柬埔寨人,書的內容比較像回憶錄,敘述著作者在 1975 年到 1979 年間,受到紅色高棉高壓統治下的日子。書腰上的「一本讓你從頭哭到尾的著作」絕不是空穴來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本書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繼續讀《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書中提到一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職業:人生設計師。 原來人生設計甚至是一個學科,真是長知識了。 作者在四十五歲那年迎來失業,然後徹底轉換跑道,所以看了他的故事後,實在不能再說自己年紀大不能作出任何改變,因為想要改變的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其他都是籍口。 今天的摘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繼續讀《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書中提到一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職業:人生設計師。 原來人生設計甚至是一個學科,真是長知識了。 作者在四十五歲那年迎來失業,然後徹底轉換跑道,所以看了他的故事後,實在不能再說自己年紀大不能作出任何改變,因為想要改變的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其他都是籍口。 今天的摘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