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雨絲不斷,這樣的雨不大卻能冷入心扉,有時尷尬的想著到底要不要撐開傘,走著走著還是會慢慢的淋濕。搬了家後的每個早晨,天灰濛濛的,冷森森的空氣籠罩著整個戶外,太陽會出來嗎?我總在陽台觀望著。入冬的每一件什物都裸露著冰冷的氣息,冬無法抗拒的霸氣淹沒在落葉飄飄的天空裡,整個世界都已成了冷空氣的領地。
四季的美食界線畫得很明顯,春天偏溫、夏天冰涼、秋天進補、冬天禦寒。但凡天氣只要一冷,最先想到的無非都是「鍋物」,舉凡跟鍋有關的店家,有名氣的、稍點名氣的,都是生意興隆。
《食粥》宋.陸遊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
最近這幾年較常去的店家是《十二籃粥火鍋》,主要是粥火鍋的特色,湯頭入口順滑不鹹,融合了米的香甜,而且還有店員幫你服務,一道道的依照順序幫忙料理跟盛盤。
《十二籃粥火鍋》除了湯頭外,海鮮是另一個強力的特色 —「新鮮」。曾經發生過吃到不新鮮海鮮而全身過敏,對於食用海鮮總會特別注意,而十二籃的海鮮著實新鮮甜美,品項及份量十足。套餐除了海鮮還有肉品、漿類、菇類、鮮蔬,餐後還有龜苓膏跟冰品,不管是兩人份還是四人份每次都會吃不完。
這陣子天冷,讓我想起2017年自助旅行第一次到韓國時,一出機場被寒風打臉一陣哆嗦的回憶,那種刺骨戳臉的冰冷,真是印象深刻。因為一個人,每餐吃飯都非常簡單的解決,有次經過捷運地下街道時,看到《串串兒(오떵)》,香味撲鼻,於是第一次嘗試了韓國傳統美食。
雖然選擇性不多,但真的很好吃,不管是哪種口味,都意猶未盡,再加上放了青辣椒帶點微微辣的湯頭,會讓人想一直駐足在那吃個不停。
另外,拉麵不管一年四季都各有愛好者,我也很喜歡吃拉麵,因為湯頭。從小就愛喝湯,覺得湯是融合所有美味精華的所在,就像去吃黑輪跟甜不辣,其實湯才是主角,才是我的重點。
台灣拉麵店很多,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2010年進軍台灣的《赤坂拉麵》的香蔥拉麵,因為我也愛吃蔥。但近幾年來店數有些縮減,只有刻意或有順路時才會去吃。前陣子剛好不用等太久的(大概30分鐘)吃到進軍台灣的《一蘭拉麵》,口感上還不錯,但跟第一次吃還是有些差距,第一次吃是在日本,湯頭的濃郁跟鹹度雖稍重,但還是可以喝盡。
熱酒類,在冬天怎能錯過。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熱紅酒(Mulled Wine)、熱托迪(Hot Toddy),還有熱清酒等。
對熱清酒有種又顫又愛的感覺,顫的是入口瞬間的嗆辣感,愛的是入喉後的熱呼回香感。冬天時喝上幾壺,搭配一夜干、燒烤或店內特製小菜等,非常舒服。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古時代,冬天時的食物儲存不易,老祖宗發揮智慧利用各種方式冬藏食物,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順利渡過寒冷的冬季。日新月異的現代,雖不用為冬天做儲存食物的準備,但是我們的身體,還是習慣了去適應自然的法則,天地依然按有起有伏的節奏在運行。所以身心也要冬藏。冬天要養精蓄銳,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