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訂閱經濟|蘋果日報失敗後,換聯合報挑戰訂閱制會成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聯合報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有許多作者專家都跳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連結如下:
在寫《訂閱經濟|你的顧客沒有你想像的忠誠,談蘋果日報取消訂閱制(下)》時,雖然結果上蘋果的訂閱制是失敗了,但不代表其他人就不適用。相比蘋果來說,聯合報更為適合採取訂閱制。
恰好在同一年,聯合報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這個行徑乍看之下有點像自尋死路,但比起蘋果日報而言,我認為聯合報採取訂閱制的行動更為合理,而且更為有勝算。

一、媒體數位轉型的積極先驅戶

談轉型容易,但實際要做到轉型卻很難。
圖片來源:品牌志
聯合報是很早就想到要數位轉型的傳統媒體,早在2008年是聯合報集團,啟動數位轉型計畫元年,8年過去了,udn目前靠著國內多樣的營收來源撐起整個集團。
談起《聯合報》集團的數位媒體轉型策略,當時(2013-2016)聯合線上的總經理李彥甫是這樣說:
航空母艦的時代過去了,以前可以靠一、兩艘航母撐起整個體系,靠發行和廣告就可以,但現在是艦隊時代,你要有10幾、20個商業模式,彼此支援。
除了商業模式上的轉型,在人力上聯合報也做出改變,以下引用文章簡列幾項
  • 2012年 聯晚擘劃用資訊圖表敘事的紙媒,讓生硬但重要的新聞視覺化、圖像化
  • 2016年 聯合報系編輯部數位轉型1.0,透過輪調機制培養編採同仁數位思考與產製數位內容能力
  • 2017年 在新聞部下新設新媒體中心,負責數位內容編採、創新說故事及數位內容傳遞
在數位轉型這條路,台灣的媒體能夠和聯合報匹敵的不是沒有,但也沒幾家。
時序來到2020,訂閱制的復興讓「內容導向」的媒體看到一條崎嶇但可行的道路,對於投入資源製作內容的聯合報來說,沒道理不加入這項戰局。再加上,過去可能這樣的內容無法真正變現,而透過訂閱制能夠「部分」收回投入的成本。
從另一個面向來起來,選擇訂閱制這條路,某種程度上也是聯合報用自己的內容向市場挑戰。

二、足夠龐大的數位流量母體

首先,從一個傳統知名媒體要轉型為訂閱制,「流量」絕對是一大關鍵。流量可以視為人流的一個參考指標,雖然不可能將所有的讀者轉換成訂閱戶,但如果有著較大的母體,等同於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嘗試。
圖片來源:Alexa
根據Alexa的統計報告顯示,在全台灣網站流量的排名中,聯合新聞網的數位流量排名在第16位(扣除非傳統媒體的應該可以排進前5名)。
有了流量,勢必就會希望讀者能夠在我的網站上停留的時間拉長、看更多的內容,因此這邊我再加入「每日網站停留時間」、「每日觀看頁數」做為參考指標,排名是一回事,但觀看時間較長且觀看的內容較多,我認為這代表著更有能力吸引讀者,因此在這邊我們將這些流量認列為「有效流量」
排名/媒體/每日網站的停留時間/每日觀看的頁數
  • 16th/聯合新聞網/3分55秒/2.72頁
  • 3rd/Ettoday新聞網/3分34秒/2.25頁
  • 10th/三立新聞網/3分13秒/1.46頁
經過比較,我們可以暫時認為——聯合報的數位讀者對聯合新聞網所提供的內容相較其他媒體的讀者來說更為喜歡。喜歡且願意讀你內容的讀者,在訂閱制裡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單從流量面及眾多的台灣傳統媒體來說,聯合報確實更為有本錢能夠發展訂閱制。

三、聯合報系多元的媒體系統

圖片來源:聯合報
聯合報所隸屬的聯合報系底下有非常多大家常用且常看到的平台,例如:有.行旅 uTravel聯合報新媒體中心(數位專題)udn轉角國際「udn售票網」「有.設計 uDesign」等。
列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說有著多元面向的媒體就一定能成功,而是至少相比蘋果日報來說,無論是在橫向的整合或是在民眾的觀感上,聯合報就比蘋果日報要好上許多,更別提蘋果日報更是以「腥羶色」為主要題材聞名的媒體。
若是我們只單純看媒體類的「新媒體中心」和「udn轉角國際」,也可以發現早在訂閱制之前,聯合報就已經在為了做出「值得讓人付費的」內容轉型著,並不是剛好來到了2020年的時候才突然迸出這個想法。

為什麼聯合報會在2020年推出訂閱制?

圖片來源:博客來-【報時光】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
最後,雖然蘋果日報的失敗宣告同樣發佈於2020年,我猜想聯合報會在2020內推出訂閱制基本上還是受到疫情的推動。畢竟國外有需多的新聞媒體,因為疫情讓訂閱制的成效變好了,在實體交流減少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流和金流自然就轉向線上,為了不要錯失這個機會,才會在2020下半年將訂閱制推出。
目前聯合報的訂閱內容是沒有App能夠使用的,這對當前「大量使用手機接收資訊」的趨勢是不利的,再過一陣子我想聯合報還是會推出App讓讀者更便於使用。至今雖然整體的訂閱成效和使用狀況,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佐證,但也還是希望聯合報系使用訂閱制的這個實例,能夠替台灣的媒體開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備註:上圖雖然是使用博客來的圖,但早鳥訂閱收到的老派摩登鋼筆紀念品在前幾天收到了(這支鋼筆是從報時光出來的,它是聯合報底下以「老報」為主題的網站)
avatar-img
101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幾個月前我針對蘋果日報時隔一年取消訂閱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讀了幾次覺得把所有的論點長篇塞在一起,有點過於難吸收。因此決定將兩篇文章拆開,如果你是先看到下集的,歡迎先看上篇。
2020年9月,英國連鎖咖啡館即刻食用(Pret A Manger)推出咖啡訂閱服務 YourPret Barista,每月花20鎊(折合新台幣約800元),也是英國第一個in shop的咖啡訂閱制
8月份收到大是文化的邀請替《訂閱經濟的獲利實例》撰寫推薦序,綜觀目前市面上有關訂閱經濟的書籍,有討論入門概念、成功執行的方式,確實沒有一本專書收錄了各種行業的案例,也因此看完內容後,我毫不猶豫的就把它接下來了。
訂閱經濟的拉新留舊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兩個因素,經濟學人透過經營Linkedin帶來過去三倍的訂閱戶數量,是怎麼做到的呢?
2019年推動訂閱制的台灣蘋果日報,在七月初時開放新聞網全數內容,這個結果對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意料之內的結果,這篇我嘗試找到一個框架去解釋蘋果日報失敗的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Bloomberg Media獲得了極大的流量,與此同時善用各項技術及實驗變現流量,使其成為Bloomberg的訂閱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都會在文章中告訴你。
在幾個月前我針對蘋果日報時隔一年取消訂閱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讀了幾次覺得把所有的論點長篇塞在一起,有點過於難吸收。因此決定將兩篇文章拆開,如果你是先看到下集的,歡迎先看上篇。
2020年9月,英國連鎖咖啡館即刻食用(Pret A Manger)推出咖啡訂閱服務 YourPret Barista,每月花20鎊(折合新台幣約800元),也是英國第一個in shop的咖啡訂閱制
8月份收到大是文化的邀請替《訂閱經濟的獲利實例》撰寫推薦序,綜觀目前市面上有關訂閱經濟的書籍,有討論入門概念、成功執行的方式,確實沒有一本專書收錄了各種行業的案例,也因此看完內容後,我毫不猶豫的就把它接下來了。
訂閱經濟的拉新留舊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兩個因素,經濟學人透過經營Linkedin帶來過去三倍的訂閱戶數量,是怎麼做到的呢?
2019年推動訂閱制的台灣蘋果日報,在七月初時開放新聞網全數內容,這個結果對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意料之內的結果,這篇我嘗試找到一個框架去解釋蘋果日報失敗的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Bloomberg Media獲得了極大的流量,與此同時善用各項技術及實驗變現流量,使其成為Bloomberg的訂閱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都會在文章中告訴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3 月我關閉了投資專欄不再接受新訂閱,然後預計 2024 年底落日退費,時至今日持續有網友反映希望能訂閱,最近一篇文章有 17 人點擊付費牆,然後有位網友說想看舊文章因為對工作有幫助。於是,我重新開啟了投資訂閱專欄,是半年 450 元的單次訂閱方案,但一樣年底就會落日。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訂閱
Thumbnail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羅智強、翁曉玲各自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很明顯在為中天敞開大門,迎接中天回歸52台。這次,我們整理傳播監管的理論基礎,重新「衛廣電視還需要高度管制嗎?」、「為什麼需要NCC?」、「為什麼需要廣電三法?」等問題。
Thumbnail
這幾天我一直沒有發布新文章,是因為我一直在研究電子報訂閱的事情。其實架設一個網站不難! 佈置好首頁的版面也不難! 對我來說反而是[電子報訂閱]難倒我了。 光是找一個外掛看人家推薦一堆電子報程式,我光選就消耗掉我2天時間了! 總算選好要使用的程式下在完畢,才是接下來困難的地方。 我好死不死選到了
Thumbnail
EP26 精華重點 1.全聯在合併大潤發後,違反了公平會核准合併案時附加的第6條件,即"禁止最惠客戶政策"。具體來說,全聯仍向供應商要求以其他通路商品定價作為議價基礎,獲得更優惠條件。 2.公平會認為全聯這種做法違反公平交易法第39條第1項規定,因此重罰全聯2,000萬元。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自動新聞通訊和即時通訊的優缺點,並提供了加速啟動電子報業務的建議和選項。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3 月我關閉了投資專欄不再接受新訂閱,然後預計 2024 年底落日退費,時至今日持續有網友反映希望能訂閱,最近一篇文章有 17 人點擊付費牆,然後有位網友說想看舊文章因為對工作有幫助。於是,我重新開啟了投資訂閱專欄,是半年 450 元的單次訂閱方案,但一樣年底就會落日。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訂閱
Thumbnail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羅智強、翁曉玲各自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很明顯在為中天敞開大門,迎接中天回歸52台。這次,我們整理傳播監管的理論基礎,重新「衛廣電視還需要高度管制嗎?」、「為什麼需要NCC?」、「為什麼需要廣電三法?」等問題。
Thumbnail
這幾天我一直沒有發布新文章,是因為我一直在研究電子報訂閱的事情。其實架設一個網站不難! 佈置好首頁的版面也不難! 對我來說反而是[電子報訂閱]難倒我了。 光是找一個外掛看人家推薦一堆電子報程式,我光選就消耗掉我2天時間了! 總算選好要使用的程式下在完畢,才是接下來困難的地方。 我好死不死選到了
Thumbnail
EP26 精華重點 1.全聯在合併大潤發後,違反了公平會核准合併案時附加的第6條件,即"禁止最惠客戶政策"。具體來說,全聯仍向供應商要求以其他通路商品定價作為議價基礎,獲得更優惠條件。 2.公平會認為全聯這種做法違反公平交易法第39條第1項規定,因此重罰全聯2,000萬元。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自動新聞通訊和即時通訊的優缺點,並提供了加速啟動電子報業務的建議和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