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經濟|蘋果日報失敗後,換聯合報挑戰訂閱制會成功嗎?
方格精選

訂閱經濟|蘋果日報失敗後,換聯合報挑戰訂閱制會成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聯合報

圖片來源:聯合報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有許多作者專家都跳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連結如下:

在寫《訂閱經濟|你的顧客沒有你想像的忠誠,談蘋果日報取消訂閱制(下)》時,雖然結果上蘋果的訂閱制是失敗了,但不代表其他人就不適用。相比蘋果來說,聯合報更為適合採取訂閱制。

恰好在同一年,聯合報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這個行徑乍看之下有點像自尋死路,但比起蘋果日報而言,我認為聯合報採取訂閱制的行動更為合理,而且更為有勝算。


一、媒體數位轉型的積極先驅戶

談轉型容易,但實際要做到轉型卻很難。
圖片來源:品牌志

圖片來源:品牌志

聯合報是很早就想到要數位轉型的傳統媒體,早在2008年是聯合報集團,啟動數位轉型計畫元年,8年過去了,udn目前靠著國內多樣的營收來源撐起整個集團。

談起《聯合報》集團的數位媒體轉型策略,當時(2013-2016)聯合線上的總經理李彥甫是這樣說:

航空母艦的時代過去了,以前可以靠一、兩艘航母撐起整個體系,靠發行和廣告就可以,但現在是艦隊時代,你要有10幾、20個商業模式,彼此支援。

除了商業模式上的轉型,在人力上聯合報也做出改變,以下引用文章簡列幾項

  • 2012年 聯晚擘劃用資訊圖表敘事的紙媒,讓生硬但重要的新聞視覺化、圖像化
  • 2016年 聯合報系編輯部數位轉型1.0,透過輪調機制培養編採同仁數位思考與產製數位內容能力
  • 2017年 在新聞部下新設新媒體中心,負責數位內容編採、創新說故事及數位內容傳遞

(資料來源:聯晚部隊轉型數位 續報重磅新聞

在數位轉型這條路,台灣的媒體能夠和聯合報匹敵的不是沒有,但也沒幾家。

時序來到2020,訂閱制的復興讓「內容導向」的媒體看到一條崎嶇但可行的道路,對於投入資源製作內容的聯合報來說,沒道理不加入這項戰局。再加上,過去可能這樣的內容無法真正變現,而透過訂閱制能夠「部分」收回投入的成本。

從另一個面向來起來,選擇訂閱制這條路,某種程度上也是聯合報用自己的內容向市場挑戰。


二、足夠龐大的數位流量母體

首先,從一個傳統知名媒體要轉型為訂閱制,「流量」絕對是一大關鍵。流量可以視為人流的一個參考指標,雖然不可能將所有的讀者轉換成訂閱戶,但如果有著較大的母體,等同於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嘗試。

圖片來源:Alexa

圖片來源:Alexa

根據Alexa的統計報告顯示,在全台灣網站流量的排名中,聯合新聞網的數位流量排名在第16位(扣除非傳統媒體的應該可以排進前5名)。

有了流量,勢必就會希望讀者能夠在我的網站上停留的時間拉長、看更多的內容,因此這邊我再加入「每日網站停留時間」、「每日觀看頁數」做為參考指標,排名是一回事,但觀看時間較長且觀看的內容較多,我認為這代表著更有能力吸引讀者,因此在這邊我們將這些流量認列為「有效流量」

排名/媒體/每日網站的停留時間/每日觀看的頁數

  • 16th/聯合新聞網/3分55秒/2.72頁
  • 3rd/Ettoday新聞網/3分34秒/2.25頁
  • 10th/三立新聞網/3分13秒/1.46頁

經過比較,我們可以暫時認為——聯合報的數位讀者對聯合新聞網所提供的內容相較其他媒體的讀者來說更為喜歡。喜歡且願意讀你內容的讀者,在訂閱制裡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單從流量面及眾多的台灣傳統媒體來說,聯合報確實更為有本錢能夠發展訂閱制。


三、聯合報系多元的媒體系統

圖片來源:聯合報

圖片來源:聯合報

聯合報所隸屬的聯合報系底下有非常多大家常用且常看到的平台,例如:有.行旅 uTravel聯合報新媒體中心(數位專題)udn轉角國際「udn售票網」「有.設計 uDesign」等。

列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說有著多元面向的媒體就一定能成功,而是至少相比蘋果日報來說,無論是在橫向的整合或是在民眾的觀感上,聯合報就比蘋果日報要好上許多,更別提蘋果日報更是以「腥羶色」為主要題材聞名的媒體。

若是我們只單純看媒體類的「新媒體中心」和「udn轉角國際」,也可以發現早在訂閱制之前,聯合報就已經在為了做出「值得讓人付費的」內容轉型著,並不是剛好來到了2020年的時候才突然迸出這個想法。


為什麼聯合報會在2020年推出訂閱制?

圖片來源:博客來-【報時光】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

圖片來源:博客來-【報時光】老派摩登女子鋼筆文具組

最後,雖然蘋果日報的失敗宣告同樣發佈於2020年,我猜想聯合報會在2020內推出訂閱制基本上還是受到疫情的推動。畢竟國外有需多的新聞媒體,因為疫情讓訂閱制的成效變好了,在實體交流減少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流和金流自然就轉向線上,為了不要錯失這個機會,才會在2020下半年將訂閱制推出。

目前聯合報的訂閱內容是沒有App能夠使用的,這對當前「大量使用手機接收資訊」的趨勢是不利的,再過一陣子我想聯合報還是會推出App讓讀者更便於使用。至今雖然整體的訂閱成效和使用狀況,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佐證,但也還是希望聯合報系使用訂閱制的這個實例,能夠替台灣的媒體開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備註:上圖雖然是使用博客來的圖,但早鳥訂閱收到的老派摩登鋼筆紀念品在前幾天收到了(這支鋼筆是從報時光出來的,它是聯合報底下以「老報」為主題的網站)

avatar-img
Yo Chen的沙龍
101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雖然台灣的Twitter用戶比國外少了許多,但Twitter規劃已經的付費版圖總算再開新頁,六月初時Twitter在加澳兩國推出封測版的訂閱制服務,讓用戶付取少量的金額,換取額外的功能,究竟twitter的訂閱制在做什麼?
全球知名寫作訂閱平台Medium,從12年至今,也已經過了9個年頭,發展絕對不算順遂,中間也經歷過許多變革,在未來更為競爭的環境之下,Medium有什麼樣的發展考量,都會在這篇寫入。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雖然台灣的Twitter用戶比國外少了許多,但Twitter規劃已經的付費版圖總算再開新頁,六月初時Twitter在加澳兩國推出封測版的訂閱制服務,讓用戶付取少量的金額,換取額外的功能,究竟twitter的訂閱制在做什麼?
全球知名寫作訂閱平台Medium,從12年至今,也已經過了9個年頭,發展絕對不算順遂,中間也經歷過許多變革,在未來更為競爭的環境之下,Medium有什麼樣的發展考量,都會在這篇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