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第60擊 達爾文和金庸的靈感閱讀
付費限定

第60擊 達爾文和金庸的靈感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本好比帶著復甦花粉的蜜蜂,從一個心靈飛到另一個心靈。閱讀不只是消遣,更是一種刺激,是讓人獲得靈感最常見、也最方便的途徑。

  達爾文在他的自傳裡說:「一八三八年八月,也就是我開始有系統展開調查工作之後十五個月,我閱讀馬爾薩斯《人口論》以資消遣,同時由於我長期觀察動植物的習慣,不難認識到隨處可見的生存競爭的事實,於是我恍然大悟,在這種環境下,有利的變化勢必被保存下來,不利的則歸於消滅。這樣的結果便是新種的形成。這時,我終於得到了可以做為工作根據的學說。」

raw-image

  從這一段話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搭乘「小獵犬號」的環球之旅,雖然讓達爾文獲得形成進化論的材料,但產生進化論核心要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靈感卻是來自閱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裡有一段話說:「自然用最浪費最自由的手,在動植物界散播生命的種子,但卻吝於給予育成這些生命種子所必要的場所和營養。地球上所含有的生命種子,若有充分食物和場所供其繁殖,數千年後就會充塞幾百萬個世界了。但自然法則的必然性,將限制這些生物於一定界限之內。植物的種類與動物的種類,都受到這個大法則的制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意100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靈感的誕生,靠的不是更努力工作,而是更多的外在刺激。一個聰明的創造者,沒有靈感枯竭的問題,因為他知道靈感不是靠內在思索,而是要向外求索。沒有靈感,那就走出去,接受各種新刺激,嘗試各種新經驗。
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有一幅名畫《永恆的回憶》,畫面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創意的部分是三個披掛在枯樹、平台、動物屍骸上軟趴趴、看似會流動的鐘錶。有人說這幅畫是「在藝術中,人對時間的本質最奇特的陳述方式之一。」而點燃他這個獨特創意火花的,卻是一塊軟乳酪所帶給他的觸覺經驗。
靈感的誕生,靠的不是更努力工作,而是更多的外在刺激。一個聰明的創造者,沒有靈感枯竭的問題,因為他知道靈感不是靠內在思索,而是要向外求索。沒有靈感,那就走出去,接受各種新刺激,嘗試各種新經驗。
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有一幅名畫《永恆的回憶》,畫面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創意的部分是三個披掛在枯樹、平台、動物屍骸上軟趴趴、看似會流動的鐘錶。有人說這幅畫是「在藝術中,人對時間的本質最奇特的陳述方式之一。」而點燃他這個獨特創意火花的,卻是一塊軟乳酪所帶給他的觸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