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與你想的不一樣>>作者T.Harv Eker提到普通人和有錢人就差一個腦袋思維不一樣。
思維也就是創造的觀念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觀念改變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很重要
有了這四個習慣,你就有億萬富翁的模樣!
習慣1: 延遲滿足感受(棉花糖實驗)
延遲滿足是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願意去等,不是想到便要。
最有名的驗證延遲滿足的好處是棉花糖實驗
其實,古代早就有「延遲滿足感」的相關實踐,只不過沒特別命名,就比如孔融讓梨
4歲孔融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們吃,自己吃小的,他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從小就明白了孝敬得到的快樂,比吃到大梨子的快樂更重要。
因此,孔融會放棄吃大梨子的即時滿足
「棉花糖實驗」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做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受測者人數: 30多名學齡前兒童,男女生各佔一半
年齡: 3~6歲
測試選擇
選擇1: 如果你現在馬上就吃,可以吃到一顆棉花糖
選擇2: 如果你們能等15分鐘,可以吃到兩顆棉花糖
在幾十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
做了選擇2的那些願意等待、獲兩顆棉花糖的小朋友,長大之後有着更好的人生表現:
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
擁有更健康的體魄
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於是心理學家得出結論:一個人的自控能力和他的收入水平、職業地位、生理心理健康、犯罪概率等指標有着顯著的相關性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吃葡萄的文字:
「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這不就是延遲滿足的道理
把好的留到最後,不迷在當下的享受,
把希望留給未來,人生感到真實快樂。
有一短話一直提醒着年輕人不要急着吃棉花糖
越是簡單的路,後面會越走越難
越是難的路,往往會越走越簡單
習慣2: 行動者
電影<<當幸福來開門>> 男主角在一幕中說:
「千萬別讓別人告訴你,你做不到哪些事,即便是我也不行」
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他為了爭取在證券公司的實習機會,不停推銷自己,無薪也要實習,儘管那時他已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妻子棄他而去,他也堅持着,最終成為「證券經紀人」,他的的動力讓他不斷往前
當別人說你不行,你信,你就真不行!
當你感到做不來,你棄,你就真失敗!
選擇聲音來源,選擇一個讓自己保持前進的動力很重要。
習慣三:設大目標
亞馬遜「勵志」、「商管」雙榜暢銷書亞薩拉夫在高二時輟學,做了很多叛逆的事,生活一團糟,19歳的他在他哥的介紹下,和一位創業家吃飯,吃飯時創業家問他一個改變亞薩拉夫一生的問題,
他問亞薩拉夫:「你有甚麼目標?」
亞薩拉夫驚訝地回說:「周末去酒吧喝酒、想吃好吃的東西,找美女相伴…」
這位創業家說:「不不不,你更大目標是甚麼?」
亞薩拉夫覺得真寫不出來!
於是這創業家遞給他一張紙,請他把這張紙上東西填一下
紙上寫着:-你想何時退休,並寫下你想過的生活
亞薩拉夫寫着:
我想45歲退休,並有300萬美金
我想有一房子
我想輛賓士….
接着
創業家問他:「你是感興趣還是決心想完成他?」
亞薩拉夫問道:「感興趣和決心有甚麼差別?」
如果你只是感興趣
你做一些易做的事,你會找一堆故事和藉口等原因去圓說你做不到的事
如果你是決心要做
你不拿各種藉口和理由證明你真的做不到,不用那些去定義你將能成為怎樣的人
設定目標並達成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挑選適合你方法去做
我不知道怎麼做
不是真不知道
只是不知道如何一步到位做到最好
習慣四:時間管理高手(自律)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凱文·克魯斯著作《高效15法則》,這書是他採訪了許多有卓越成就的成功人士,想探索成功人的成功秘訣,他採詐那些億萬富翁、著名企業家和奧林匹克運動員,都強調一點: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鐘。這些成功人士的基本觀念中— 時間是比金錢更可貴的資產
如何善用時間
我個人覺得兩個蠻好用的策略
策略1: 5分鐘判斷法
任務你在5分鐘內可完成,便立即做,成功者追求效益比,為了加快工作速度,他們往往應用「只做一次處理」的原則。
策略2: 時間分配遵從「強大的帕累托原理」
帕累托原理認為:80%的成果僅來自於20%的投入,找出20%的努力方向,以獲得80%的成果
延遲滿足感,行動派、目標為導、時間有效化不也就是自律人士特徵
關於自律,一個不老的說法:
你有多自律,你有多自由
當你自由,不是可以為所慾為,更是能選擇不去做甚麼!
===================================
你想成為自律的人嗎?一起來百日自律練習吧,養成那些你曾想要的習慣!
我的百日自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