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光】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 網路
懶得閱讀? 那來用聽的吧!
作者: 喬辛·迪·波沙達 & 愛倫·辛格
出版商: 方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04
書摘&心得: 蔣竣植(CFP)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拿來用才會變成力量。將理論運用在實務上若能成功,才能算是真的「學到」,而結果就是「得到」。
  • 棉花糖的實驗
要孩子拒絕糖果的誘惑何其難,縱使之後會累積有兩顆又怎樣呢?其實這如同現今年輕人對「及時行樂」「延遲享樂」之間價值觀的差異。過與不及之間有著許多彈性的空間,而這空間就是我們要透過學習及過往經驗的累積才能體會的吧!
  • 成功的人不會急著吃棉花糖
物質慾望相信每個人都有,但當擁有這項「物質」的背後,是用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錢才達到?是否真的值得擁有該「物質」?這如同我們的購物慾望一般,所以才會有專家建議在網路購物時,試著將商品放入購物車三天後再決定是否購買,而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將該商品刪除,畢竟衝動之下所做的決定往往是會後悔的。
  • 練習如何不吃棉花糖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直接的打罵教育,或許會有立即的效果,而就孩子的角度可能覺得已受懲罰,而做錯的那件事是否有深刻的反省,那就有待商確了!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行為,但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透過對事情的處理及反應,進而對下一代造成正面的影響,所謂說服別人的力量,就是成功的力量。
  • 成功的人怎麼吃棉花糖
成功的人願意做一般人不願意做的事,例如球星願意比一般球員提早數小時赴球場練習、作家願意比一般人早起數小時開始寫作等,只要願意爭取時間及早作準備,成功指日可待。亡羊補牢猶未晚,只要願意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有機會變得與現在不一樣。
為何總是覺得存不到錢?許多習以為常的頻繁支出,或許正是浪費的關鍵,例如:每天一杯咖啡、兩天抽一包煙、天天都有下午茶點心等。
  • 越來越多棉花糖
書中有一段話值得我們學習:「一個人金錢上的成功,有20%是因為技能、天份、知識,但有80%是因為好的人際手腕,還有是否能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贏得別人的信賴與尊重。」與其去認識有影響力的人,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影響力中心,廣結善緣幫助他人,自然會有許多人被你吸引過來,進而共事以達到目標。
  • 目標+熱情+行動=平靜
目標 :
所有理財行為在開始之前都該設定一個目標去追尋,畢竟有了目標才能知道方向,該如何開始且從何開始。
熱情:
這是在執行前的必要元素,有了熱情才有動力,有了熱情才會堅持到底,不畏過程中的艱難。
行動:
執行力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若沒有開始行動,一切的規劃都只是空談、紙上談兵罷了。
平靜:
若能依循上述的三點要求,相信達成目標、成功的機會能提升不少,因這樣而完成夢想,能讓心靈更為平靜。
  • 棉花糖計畫的六個步驟
  1. 需要做哪些改變讓你停止吃棉花糖?
  2. 需要做什麼改變才能有效進步?
  3. 找出五個主要目標,並寫下要怎麼做才能達成
  4. 寫下你的計畫
  5. 如何執行且何時執行才能達成目標?
  6. 永不放棄的毅力。
看到這,趕緊放下手邊的「棉花糖」,先設定一個小目標,然後開始行動吧!
若對本書有興趣,歡迎至我與博客來策略合作的平台購書,感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350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的重點就圍繞在業務員的身上,透過社群媒體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業務員可培養「自品牌」,讓顧客能更加信任業務員,甚至於主動推薦顧客給業務員。
當窮怕了,就會想盡辦法賺錢、省錢、存錢!當一切行為漸漸習慣了,錢自然就出現了!當然,錢被好好存著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為隨時都會有事情需要透過錢來解決,因此存錢這件事就成了理財的「基本動作」。
理財,是親子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大多數的父母都將重心放在如何讓孩子學習的更多技能,以便日後能拚個好學歷,進而找到個好工作。但就算找到了好工作,有了不錯的收入,若不知該如何運用金錢,賺進再多的錢也是枉然。
「為什麼我的東西賣不出去?」上到老闆、業務主管,下至業務員,相信常在內心吶喊並試圖找尋解決方案。
LINE,讓單調的純文字簡訊有了表情貼圖的趣味,讓單純的聲音傳遞轉變成視訊互動,讓付費的通話變成了免費。一個平台,將無論多遠的距離拉得非常接近,讓「人際溫度」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可付諸實行。
作者透過旅遊來體驗、發掘人生,並給予許多「慢活」的建議與思維。
本書的重點就圍繞在業務員的身上,透過社群媒體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業務員可培養「自品牌」,讓顧客能更加信任業務員,甚至於主動推薦顧客給業務員。
當窮怕了,就會想盡辦法賺錢、省錢、存錢!當一切行為漸漸習慣了,錢自然就出現了!當然,錢被好好存著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為隨時都會有事情需要透過錢來解決,因此存錢這件事就成了理財的「基本動作」。
理財,是親子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大多數的父母都將重心放在如何讓孩子學習的更多技能,以便日後能拚個好學歷,進而找到個好工作。但就算找到了好工作,有了不錯的收入,若不知該如何運用金錢,賺進再多的錢也是枉然。
「為什麼我的東西賣不出去?」上到老闆、業務主管,下至業務員,相信常在內心吶喊並試圖找尋解決方案。
LINE,讓單調的純文字簡訊有了表情貼圖的趣味,讓單純的聲音傳遞轉變成視訊互動,讓付費的通話變成了免費。一個平台,將無論多遠的距離拉得非常接近,讓「人際溫度」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可付諸實行。
作者透過旅遊來體驗、發掘人生,並給予許多「慢活」的建議與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從行動開始》這本書中,作者石天純告訴我們,成功並不只是靠意志力,而是來自於有效的行動計劃。透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她發現那些忍住誘惑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自控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們懂得使用合適的方法來達到目標。書中提出了簡單易行的AIM法則,包括當下的行動、內心真正想要的目標,以及拆解成小步驟來執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今天的實驗大成功 不給食物貼標籤開心地吃巧克力糖和洋芋片 吃了幾片很奇妙就不想吃了 沒吃一顆巧克力光是吸允 就覺得沒有太多的慾望 可以感受到是糖在養成某種渴求 儘管如此今天還是實驗吸允完買來的洋芋片和巧克力 然後清理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01/13/2010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終於將這本書看完. 短短的一本書看完只要一小時吧. 但原來我奉行這個理論二十年了.   所以看完後的感想,除了心有戚戚焉外 還想著 先別急著吃,可是總該找個時間吃吧.   上個週末去登玉山 出發前要睿恩也把這本書看看 回家後我問他
Thumbnail
「成功是靠一分天才九十九分的努力」,似乎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目的或許是用來激勵大家學習成長,但也讓很多人埋頭苦幹,卻一事無成, 為何努力了,可是達不到效果呢?這其實是因為沒有做好選擇。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從行動開始》這本書中,作者石天純告訴我們,成功並不只是靠意志力,而是來自於有效的行動計劃。透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她發現那些忍住誘惑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自控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們懂得使用合適的方法來達到目標。書中提出了簡單易行的AIM法則,包括當下的行動、內心真正想要的目標,以及拆解成小步驟來執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今天的實驗大成功 不給食物貼標籤開心地吃巧克力糖和洋芋片 吃了幾片很奇妙就不想吃了 沒吃一顆巧克力光是吸允 就覺得沒有太多的慾望 可以感受到是糖在養成某種渴求 儘管如此今天還是實驗吸允完買來的洋芋片和巧克力 然後清理
Thumbnail
1960~1970年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這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 100位有30位小孩成功克制延遲滿足,後面追蹤沒吃跟有吃的在社會發展程度 發現沒吃的比有吃的不管在社交或成就都相對好 在當時的環境都是"物質缺少的背景" 所以在當時自制力越強的人他在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01/13/2010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終於將這本書看完. 短短的一本書看完只要一小時吧. 但原來我奉行這個理論二十年了.   所以看完後的感想,除了心有戚戚焉外 還想著 先別急著吃,可是總該找個時間吃吧.   上個週末去登玉山 出發前要睿恩也把這本書看看 回家後我問他
Thumbnail
「成功是靠一分天才九十九分的努力」,似乎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目的或許是用來激勵大家學習成長,但也讓很多人埋頭苦幹,卻一事無成, 為何努力了,可是達不到效果呢?這其實是因為沒有做好選擇。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