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豬扒」的最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之前曾經寫過,曾經是香港的一款常見的巴士型號,富豪超級奧林比安,俗稱「豬扒」,快將要步入歷史的舞台。九巴車隊裡的12米「豬扒」,於昨天晚上完成了二十一年的使命,確切地代表著一個年代的終結。

raw-image

九巴車隊裡的12米「豬扒」退役潮於十月至十一月期間持續,而這段期間也發生了一件小事。於十月二十三日凌晨,排在九巴車隊隊末的「豬扒」,被兩名沒有巴士駕駛執照的年輕員工盜取,並在夜欄人靜之時環迴新界行駛超過80公里。有後勤員工於衛星定位系統發現巴士行蹤異常,遂揭發事件,最後於中文大學外捕獲飛馳中的「失車」。此事件當時引來巴士迷界一些非議,但那時自己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兩位人兄選擇盜取這一部巴士,無疑是有點意味。

巧合的是,九巴車隊裡的第一部「豬扒」於多年前也曾經被盜,只是當時車子撞毀收場,修復了一段時間才能重投服務。


九巴的12米「豬扒」分別配置亞歷山大車身和澳洲Volgren車身,而最後一部配置Volgren車身的「豬扒」的行車證本來於十一月十一日到期,於最後一個服務的星期六,吸引大量巴士迷追捕。有巴士迷早前從新加坡購入了同款的退役巴士收藏,並於當天成功跟這部九巴的巴士來了一張「世紀合照」,也是一時佳話。當晚巴士回廠後不慎被其他巴士輕微碰撞,玻璃窗受損,曾有消息指巴士將不獲維修提早退役。但車廠最後仍然決定為巴士作維修,並於十一日行駛了數個車程才正式終止營運。

到了十一月尾,仍在九巴車隊服役的12米「豬扒」只餘下十三部,這十三部巴士俱在沙田車廠出牌,到了晚年仍有不少堅守沙田,對於我這長居沙田的人來說,少不免也會有些情感,而這也大大方便我去接觸這些快將退役的巴士。十一月最後一個周末,剛好連續兩天都要外出,較準時間,在三個車程俱遇上了「豬扒」。雖然這三部「豬扒」當天都是行走掛牌線(指巴士在正常情況下獲編配行走的路線,如行走非編定的路線則為「特見」),但在如斯的時刻,也不必拘泥太多了,而這三個車程裡也沒有太多巴士迷在追捕,故此可以安靜地「享受」日常的車程。

raw-image

數天後,有部份車輛的行車證期限屆滿,當天其中一部車輛被編配行走往返大埔及西九龍,需攀爬大埔公路和大埔道的72線。有感這個機會可一不可再,所以晚上去上課前,也刻意的去乘坐了一程,這一程車也終於引來了較多巴士迷的注視,不少巴士迷在72線的兩端總站拍照記錄,有不明所以的途人也問及自己這個是甚麼的情況。

十二月五日,餘下的七部12米「豬扒」仍有派出服務,但部份車輛於當天下午突然被收起。此後,巴士迷界開始流傳翌日(十二月六日)將會是12米「豬扒」的最後一天,當天將有兩部「豬扒」「跨廠」客串多條屯門及荃灣區路線。這消息引來大量巴士迷於當天乘搭這兩部巴士,及在沿線拍照留念,兩部巴士當日行走過的車程,基本上也是座無虛席且站滿了乘客,也有不少行家充當「行車紀錄員」拍攝巴士行走時的情況。此時的香港,第四波武肺疫情已處於高位,極權政府又重新實施二人限聚令,有巴士迷曾戲稱會否出現「豬扒『送殯』群組」,而大批巴士迷於巴士總站聚集,也一度引來警察的注視。當天傍晚,有第三部「豬扒」加入行走沙田馬場的散場路線,隨後轉行另一條屯門區路線,而當晚又有消息指當日並非12米「豬扒」的最後一天。

十二月七日凌晨,其中一部「豬扒」仍獲安排行走通宵路線,但當天的常規路線並沒有安排任何「豬扒」行走,這批車子的動向仍然無從得知。翌日,再有一批車輛的行車證期限屆滿,大清早的時候已有人發現有三部「豬扒」分別行走兩條九龍市區過海隧道線,及一條屯門區路線,正式粉碎了十二月六日是12米「豬扒」最後一天的說法。當天早上仍有服務的三部車裡,其中兩部自己於十一月尾時乘坐過,所以自己挑選了餘下行走106線的一部作為「告別作」。也許是工作日和上(網)課日的緣故,而線路也相對分散,巴士迷的追捕情況不如星期日般虛冚,但沿路上也看到一些人拿起手機做個紀錄,一些行家亦在車程中討論著星期日的盛況。兩車於晚上改為行駛往返新界東及觀塘的長途路線,同一天走遍了港九新界,才返回車廠退役,可算是「用到盡」了。

raw-image

十二月八日後,只餘下兩部12米「豬扒」存留在九巴車隊中。這兩部「死剩種」在之前數天一直沒有派出服務,但由九日開始連續數天,卻被馬不停蹄地派往行駛多條路線,更包括通宵路線,足跡遍及屯門、元朗、上水、大埔、西貢、荃灣、青衣、觀塘、將軍澳等。有行家把這兩部「死剩種」退役前的勞碌工作戲稱為「馬戲團表演」,而部份的派車安排也引來了一些討論,如其中一天行駛往返荃灣及油塘的33線的時候,遇上下班繁忙時間,大量巴士迷乘坐,導致巴士在其中一個分站出現留後情況,數十名普通乘客需花費20分鐘等候下一班車;而另一天行駛屯門區特別路線260C線時,更是在該路線編定服務時間以外無故加開「特別班次」。

當然,在「失去了,才懂珍惜」這難以扭轉的人類天性中,仍有一些人對於巴士迷瘋狂追捕「豬扒」的措舉不以為然、嗤之以鼻。在巴士討論區看到一位行家的回應,自己深感認同,畢竟「豬扒」是一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就算多麼討厭這個車款,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回憶。而如前文所述,新款巴士的單調和不舒適,也令「豬扒」的形象變得討好一點。

Source: hkitalk.net

Source: hkitalk.net

而在武肺第四波疫情下做這類「馬戲團表演」也突顯了巴士公司的矛盾。過去,一款巴士型號步入終結之時,都是按照正常的派車流程,行走巴士所屬車廠轄下的路線,沒有如這一次般讓巴士在同一天遊走多條不同地區的路線。大批巴士迷聚集拍攝和乘坐,在嚴峻的疫情下也難免會增加風險。可是巴士公司在武肺肆虐乘客減少的時候,利用這種「馬戲團表演」吸引巴士迷乘坐,倒又可以幫補一下車費收入。但不得不否認,這段時間「豬扒」的行蹤也突破了不少人的想像,一些曾經以為再沒有機會利用「豬扒」行走的路線,或以為某一次「豬扒」的行蹤會是最後一次,在這段時間也在不斷刷下新的記錄。如其中一部車輛在十一月尾曾經臨時支援往返沙田與香港仔的隧道線170,大家都曾經以為這會是「豬扒」最後一次踏足港島南區,想不到同一部車子在她的最後一天仍有踏足港島南區的機會(行駛107線)。但始終,這一批車子多年來都屬於沙田車廠,貿然「客串」其他路線時,儘管部份路線多年前也曾經以「豬扒」作主力,但自己還是有點看不慣。

兩部「死剩種」的12米「豬扒」,其中一部於星期三(十二月十六日)退下火線,而最後一部也於昨天迎來生命的最後一天。這排在隊末的「豬扒」在最後一天的行蹤,在前一晚已經在巴士討論區廣為流傳,「同樣地」會客串多條路線。因早已安排其他活動和工作,自己昨天沒有去追捕,但從討論區的帖文所見,從中午開始,巴士的每一個行程,在總站都已經上滿了「乘客」,沿路的車站大部份也過站不停,彷彿成為了巴士迷的「派對專車」,而車子在晚上按照「劇本」的最後一個在81C線的車程,因客滿未能登車的巴士迷更有過百,可見巴士迷對「送殯」的熱情。最後,巴士回到馬鞍山,再加走一程沙田區內線85K,才正式回廠退役,結束12米「豬扒」在九巴二十一年來的服務生涯。自己昨晚也在家中看著這部車在家門下駛過,就當作是跟「豬扒」的最後道別。

這夜過後,距離城巴非專利部的「豬扒」全面消失的日子也不遠矣;而九巴車隊內也只餘下10.6米的「豬扒」和「前衛巴士」仍然服務。在這個越趨單調的年代裡,要好好珍惜她們僅餘的服務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叫豬扒啊?
avatar-img
Wright Fu的沙龍
359會員
108內容數
Wright F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面有寫過,檳州的巴士服務好壞在哪裏,今天要說的,是檳州巴士最大的壞處:要抵達目的地,換乘巴士卻發現該路綫的巴士就那麽幾輛。所以我五點下班,9點才能到家,真的會氣死
Thumbnail
前面有寫過,檳州的巴士服務好壞在哪裏,今天要說的,是檳州巴士最大的壞處:要抵達目的地,換乘巴士卻發現該路綫的巴士就那麽幾輛。所以我五點下班,9點才能到家,真的會氣死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前陣子忙著期中考,沒時間寫文章,抱歉!,現在已經考完了) 銀色那短短的身子,在鄉間田野間奔馳著,告別都市的喧囂,來到了鄉下,如今每一個過彎,每一個身影,都已成歷史。 光華號是每個鐵道迷...阿對不是每個鐵道迷,應該是說每個人都能知道的列車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過光華號,在我印象中,好像以前小時候
Thumbnail
(前陣子忙著期中考,沒時間寫文章,抱歉!,現在已經考完了) 銀色那短短的身子,在鄉間田野間奔馳著,告別都市的喧囂,來到了鄉下,如今每一個過彎,每一個身影,都已成歷史。 光華號是每個鐵道迷...阿對不是每個鐵道迷,應該是說每個人都能知道的列車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過光華號,在我印象中,好像以前小時候
Thumbnail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Thumbnail
你和我,也有可能成為這部巴士的乘客
Thumbnail
斑馬斑馬跑得快... 從你改造後,一直在縱貫線上服務 這樣數一數,也有20多年了 把改造前與改造後加起來,也有快40年了 改造後大膽的顏色,是多麼特別 鮮豔的顏色和英俊的身影在縱貫線上英姿煥發 雖然有行駛已久的刮痕痕跡,但依舊輸不給其他車輛 3/28 168次 枋寮-彰化也是你最後一次的任務
Thumbnail
斑馬斑馬跑得快... 從你改造後,一直在縱貫線上服務 這樣數一數,也有20多年了 把改造前與改造後加起來,也有快40年了 改造後大膽的顏色,是多麼特別 鮮豔的顏色和英俊的身影在縱貫線上英姿煥發 雖然有行駛已久的刮痕痕跡,但依舊輸不給其他車輛 3/28 168次 枋寮-彰化也是你最後一次的任務
Thumbnail
我步出大埔墟火車站,寫着「大尾篤」的綠色雙層電車迎面而至。為免錯過了這班車,我加快腳步跑向電車總站,幸運地登上這班次。電車在新達廣場總站開出,這特別班次會行經廣福道再繞過舊墟多條街道,才會通過寶鄉橋,然後開往汀角路。我坐在上層車頭第一排,在大約4米的視線,慢速飽覽舊人舊事以及美麗景致,乘電車穿梭大埔
Thumbnail
我步出大埔墟火車站,寫着「大尾篤」的綠色雙層電車迎面而至。為免錯過了這班車,我加快腳步跑向電車總站,幸運地登上這班次。電車在新達廣場總站開出,這特別班次會行經廣福道再繞過舊墟多條街道,才會通過寶鄉橋,然後開往汀角路。我坐在上層車頭第一排,在大約4米的視線,慢速飽覽舊人舊事以及美麗景致,乘電車穿梭大埔
Thumbnail
光輝燦爛的時刻,不會伴隨至人生的終結,盛極一時,總會從天堂上跌下來,歸於平淡,默默地渡過平淡的餘生。
Thumbnail
光輝燦爛的時刻,不會伴隨至人生的終結,盛極一時,總會從天堂上跌下來,歸於平淡,默默地渡過平淡的餘生。
Thumbnail
純粹心血來潮的緣起 先聲明我並不是甚麼資深的鐵道迷,只是偶然在藍皮普快停駛的前兩天看到新聞報導,很多人搶搭該列車,並爭睹藍皮普快最後的身影跟風采。所以,我就很好奇,藍皮普快究竟是能夠有怎樣的魅力,讓很多人甘願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地搭車前往再搭車?
Thumbnail
純粹心血來潮的緣起 先聲明我並不是甚麼資深的鐵道迷,只是偶然在藍皮普快停駛的前兩天看到新聞報導,很多人搶搭該列車,並爭睹藍皮普快最後的身影跟風采。所以,我就很好奇,藍皮普快究竟是能夠有怎樣的魅力,讓很多人甘願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地搭車前往再搭車?
Thumbnail
可是巴士公司在武肺肆虐乘客減少的時候,利用這種「馬戲團表演」吸引巴士迷乘坐,倒又可以幫補一下車費收入。但不得不否認,這段時間「豬扒」的行蹤也突破了不少人的想像。
Thumbnail
可是巴士公司在武肺肆虐乘客減少的時候,利用這種「馬戲團表演」吸引巴士迷乘坐,倒又可以幫補一下車費收入。但不得不否認,這段時間「豬扒」的行蹤也突破了不少人的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