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政策也許只是剛開始
方格精選

打房政策也許只是剛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況政策還沒動真格打房,對於過度誇張的建商稍稍給點警告(圖.1 央行公告措施) 主要還是針對炒房者:法人、3戶以上、建商興建計畫、建商待售餘屋;雖然能抑制炒房熱度,但長線走勢還是很難完全反轉;三個面向來看台灣房地產:

1. 打房成功對經濟幫助是負向的:

  我想2008年的次級房貸就已經驗證了這一件事,過度壓抑房市所帶來的連鎖效應是會反撲到全球經濟。(所以應該沒有政府會真正打房,拿石頭砸自己腳)

2. 韓國(GDP結構及國情與台灣最相似)打房政策全球之最:

  韓國銀行行長 金仲秀(Kim Choong-soo)歷經朴槿惠、文在寅兩位非經濟背景總統,2012年起開始肆無忌憚的打開了低利率水龍頭(圖.2)3.25%一路降至0.5%;在房價持續膨脹的階段,不以利率壓抑不動產市場,而是傾向政策面打房

  韓國的打房政策讓投機客根本不敢炒房,嚴厲到連一般自住的人都不敢買,但事與願違房市不跌反增。這就像是水龍頭(低利率)不關緊,造成水(錢)越來越多;政策面就想是一直在建水壩,但房市最終還是水漲船高。

  房價的成長跟利率有負相關,也是經濟成長下的副產品,除非哪個政府不要經濟成長。(如 圖2. 2019年以前,南韓GDP成長優於台灣,但2015年後利率卻走得比台灣低)

FYI: 連續21次打房都失敗!政權動搖 南韓房地產泡沫怵目驚心 | 房市焦點 | 房產 | 經濟日報 (udn.com)

3. 台幣28圓很貴?但現況局勢還算便宜:

  半導體產業今年在台灣出口是史詩級的成長,韓國與台灣很相似,電子產品出口都是佔很大的比重,台灣GDP優於全球且強勢;不管是以GDP相對貨幣累積年增率的盛況(圖.3 藍底),還是加權指數的行情盛況(圖.3 紅線),台幣匯兌28圓確實不算貴;更何況還有歐美兩大央行鉅額的QE。

  若在這時以升息的手段緊縮貨幣,那對台灣的出口業會是全面性打擊,也會讓台灣失去科技的領導地位。(小結:現況的台幣沒有緊縮貨幣的條件與本錢)

  

總結:

  以經濟角度打房對整體金融是有害的,房市成長其實只是通膨下的副產品,甚至與經濟是連動共存的,若沒有升息緊縮資金下,單以政策打房還是有限的,所以別期待房價腰斬;但若真的動真格像韓國打房,連持有一分的資產都會被課重稅,大眾都覺得很痛苦,才能真正的壓抑不動產需求。

  以韓國的先例看台灣的打房政策,也許只是開始,五都的房價只要走向不理性的飆漲,政策就一次一次的加嚴。

短期內:現行國際貨幣走向更寬鬆,房地產相對來說就像黃金、比特幣具有保值性。中長期:台灣人口負成長與居住正義的抬頭,政府也很難違反民意不打房,原本就不宜過度的舉債、短線追高。

  至於整個不動產產業今年整個就是躺著賺,根本是空手套白狼,既得利益者[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重炮抨擊],在開槓桿倒紅單給民眾時,看著民眾背負30年債務時,怎麼沒出來幫忙民眾喊冤?

『從 貨幣/GDP/景氣領先/後指標,看台灣加權指數』

『從GDP+貨幣供給,觀察加權指數』


也歡迎點進我的 M平方,有更多總經的推移圖:

(用戶觀點 / 黃聖育 的發表 |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推薦碼 V3K3WG

將此推薦碼給朋友,其加入MM PRO即可各得5枚M幣

avatar-img
小小工程師
20會員
78內容數
政策影響著資本市場資金動向與流速, 資本市場灌溉了各類的產業 工業與科技的發展影響了經濟,影響了基本面, 金融市場的基本面影響了指數的漲跌, 而這一切就就是景氣循環。 只要金錢還存在購買力, 我們就逃不離景氣循環, 掌握景氣循環,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是黃聖育任職汽產業的工程師歡迎一起討論經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小工程師 的其他內容
從2017年以來川普的展開寬鬆貨幣政策,疫情讓原本開啟的財政槓桿(寬鬆)瀕臨危險;而這回主要債權國對於聯邦政府新發的發債並不怎買單,在鮑爾公開市場操作下勉強挽回了冏境。   沒錯,美國過去一直是的全球最強的經濟體,世界的風向已經在轉變;"美國公債"雖然還不到拋售,但卻不在買單。
  市場整體的總資產中願意把錢放可隨時投資的比例,稱“台股熱情指數(M1B/M2) ”,從1990年到2020年台股歷經了30年的長空頭,這段過程發生了很多有趣事,也可以利用(M1B/M2)來說明重要的轉折點。
從2017年以來川普的展開寬鬆貨幣政策,疫情讓原本開啟的財政槓桿(寬鬆)瀕臨危險;而這回主要債權國對於聯邦政府新發的發債並不怎買單,在鮑爾公開市場操作下勉強挽回了冏境。   沒錯,美國過去一直是的全球最強的經濟體,世界的風向已經在轉變;"美國公債"雖然還不到拋售,但卻不在買單。
  市場整體的總資產中願意把錢放可隨時投資的比例,稱“台股熱情指數(M1B/M2) ”,從1990年到2020年台股歷經了30年的長空頭,這段過程發生了很多有趣事,也可以利用(M1B/M2)來說明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