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羈絆交織成一種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次看到別人回娘家,也讓我好想找一天回去。其實每周二姐姐小學是念整天,周二有一整天的時間,坐高鐵來回是沒問題的,但除了花錢之外,想到要回娘家反而有點遲疑,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家庭從來沒有氣氛熱絡,心裡頭的話也是藏了又藏,不曾直接了當的說出口。以前爸媽忙於工作,我求學時期都把自己打理的很好,不曾讓爸媽擔心。當我參加比賽,考試得名,得到了獎狀,看著爸媽滿意的笑臉,開心的四處向親戚宣揚。父親雖忙於工作,但假日仍然會撥出時間,帶我們去爬山,餓了買兩顆茶葉蛋,坐在路邊吃了起來。

一切都是這麼美好,但其實我不喜歡吃茶葉蛋的,沒有人問過我,喜歡吃什麼。但這畫面太美好,所以只要去爬山,我還是默默的坐在路邊,把手裡的茶葉蛋吃完。

與家人的相處模式,都是父母給什麼,說什麼,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我漸漸覺得這一切不太對,與家人的相處從來都是單向的輸出,不曾雙向的交流。一直到我念書遇到瓶頸,我明白我再努力,還是有些人無法超越,我無法再拿下一張張的獎狀。父母總是說沒有別人聰明,就要比別人更努力。為什麼所有人都叫我再努力一點?我明明這麼努力,卻總是叫我再努力一點,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我養成了拔頭髮的習慣,一根一根的拔,這種些微的痛感,好像在激勵我一樣,使我清醒。直到某一天,被媽媽發現了,發現我的後腦杓禿了一塊,媽媽那驚慌的神情,致今難忘,或許是讓媽媽擔心讓我覺得難受,從此之後,也就戒了這個習慣。

我碩班畢業要找工作那年,剛好是2008年金融海嘯,找工作一波三折,屢屢碰壁。我沒有想太多,只是一直投履歷,母親開始抱怨大環境不好,東拉西扯,總是說著誰誰誰也找不到工作,誰誰誰起薪才多少,但偶爾親戚間的聚會,妯娌間的互相比拼,媽媽嘴上說著不在意,但我也看出了她眼裡的落寞和不甘心。

家人這種互相牽就,互相拉扯的羈絆,就像是渾身充滿尖刺的兩人,想要彼此擁抱,卻總在不經意間刺傷了對方。明明關心著對方,卻總是說出帶刺的話語,使彼此關係緊張。有的時候,我很羨慕有話直說的個性,雖總是在大吵大鬧,但吵完心裡就再無疙瘩。沒說出口的失落,隱隱約約的感到難過,這種虛無的情感拉扯,對我都是種折磨。

母親這些年被憂鬱症纏身,睡眠品質很差,情緒起伏很大,用藥後的狀況也是時好時壞,有的時候回去都能充分感覺到她的不開心,除了回去陪陪她之外,有時候也會叫他們來新竹,跟女孩們一起玩樂。

就在某一個晚上,我照例打電話給我爸話家常,也問問母親睡得怎麼樣。父親忽然話鋒一轉,責備我都不關心媽媽,母親最近得了帶狀皰疹,神經很疼痛,很難受。也開始數落我都只顧自己的生活,媽媽都不管了。我在電話的另一端聽的一愣一愣,掛上電話,難過的留下淚來,替媽媽難過,也替自己難過。

這種互相刺傷的輪迴,甚麼時候才會有盡頭呢?永遠都在做得不夠好,給的不夠多的情緒中渡過,就算我已經組成了一個家庭,還是時不時會有永遠都不夠好的意念跳出來,原生家庭的情緒相互交織著,形成了我心口裡的傷

回家的距離其實不算遠,但心總是太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拉拉想什麼
25會員
79內容數
關於媽媽,關於寫字,關於閱讀,關於生活
塔拉拉想什麼的其他內容
2024/06/14
這本小說讀完時,有種酸楚在心口漫開,擴散到胸口,無力排解。 《一切皆有可能》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故事以露西˙巴頓為開端,一個從小寂寞貧窮的女孩,長大成為作家後,消息一個傳一個的,在親戚,鄰居間逐漸散開。各篇描述在這個小鎮上,每個家庭掩蓋著不為人知的微小惡意,當惡意變成日常,當往事驅之不散,別人不
Thumbnail
2024/06/14
這本小說讀完時,有種酸楚在心口漫開,擴散到胸口,無力排解。 《一切皆有可能》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故事以露西˙巴頓為開端,一個從小寂寞貧窮的女孩,長大成為作家後,消息一個傳一個的,在親戚,鄰居間逐漸散開。各篇描述在這個小鎮上,每個家庭掩蓋著不為人知的微小惡意,當惡意變成日常,當往事驅之不散,別人不
Thumbnail
2022/05/19
興許是這樣的薄弱,也是這樣的老派,讓我總想陪伴著這些段落,這些文字,放不下也離不開。
Thumbnail
2022/05/19
興許是這樣的薄弱,也是這樣的老派,讓我總想陪伴著這些段落,這些文字,放不下也離不開。
Thumbnail
2022/04/06
萬物皆有裂縫,但那又如何?無須掩蓋或隱藏,這正是我們獨一無二的證明。
Thumbnail
2022/04/06
萬物皆有裂縫,但那又如何?無須掩蓋或隱藏,這正是我們獨一無二的證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由於和公婆同住 每次換工作時 都會像日本人失業一樣 每天照常出門回家 我不想在家 是因為公婆會過度關心 我也會變成金絲雀 實在可怕 但之前回娘家 都會被父母催著趕快去找工作 這一次在外短期租屋三個月 雖然自由 忙碌時覺得很充實 但沒事時易感到空虛和孤獨感 本來結束工作後 只想休息三個月再出發 剛休息
Thumbnail
由於和公婆同住 每次換工作時 都會像日本人失業一樣 每天照常出門回家 我不想在家 是因為公婆會過度關心 我也會變成金絲雀 實在可怕 但之前回娘家 都會被父母催著趕快去找工作 這一次在外短期租屋三個月 雖然自由 忙碌時覺得很充實 但沒事時易感到空虛和孤獨感 本來結束工作後 只想休息三個月再出發 剛休息
Thumbnail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Thumbnail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Thumbnail
家庭   從小到大生病的時候,家人會有關心的時刻吧?心理師緩和緊張的氣氛,應該說想直截要點談到家庭這一塊,無可奈何才剛開口就哭得唏哩嘩啦,告訴自己不要在乎誰說了什麼,不是第一次聽到拐彎抹角的話而感到難過,想要當作熟悉的陌生人讓自己好受點,卻還是很在乎來自家人的言語和行為讓人心痛。
Thumbnail
家庭   從小到大生病的時候,家人會有關心的時刻吧?心理師緩和緊張的氣氛,應該說想直截要點談到家庭這一塊,無可奈何才剛開口就哭得唏哩嘩啦,告訴自己不要在乎誰說了什麼,不是第一次聽到拐彎抹角的話而感到難過,想要當作熟悉的陌生人讓自己好受點,卻還是很在乎來自家人的言語和行為讓人心痛。
Thumbnail
愛或著可以使人強大,但若有一天,當你被迫活進無愛的城邦,並且依然可以頑強地活著,那愛沒有給你的東西,是什麼給了你?當然答案不是這麼簡單,反面的「恨」,如果現在要我回答,我會說是「文字」--字裡行間的他人的愛,他人的感情、他人的真心,那讓我想望了活著的美好,即便不能擁有。
Thumbnail
愛或著可以使人強大,但若有一天,當你被迫活進無愛的城邦,並且依然可以頑強地活著,那愛沒有給你的東西,是什麼給了你?當然答案不是這麼簡單,反面的「恨」,如果現在要我回答,我會說是「文字」--字裡行間的他人的愛,他人的感情、他人的真心,那讓我想望了活著的美好,即便不能擁有。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