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學習與母親相處|後青春的叛逆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raw-image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間的休息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是否有自己與家人的相處哲學。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大學畢業後正式寄居蟹脫殼,尋找一個個新的歸屬之地。這樣的生態就像是生老病死一樣自然。偶爾也會聽到有朋友過年一次返鄉一次,每次返鄉家人總是開心,大魚大肉不怕你吃垮他們。

因為再一次擁有近身接觸母親的機會,我最近一直在想,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其實緣分很短暫。

我們大學畢業22歲離家,後續的生活通常也不會在依附父母身邊,反之,但父母把孩子養大奉獻了年輕的心力,年邁約50歲,孩子離家,卻總發生孩子有了自己價值觀,發生後青春的叛逆期,父母一定也很不是滋味。

因為自己新的價值觀常常忤逆父母,或是把自己認為對的觀念放在他身上,常常發生著「父母花錢給我們長知識,我們回家怪父母沒知識」。

價值觀不同本來就很難一起生活吧,從相似的價值觀到達成年後的十字路口。

長大後,開始使用外界給我們的新價值觀看待父母。甚至因此與家人更常起口角,似乎離開返家後,忤逆似乎成了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知道,我就是那個經常與母親起衝突的女兒,心裡明白母親的背景造就了現在的她,但因為長大了有自己認為好的事情,或說是真的好的事情,但無論我再怎麼勸誡母親,柔性主動邀請,以身作則,想過能做的都做了。

一直覺得很無力,因此跟母親有爭執就會想著幸好只待兩天,快要回台北了,更或曾經口出惡言,說出「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在台北上班嗎?因為我真的沒辦法跟你相處太久。」這種傷人傷己的話。

其實感受好無力,不知道怎麼跟母親相處,無法改變母親種種對自己身體不好的壞習慣,軟硬兼施後的無力感湧上,常常覺得就眼不見為淨吧。

raw-image

最近,我的想法開始有點改觀,我發現,明明是自己決定要靠攏母親的生活,但我卻不斷地要改變她,要他多走路、少吃糖、物歸原處、少吃宵夜、別太晚睡(對就是像跟初中生說話一樣),媽媽三不政策,不聽不做不理,甚至太激烈還會一哭二鬧三把死掛在嘴邊。似乎,回家反而把母女關係搞僵了,我常常想,我是為你好啊,為什麼你要這樣回饋我呢?突然間意識到『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其實很可怕,好多的情緒勒索在裡面啊,這樣的我,我不就在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嗎?

雖然媽媽的行為在我眼裡看來很不自愛,但已經快耳順之年的母親,也許沒有人管過他了,我卻從台北回來頤指氣使的不斷的管理他的起居。

這就像是被一個曾經自己的組員,以前管他管得習慣,有一天這個人突然天降成主管開始管理我一樣吧!就算每件事情都看似合理,心裡還是過不太去。

需要時間去證明,我的建議沒有錯是好的,錯不在我建議母親,而是要用更好的方法,重要的是『時間』。

現在我已經學習不要把母親的三不放在心上,其實就是在旁陪伴,以身作則,也許做久了他就會習慣試試看。但就算母親沒有改變,我也必須接受,那是他的身體、他的決定,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課題,不管是事業、感情或是病痛。那是母親未來可能會需要面對的,兒女能做的也只能陪伴。


raw-image

我想,人類只要開始有“自我意識”就會想要控制別人,控制萬物,想同化的自己的價值觀,現在我完全感受到人類的本能,但人類的智慧卻是,去看清楚每個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有一定要怎麼樣,我們既是個體又需要群體相處而已。

家人也是吧,我也想開了,如果真的真的不適合住在一起也是家人,只是需要愛與關懷罷了!

最近有了這個念頭後,開始睡得更好了,跟母親的相處當然也變得比較融洽舒服。
相處沒有完美契合的,不能改人,可以改觀,不變的是人為群體動物,都是需要關心,其他已經盡力卻不善美的,就是人的課題吧,改不了人就改觀。

回到開頭的話題,我曾因為覺得離鄉背井對母親有種沒有近身照顧的虧欠感,但在回家後卻沒有讓母親感受到自己的愛,反而讓他感受到苛責,這種模式大概運行了五年之久吧。

現在我想相處不在長短,而是如何真的讓對方感受到愛,當然陪伴會是一種很直接的方式,除了身體的陪伴我想把自己的關心作為行動會是更好的,像是幫母親多做家事,帶他去百貨公司逛逛街,不需遠行,母女心的緣分才得以延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凱莉的沙龍
59會員
81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所有的相處時光裡面,最喜歡的那個環節,就是能夠跟妳彼此分享那些學習與成長—那在眾多難能可貴的分秒裡,我們能夠著實擁有的共鳴。 - 這才發現我們的不一樣不是攔阻我們更加親密的主要原因,而是我們相處的時間太少了,我們所共同經歷的太少了。 / 回想過去幾年,有好多時刻,我都覺得好挫折,我的黑與白、我對理想
Thumbnail
所有的相處時光裡面,最喜歡的那個環節,就是能夠跟妳彼此分享那些學習與成長—那在眾多難能可貴的分秒裡,我們能夠著實擁有的共鳴。 - 這才發現我們的不一樣不是攔阻我們更加親密的主要原因,而是我們相處的時間太少了,我們所共同經歷的太少了。 / 回想過去幾年,有好多時刻,我都覺得好挫折,我的黑與白、我對理想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最近發現很多人都有「Mother Issue」,我以為只有我們這種差點離散的家庭,會有母親議題,沒想到高級知識份子的母親,或者是沒有機會受教育的母親,都曾經帶給孩子痛苦。 我是幸運的。能夠在母親的晚年陪伴她,與她和解,是有福氣的。有一天,她總會不在,我對她的怨恨與不解,都在陪伴的日子中化解了。
Thumbnail
最近發現很多人都有「Mother Issue」,我以為只有我們這種差點離散的家庭,會有母親議題,沒想到高級知識份子的母親,或者是沒有機會受教育的母親,都曾經帶給孩子痛苦。 我是幸運的。能夠在母親的晚年陪伴她,與她和解,是有福氣的。有一天,她總會不在,我對她的怨恨與不解,都在陪伴的日子中化解了。
Thumbnail
一直不知道如何述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那麼多的酸楚與掙扎、那麼衝突卻又分不開的情感,讓所有的形容詞都顯得過於淺薄。離家10年,終於在28歲這一年返家與母親同住,對她長年的認知與感受也被喚起了。 回憶過往,我們總是漏接對方的球。我永遠記得那個畫面,小時候她回家時,會陸續經過門廊、客廳、餐桌,而我會一路凝
Thumbnail
一直不知道如何述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那麼多的酸楚與掙扎、那麼衝突卻又分不開的情感,讓所有的形容詞都顯得過於淺薄。離家10年,終於在28歲這一年返家與母親同住,對她長年的認知與感受也被喚起了。 回憶過往,我們總是漏接對方的球。我永遠記得那個畫面,小時候她回家時,會陸續經過門廊、客廳、餐桌,而我會一路凝
Thumbnail
留在北城打拼再也回不到南方的孩子們,經常都會害怕「回鄉」再也活不下去。我也不知道當年離開台北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但我想那肯定是老天最好的安排,讓我在父親無法醒來的十四天待在高雄,在母親的老後能成為母親隨傳隨到的小叮噹!
Thumbnail
留在北城打拼再也回不到南方的孩子們,經常都會害怕「回鄉」再也活不下去。我也不知道當年離開台北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但我想那肯定是老天最好的安排,讓我在父親無法醒來的十四天待在高雄,在母親的老後能成為母親隨傳隨到的小叮噹!
Thumbnail
印象中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婦女,她的一生都在為她的家庭、丈夫、孩子付出。我印象中的母親是一個自尊心強、個性好強、刀子嘴豆腐心以及有著強烈控制慾的人;但是她對於愛情卻很執著。我不知道這執著是不是個性使然,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母親以及她的原生家庭
Thumbnail
印象中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婦女,她的一生都在為她的家庭、丈夫、孩子付出。我印象中的母親是一個自尊心強、個性好強、刀子嘴豆腐心以及有著強烈控制慾的人;但是她對於愛情卻很執著。我不知道這執著是不是個性使然,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母親以及她的原生家庭
Thumbnail
身邊很多朋友似乎都是「離家求學或工作,再回家時已經無法好好跟父母相處」,世代間的隔閡造成衝突,越來越不知如何修復。 由我個人經驗分享,有三項功課。 第一步:你要知道他愛你,並且感覺到他用什麼方式愛你 第二步:你要察覺他的恐懼,試圖安撫她。 第三步:你要察覺他的需求,並盡可能滿足他的需求
Thumbnail
身邊很多朋友似乎都是「離家求學或工作,再回家時已經無法好好跟父母相處」,世代間的隔閡造成衝突,越來越不知如何修復。 由我個人經驗分享,有三項功課。 第一步:你要知道他愛你,並且感覺到他用什麼方式愛你 第二步:你要察覺他的恐懼,試圖安撫她。 第三步:你要察覺他的需求,並盡可能滿足他的需求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