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鬱症

含有「輕鬱症」共 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看到的一本書:《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敘述著長女特質及長女所承擔的責任,光是看到簡介與故事,就讓我能夠輕易帶入。 我也是有長女症候群的。今天講的只是身為長女的其中一部份,在諮商過程,老師告訴我:不要把自己定位太高,當個小孩,專注在自己。
情緒調適:學會愛自己,走出負面情緒的漩渦 負面情緒對每個人的影響力都不相同,並且出現的頻率更是難以有一個基準值。對於一般人來說,負面情緒可能能夠很快解決,並且不會在心中停留太久。但對於有情緒問題的人,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有一晚,不是什麼爭吵也不是發生特別的狀況,但那天我失控了。
大概在諮商了三次之後,諮商師建議我可以去精神科就診,當時我問了一個應該許多人都會有的問題, 「我的狀況有那麼嚴重嗎」? 當時的我對於精神科的印象,還抱持著很嚴重的精神狀況才會需要去看精神科,因此當自己被建議去看精神科時,第一個反應是我是不是很嚴重。
前三次的諮商,大部分時間在處理情緒與了解狀況,討論內容大多有關家庭,畢竟我的情緒問題絕大部分是來自家庭因素。初期諮商,除了了解我的狀況,諮商老師也提了幾個方法給我參考。
如果把我的憂鬱具體化,那大概就是感冒了吧!只是我的感冒沒有發燒到需要躺在床上,還可以上班上課,只是會咳嗽頭痛,雖然是小感冒但持續了很久的時間。
Thumbnail
在漸漸了解自己的情緒過程中,有許多是我需要去練習的功課。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舒服」,所謂的舒服是不論身體還是心靈,但是在讓自己舒服的前提,可能會有一些挑戰是要克服的。
Thumbnail
每次在輔導室等待的過程中,都會讓自己靜下心來,對我來說諮商的過程其實很燒腦,有太多事情想說,很需要一直思考挖掘,把自己的體驗與想法有邏輯的講出來。 諮商室的設置相信都有經過老師們的設計,在進入諮商室會有一種安心的感覺,隱密性高不用害怕被其他人聽到你說的話,你表達出來的情緒,連哭都能很自然地哭出來。
Thumbnail
諮商的開始 學校的諮商會有幾個程序,每間學校可能不同,我僅分享自己的經驗。
Thumbnail
病識感 大概國中時期吧,時不時的低落情緒、偶爾不自覺的哭泣就伴隨著我。 高中開始會感到呼吸不順、心情不好,我總是認為那是因為學業壓力,雖然當時讓我心情不好的主因是家人,但我不知道怎麼抒發,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