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前後的旅遊症候群和治療偏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疫情前,香港有一種流行病叫做「旅遊泛濫症」,診斷一個人是否感染此症的最大癥狀是無論一年去多少次旅行都無法感到滿足。環顧周遭,在我身邊罹患此症的重患者大都是老師,因為他們平日的工作壓力極大,悠長假期正好用來彌補平日焦頭爛額的忙碌生活。

有一些朋友喜歡在一個假期中安排兩個以上的旅程,頭五天去日本,第五天回到家中換一箱行李,接著再出發去泰國。也有一些朋友是直接下飛機後在機場等待下一個航班出發去另一個國家。更有同事經常在假期前一天拉著行李箱上班,放工後馬上坐計程車直奔香港國際機場。這種情況在香港一年上演四次—聖誕節、農曆新年、復活節、暑假。

後來,朋友們開始覺得等待一個悠長的假期實在太久了,平均相隔三個月,於是開始開發短線旅遊,我戲名之為「快餐旅遊」。香港的週末假期並非法定休息兩天,大部份人週六也要上半天班,但如果剛好週五是公眾假期,那麼通常就可以計劃一個四日三夜的小旅程,週四下班後出發,週日晚上回港,目的地大多是東南亞國家。

2020年的農曆新年前,本來大家還一如以往快快樂樂地上網預訂未來一年的行程,突然,疫症來了。當大家終於認清事實是所有人短期內無法出國旅遊後,「旅遊泛濫症」患者們便開始進入了第二期的病變,演化為「旅遊妄想症」。此階段的主要癥狀是患者經常呻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去旅行﹖」、「我快受不了!」、「我發夢夢見自己去了XX國家」。接著,患者會開始出現幻聽和幻覺︰「我聽說某某國家可以開放給香港人去旅遊啦!」、「今年底會有疫苗打啦!終於可以去旅行啦!」甚至,患者會長期或不定時呈現憂鬱、悶悶不樂或過度樂觀的情緒特徵。

罹患旅遊症候群的朋友們!我可以提供的治療偏方就是寓旅遊於生活。世界改變了,也没有人知道以後有没有恢復原貌的一天,所以我們的旅遊模式也要因時制宜,有所變化。周遊列國的日子暫時不再,那麼就讓生活的地方也成為旅遊的地方,嘗試以嶄新的眼光和角度去探索熟悉的地方,發掘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美景秘境,也許你會發現生活中隱藏了不少的驚喜。

我喜愛和朋友到處爬山,居住在香港期間發現當地的海島景色實在令人驚歎,因為那裡有不輸沖繩的絶美海景。這個發現是在風和日麗、天朗氣清的某一天,和朋友們從新界的將軍澳開始的一段旅程。

我們沿著鄉村的一排房子向山上走。路,不難走,偶爾會看到地上佈滿了盤根交錯的樹根,饒有特色的山中石道,兩旁的老樹不時有垂枝落葉,直到登山口前一直在樹蔭下縱走穿梭,雖已屆初夏但天氣仍舊怡人。到達登山口,看著遊人們魚貫而入,上山的小徑險要狹隘,每次只能一至兩人通過,從這裡的山腳登上釣魚翁山的山頭,大約半小時。我們一路攀登,聽著自己的喘氣聲,高度上升得太快,沿途也有不少遊人停在路旁休息片刻。

到達山頂,人潮湧入,大家要排隊才能拍到美景。最美麗的景色是朝向西貢清水灣一面的海島,沙灘和海岸彎彎曲曲地形成一條內彎的線,從高空俯瞰,形狀好似一個未完成的愛心。陽光燦爛的晴空下,海水呈現深幽的藍綠色,像一塊閃閃發亮的寶石,驚豔極了!遊人紛紛發出驚歎:「原來香港有這樣的美景!」

我也很驚訝,世界認識的香港是國際商貿的大都會,它給世人的印象是被「石屎森林」所包圍。「東方之珠」一向炫耀的是璀璨奪目的城市夜景,未能預料的是它的天然景觀也如此炫目。

人們在生活中太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有很多,包括周遭的人、自己的家園、生活的城市。其實我們日常活動的範圍和動線受著工作、生活習慣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限制,這些雖形成了個人生活的舒適圈,但不要忘記,這個城市的範圍事實上遠遠大於你的舒適圈,未發掘或被忽略的事物和景觀也還有很多。既然如此,當「旅遊症候群」發作時,不如寓旅遊於生活,好好探索我們生活的地方,寄望你終將發現自己生活的土地的廣闊和美麗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言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雅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31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Thumbnail
2024/07/31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Thumbnail
2022/06/27
2022/06/27
2022/06/18
原來傷心是可以沒有盡頭的,就像海邊的滔滔浪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我以為一切已經過去了,但原來仍存在心底,只是上面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偽裝。常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無比的脆弱,輕輕的一陣海風便足夠讓你落淚不已。
Thumbnail
2022/06/18
原來傷心是可以沒有盡頭的,就像海邊的滔滔浪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我以為一切已經過去了,但原來仍存在心底,只是上面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偽裝。常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無比的脆弱,輕輕的一陣海風便足夠讓你落淚不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因為莫名其妙跑出來的病毒,不知不覺都過了沒有出國旅行的三年,一開始還以為會很快結束這場疫情,但現實再次證明那些能迅速解決問題的狀況,都是只有電影為了片長的關係才會出現的可能,於是出國這件事情從一開始的期待,盼望,到不知道何時可以成真的狀況。 當然這邊說的出國,是指出去玩的那種,因為工作或者其他特殊原
Thumbnail
因為莫名其妙跑出來的病毒,不知不覺都過了沒有出國旅行的三年,一開始還以為會很快結束這場疫情,但現實再次證明那些能迅速解決問題的狀況,都是只有電影為了片長的關係才會出現的可能,於是出國這件事情從一開始的期待,盼望,到不知道何時可以成真的狀況。 當然這邊說的出國,是指出去玩的那種,因為工作或者其他特殊原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這種方式固然可以讓人暫時逃離單調固定的生活,但容易流於表面或膚淺,對我來說這只能稱之為「旅遊」而不是「旅行」....
Thumbnail
這種方式固然可以讓人暫時逃離單調固定的生活,但容易流於表面或膚淺,對我來說這只能稱之為「旅遊」而不是「旅行」....
Thumbnail
Covid19疫情造成旅遊業空前的大蕭條,悶了二年多,「好想出國玩」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因此「報復性」旅遊或消費成了後疫情時代的樣貌。很多人認為疫情讓世界回不去原本的樣貌了,『慢遊』『回歸自然』『workation』等新概念,下一波新型態的旅行風潮正在醞釀中,也帶來全新的商機,業者在這波熱潮再起前應該
Thumbnail
Covid19疫情造成旅遊業空前的大蕭條,悶了二年多,「好想出國玩」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因此「報復性」旅遊或消費成了後疫情時代的樣貌。很多人認為疫情讓世界回不去原本的樣貌了,『慢遊』『回歸自然』『workation』等新概念,下一波新型態的旅行風潮正在醞釀中,也帶來全新的商機,業者在這波熱潮再起前應該
Thumbnail
第二劑疫苗施打完成。 國外開始漸漸開放旅遊限制。 苦悶的閉關日子,解放的曙光似乎在不遠之地。
Thumbnail
第二劑疫苗施打完成。 國外開始漸漸開放旅遊限制。 苦悶的閉關日子,解放的曙光似乎在不遠之地。
Thumbnail
旅程因疫情帶來不安,小心翼翼的做好該做的防護措施,隨著旅程進入尾聲,雖然掃興的失望不時浮現,但隨著遇到越來越多的感動,都讓人更相信雖然這趟旅程不如計畫中盡興,但這場旅程卻讓我看到另外一種能量,屬於這個島嶼上的生命力,而我們正經歷一場艱難且沒有人願意經歷的旅程,但終究會走到終點,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旅程因疫情帶來不安,小心翼翼的做好該做的防護措施,隨著旅程進入尾聲,雖然掃興的失望不時浮現,但隨著遇到越來越多的感動,都讓人更相信雖然這趟旅程不如計畫中盡興,但這場旅程卻讓我看到另外一種能量,屬於這個島嶼上的生命力,而我們正經歷一場艱難且沒有人願意經歷的旅程,但終究會走到終點,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