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篇】給自己的歲末祝福

【日常篇】給自己的歲末祝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今年過得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甚至是有點戰戰兢兢(因為疫情的關係),我依舊細數了去年初給自己的目標達到了幾個:

1. 考到駕照
這個有做到,很認真的準備,順利考完之後也維持著每周都有開車的頻率。

2. 學吉他

我在今年初和朋友一起報了吉他課,可惜最後因朋友的緣故終止了。不過我自己也還是持續練習著喜歡的曲子,算是有達到心目中的程度了。

3. 學日文

完全失敗,目前處於連五十音都無法好好寫出來的狀態。雖然很愛看日劇和動漫,但就是無法努力起來去維持每天練習,但我不想放棄,也不打算要找人學習,我知道透過網路可以學好簡單日文的,所以我會繼續想方法維持學習。

4. 減肥

這件事應該是我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但很遺憾的是我的體重竟然完美的保持著和去年相同的重量,中間一度有降下來,但一入秋天人就懶起來,直接直線成長到原狀,十分痛苦而且很沮喪的我還曾經想靠著吃中藥減肥,但終究還是功虧一簣呀…….

5. 讀二十本書

我看書的平台很多,有紙本書也有電子書,甚至還會聽有聲書,我沒有很仔細的統計出我看過的每一本書,但是我很肯定是超過二十本的,雖然沒有每一本都看完,但我的確感受到了閱讀的好處,很多人以為出社會之後就不需要閱讀,但這可是大錯特錯!因為再也沒有人會傳授知識給自己,所以進入職場後需要的知識都需要靠自己去書中找答案!當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和情緒大概也只有溫柔的文字敘述可以撫平我受傷的心啦!


這麼說我今年的目標也只達成了60%,似乎不是很積極。但是我還是想要給自己一點鼓勵,在這麼艱苦而煩悶的一年,我依舊維持著自己的生活步調,甚至有了對未來更多的想法,前些年的我過得相當憂鬱,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會活超過25歲,不是因為有著不好的念頭,而是真心不覺得我的生命能延續到那時,到如今已經要過完最後的一個月了,我想那樣的想法已經不覆存在,這一年來我從書中找到了安定,從書中找到了希望和未來,也開始再規劃自己往後的人生路要如何前進。


想要給自己一個肯定,這一年來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考驗,但身邊總是不乏貴人相助,我知道這不僅是我的運氣,更是前幾年的努力所積攢下來的實力。希望下一年的我能把今年未完成的目標做到,然後一年一年朝向心中更理想的自己邁進,我相信那怕每年只成長一點點,十幾年後還是可以達成我想要的生活吧!?至少我能很肯定的是,我並沒有成為小時候的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正在看此篇文的人啊,你的一年又是如何度過的呢?給自己一點祝福吧,我們都能撐過這一年了(想想有多少人的生命就此停留再2020),代表我們的生命還是很有韌性的!希望你可以肯定自己今年所做的決定,明年,我們一起加油吧!


raw-image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如果二十年後我回想起2020這一年,那武漢肺炎奪走全世界一百多萬人的生命這件事,一定是我怎樣的忘不了的慘痛回憶,不過這是屬於全球人類的悲痛,對於台灣人來說,我想最不該遺忘的一件事就是:屈服只會帶來屈辱。  還記得年初時,武漢肺炎剛爆發,全球的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都不重視這個疫情,連美國總統都戲稱
專注力>智力? 從以前到現在,我總是沒辦法專心於一處太久,或許是被成年之前的眼疾所影響,本人的專注時間從來就不高於半小時,因此也學會了在課堂中擷取老師所說的重點,但若是遇到那種贅字或是口癖太多的人,往往會因為過度在意那些多於並重複的字詞,而更快速就失去注意力,也因此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艱難。 不過
(五)歸來 從睡夢中驚醒坐起,才發現又落空,德哥依舊是在夢境裡,會不會這是他給我的啟示,說明他無法回到身邊陪我,只能以這種形式伴我左右。思緒紊亂讓人頭痛欲裂,雖然經過幾周的修養病情已逐漸好轉,但是精神狀態卻瀕臨崩潰邊緣,此生若這樣過了,不如不過。  才打算離開房門的我,推開門卻差點撞到興奮奔來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三)回不去的家鄉   已經到南洋超過兩年了,聽說天皇宣佈投降,原本和我們一同過來的日本兵,有的悲憤地當場剖腹自盡,有些則是得知家鄉已被炸成了灰燼,嘴裡不停嚷著;「都沒了,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便逕自走向南洋雨林的深處,再也不見蹤影。  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死去的人也慢慢變多,先是一開始還在打仗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如果二十年後我回想起2020這一年,那武漢肺炎奪走全世界一百多萬人的生命這件事,一定是我怎樣的忘不了的慘痛回憶,不過這是屬於全球人類的悲痛,對於台灣人來說,我想最不該遺忘的一件事就是:屈服只會帶來屈辱。  還記得年初時,武漢肺炎剛爆發,全球的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都不重視這個疫情,連美國總統都戲稱
專注力>智力? 從以前到現在,我總是沒辦法專心於一處太久,或許是被成年之前的眼疾所影響,本人的專注時間從來就不高於半小時,因此也學會了在課堂中擷取老師所說的重點,但若是遇到那種贅字或是口癖太多的人,往往會因為過度在意那些多於並重複的字詞,而更快速就失去注意力,也因此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艱難。 不過
(五)歸來 從睡夢中驚醒坐起,才發現又落空,德哥依舊是在夢境裡,會不會這是他給我的啟示,說明他無法回到身邊陪我,只能以這種形式伴我左右。思緒紊亂讓人頭痛欲裂,雖然經過幾周的修養病情已逐漸好轉,但是精神狀態卻瀕臨崩潰邊緣,此生若這樣過了,不如不過。  才打算離開房門的我,推開門卻差點撞到興奮奔來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三)回不去的家鄉   已經到南洋超過兩年了,聽說天皇宣佈投降,原本和我們一同過來的日本兵,有的悲憤地當場剖腹自盡,有些則是得知家鄉已被炸成了灰燼,嘴裡不停嚷著;「都沒了,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便逕自走向南洋雨林的深處,再也不見蹤影。  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死去的人也慢慢變多,先是一開始還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