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化身為樹-「送行者」的祝福-MOD電影觀後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A寶小時候有過幾次看完稍有可怕畫面的電影後,晚上就睡不好覺的經驗,所以遲遲一直沒有推薦她們看「送行者」,直到A寶自己發現這張影碟的封面是男主角在拉大提琴,這正是她在學習的樂器,主動想看,於是我們就清明掃墓之前一起看這部描述「幫往生者踏入新旅程」的入殮師的影片。
  A寶很仔細的聆聽全片中優揚悅耳的大提琴配樂,問我:「為什麼男主角大悟當入殮師會被家人嫌棄,被朋友瞧不起呢?」
  我事先就猜到她一定會問這個問題,於是胸有成竹的回覆:「雖然人人都朗朗上口說職業無貴賤,但是事實上,每個人對於各個不同行業心理頭都還是有一個高低不同的排序,這些順序隨著時代或許會有稍許不同的變化,但是殯葬業在過去好像一直不太受人尊重,直到最近,情況才有所改變。」
  B寶也好奇了:「奇怪?同樣與生死相關連的行業,為什麼醫生受人尊敬,入殮師就不同呢?」
  我也只能聳聳肩:「或許每個人內心裏都有點害怕面對死亡,對於死後的遺體也有天生的恐懼感,連帶著對於處理遺體的人也敬而遠之吧?」
  A寶此時吐吐舌頭說:「我問一個有點不禮貌的問題,那麼費工夫,以及用那麼昂貴的棺木,可是只使用一下下,立刻就火化燒掉,會不會太浪費資源了?」
  我笑笑說:「你這個觀點雖然有道理,但是就像電影名稱所提示的,死去的人是即將遠行至另一個世界的人,親戚後代子孫將亡者打扮得光鮮亮麗舒適有面子的上路。也是活著的人一點心意啊!何況人生在世,有許多事情不能用物質功利來衡量的,就像國慶日放煙火一樣,也不太能說好浪費,一下子就把那麼多錢平日爆掉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許多人生的幸福感,是來自於一些看起來沒有價值,或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B寶說:「影片最後,大悟發現小時候拋棄他的父親,臨終前還緊握著他送給父親的小石頭,這一幕很感人。」
  我也感慨著:「是啊!我也很喜歡這一段他對父親長年的不諒解終於釋懷的描述。不過,你們說說看,整部影片給你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B寶說:「大悟處理遺體時的溫柔。」
  A寶說:「整部影片很沈靜,原來入殮師的工作也那麼專業。」
  我點點頭:「整個影片我從頭到尾感受到的就是『敬』,尊敬,敬重,對自己工作的敬重,不管是入殮師,澡堂老板娘,火化場的老伯伯,每個人都是那麼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即便是旁人眼中很卑微的工作,但是一個人一定要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B寶問:「等一下我們要去北海岸掃墓,外國人的墓園在教堂附近,那麼日本人的墓園在那裏呢?」
  「我猜跟台灣一樣吧!以私人墓園為主!」趁此我又介紹一下最新的趨勢:「好些年前,日本就在推行『死後化身為樹』的葬禮,主張在人死後,把火化的骨灰埋在生前親自栽種的櫻花樹下,每年櫻花盛開之際,就當作死者的忌日,想像死者的軀體與魂魄,化身為盛開的櫻花,親朋好友在花下相會。這種墓園不必墳墓,也不用墓碑,可以使地狹人稠的日本,維持更美麗的自然景觀!」
  AB寶聽了同聲讚歎:「哇!好浪漫,台灣也有嗎?」
  我立刻回答:「這幾年法鼓山也極力推廣環保自然葬法,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裏,種植各種花卉,並鼓勵不分各種宗教信仰,所有民眾都可以免費將骨灰放在花草土地間,死後能與大自然合一,變成美麗的花園。假如大家都能接受這種觀念的話,那麼死亡的印象就不再是陰森黑暗的墳墓,而是與天地合一的壯闊景緻。」
  在邊收拾祭祀用的東西邊準備出門時,兩個小朋友還在熱烈討論以後骨灰要灑在台灣那個風景幽美的地方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影片是根據一六○年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原著「耶誕歌頌」所拍攝    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忙上忙下的準備著,小孩子感受到這些忙碌中的興奮,這些期待與儀式性的活動,變成了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溫暖回憶,我覺得如果能在童年中能創造許多如此的經驗,其實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很重要的生命禮物了。    因
 我知道挑這部「愛上野豬妹」跟我正在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一起看,應該會被她們抗議。  果然,影片播不到一半,A寶就先發難了:「爸爸,劇情太誇張了吧?」B寶也附議:「這部電影好像不符合你一貫的水準喔!」  我安撫她們:「我知道,不過偶爾看些笑笑鬧鬧的喜劇片,也不錯啊!」  因為AB寶從小習慣看紀錄
  台灣的家庭生的孩子愈來愈少,但是父母親不但沒有愈輕鬆,反而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對於該如何教養孩子更加的焦慮與徬徨,於是一下子要孩子去這裏補習,或到那裏參加才藝班,聽別人說什麼活動不錯,便擠破頭也要參一腳,像無頭蒼蠅忙得團團轉時,反而忽略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與家長真正該扮演的角色了。    教養的目的簡
教養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當我們感覺到空氣存在,通常已經是空氣品質很差、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時候了。 李偉文醫師談教養【文/新竹市建功國小家長會副會長黎敏如】 新竹市建功國小在109年12月12日假體育館2樓視聽教室,邀請李偉文醫師演講,講題為「教養無所不在:教出自主、自動、自在的孩子」。他具有多重
 有一齣著名的荒謬劇,改編自諾貝爾獎的文學同名鉅作:等待果陀。   這是法國劇作家貝克特在五十多年前寫的,貝克特著作非常少,其他書也相當不受好評,簡直可以說他就以這一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說明貝克特之所以得獎的理由也這麼說:「等待果陀簡單指出人類面對永遠的不可測的等待,所作的形而上的抉擇。」(
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所寫的《默默》(或譯為夢夢公主),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儘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秘的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
影片是根據一六○年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原著「耶誕歌頌」所拍攝    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忙上忙下的準備著,小孩子感受到這些忙碌中的興奮,這些期待與儀式性的活動,變成了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溫暖回憶,我覺得如果能在童年中能創造許多如此的經驗,其實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很重要的生命禮物了。    因
 我知道挑這部「愛上野豬妹」跟我正在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一起看,應該會被她們抗議。  果然,影片播不到一半,A寶就先發難了:「爸爸,劇情太誇張了吧?」B寶也附議:「這部電影好像不符合你一貫的水準喔!」  我安撫她們:「我知道,不過偶爾看些笑笑鬧鬧的喜劇片,也不錯啊!」  因為AB寶從小習慣看紀錄
  台灣的家庭生的孩子愈來愈少,但是父母親不但沒有愈輕鬆,反而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對於該如何教養孩子更加的焦慮與徬徨,於是一下子要孩子去這裏補習,或到那裏參加才藝班,聽別人說什麼活動不錯,便擠破頭也要參一腳,像無頭蒼蠅忙得團團轉時,反而忽略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與家長真正該扮演的角色了。    教養的目的簡
教養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當我們感覺到空氣存在,通常已經是空氣品質很差、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時候了。 李偉文醫師談教養【文/新竹市建功國小家長會副會長黎敏如】 新竹市建功國小在109年12月12日假體育館2樓視聽教室,邀請李偉文醫師演講,講題為「教養無所不在:教出自主、自動、自在的孩子」。他具有多重
 有一齣著名的荒謬劇,改編自諾貝爾獎的文學同名鉅作:等待果陀。   這是法國劇作家貝克特在五十多年前寫的,貝克特著作非常少,其他書也相當不受好評,簡直可以說他就以這一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說明貝克特之所以得獎的理由也這麼說:「等待果陀簡單指出人類面對永遠的不可測的等待,所作的形而上的抉擇。」(
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所寫的《默默》(或譯為夢夢公主),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儘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秘的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時,讀讀這本書《 死後四十種生活 》,也許你會有更不一樣的生存想法喔!
死後多久出殯香港?香港殯儀善終服務專家告訴你! 何時舉行出殯?靈活彈性,因人而異死後多久出殯香港?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為出殯時間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法定程序: 死亡登記、火葬申請等政府手續需要一定的時間。 宗教信仰: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喪葬習俗和禁忌。 家庭傳統: 每個
秦始皇不想死,所以一生尋找長生的仙丹,但大家都知道結果,仙丹沒有找著,找著了仙島日本。 這說明人皆有一死,但人死是不是如佛家所這如燈滅呢?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好像在說人沒有靈魂,活著的時侯只是行屍走肉,所以生命結束,人就跟著物質滅絕了。這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理論,沒有科學根據,因為科學能證明"物質不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對話1:〔沈初二與張子牙〕   「莫非……澳馬在三年前已經開始籌備殺人計劃?」沈初二。   「你也留意到牆上那些相片?」張子牙。   澳馬冰室近廚房的一堵牆上,貼滿了新張初期,澳馬跟客人的打卡合照。最早光顧,已經存放三年相片,有丁娜;清補涼也曾經是座上客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時,讀讀這本書《 死後四十種生活 》,也許你會有更不一樣的生存想法喔!
死後多久出殯香港?香港殯儀善終服務專家告訴你! 何時舉行出殯?靈活彈性,因人而異死後多久出殯香港?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為出殯時間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法定程序: 死亡登記、火葬申請等政府手續需要一定的時間。 宗教信仰: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喪葬習俗和禁忌。 家庭傳統: 每個
秦始皇不想死,所以一生尋找長生的仙丹,但大家都知道結果,仙丹沒有找著,找著了仙島日本。 這說明人皆有一死,但人死是不是如佛家所這如燈滅呢?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好像在說人沒有靈魂,活著的時侯只是行屍走肉,所以生命結束,人就跟著物質滅絕了。這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理論,沒有科學根據,因為科學能證明"物質不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對話1:〔沈初二與張子牙〕   「莫非……澳馬在三年前已經開始籌備殺人計劃?」沈初二。   「你也留意到牆上那些相片?」張子牙。   澳馬冰室近廚房的一堵牆上,貼滿了新張初期,澳馬跟客人的打卡合照。最早光顧,已經存放三年相片,有丁娜;清補涼也曾經是座上客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