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值得知道的事物都是教不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的家庭生的孩子愈來愈少,但是父母親不但沒有愈輕鬆,反而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對於該如何教養孩子更加的焦慮與徬徨,於是一下子要孩子去這裏補習,或到那裏參加才藝班,聽別人說什麼活動不錯,便擠破頭也要參一腳,像無頭蒼蠅忙得團團轉時,反而忽略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與家長真正該扮演的角色了。
  教養的目的簡單說,無非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自己好好的活著。當然,同樣的話,我們也可以更文雅地說,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有健康幸福快樂的一生,或者可以自我實現,可以貢獻社會幫助他人……。
  在這個簡單的目的裏,家長常常會忽略掉時間跟空間這兩個因素,也就是孩子長大後的世界,以及孩子長大後所處的環境。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生存發展的條件一定不同,所須具備的能力與素養也不同,偏偏我們都習慣依「過去」我們被對待的方式以及目前所處的環境來教導「未來」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社會。
  因此,父母要用心,除了要注意未來趨勢之外,在變化迅速難以預測的時代裏,也要回過頭思考,那些重要的素養,是孩子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我自己在陪伴雙胞胎女兒成長中,希望孩子能尊重體貼別人,而且在真實的世界中學習與人互動,培養同理心,同時利用各種情境或影像與小說,激起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尋找孩子在不同領域的潛力,甚至啟發他們對未來世界的憧憬與夢想。
  其實我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孩子價值觀的建立,因為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無法透過課堂文字的認知學習可以教導的,而是必須在真實場域裏體悟來的,以及透過父母日常言行一點一滴建立的(也就是身教),或許這就是「情境教學」的困難之處,不能像背英文單字,背詩詞文章一樣,花多少時間,效果立刻可以驗證,但是從情境中,從真實人生中學習的確非常重要,只是我們無法依我們習慣的數字管理般去要求效率。
  在居家生活中,家長可以培養孩子閱讀小說的興趣,從這些深度人性刻畫與情緒描述的書本中,讓孩子可以感同身受書中主角的遭遇,或者也可以挑選好的影片,讓孩子融入電影氛圍中,與劇中人物一起經歷喜怒哀樂,一起面對生命困境的選擇與挑戰,並且克服難關,感受不同遭遇的生命,也是讓孩子擁有溫暖的同理心的好方法。 
教育或陪伴孩子,對每個家長或老師而言,絕對既是腦力密集又兼勞力密集的辛苦產業(是不是必須資源密集,或許是不一定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投資,以後一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我相信只要用心,從我們自己周邊的親戚朋友以及同事那裏,也可以找到能給孩子許多情境學習的機會,教育哲學家桑塔耶納曾說:「只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孩子,等於沒有受過教育。」的確,父母親的身教以及從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育,或許是不花錢卻最有影響力的情境教學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養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當我們感覺到空氣存在,通常已經是空氣品質很差、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時候了。 李偉文醫師談教養【文/新竹市建功國小家長會副會長黎敏如】 新竹市建功國小在109年12月12日假體育館2樓視聽教室,邀請李偉文醫師演講,講題為「教養無所不在:教出自主、自動、自在的孩子」。他具有多重
 有一齣著名的荒謬劇,改編自諾貝爾獎的文學同名鉅作:等待果陀。   這是法國劇作家貝克特在五十多年前寫的,貝克特著作非常少,其他書也相當不受好評,簡直可以說他就以這一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說明貝克特之所以得獎的理由也這麼說:「等待果陀簡單指出人類面對永遠的不可測的等待,所作的形而上的抉擇。」(
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所寫的《默默》(或譯為夢夢公主),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儘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秘的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
「王牌大騙子」的演員金凱瑞肢體動作非常誇張,可是演技真的沒話說,這部電影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劇情中點出一個概念,「說實話真的比較好嗎?」的確令人深思,同樣的,「發癢的天賦」這本精彩的小說,也在探討「人真的可以不說謊嗎?」這個主題。   誠實,這是歐美國家不管學校或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最根本的要求,(雖然近年
我不上網的行動電話很少開機,只有在迷路時當公共電話用,這除了保留給自己一些安靜得以胡思亂想的機會外,也是不願意心神被即時訊息給綁架,在這已過度喧鬧的世界何苦隨時攜帶一個時時讓你血壓飆高的手機在身上呢?  據研究,聲音是我們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不管是手機鈴響還是通知有新訊息的叮咚聲,或螢幕影像傳來短促
周遭很多朋友到四十來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當然是屬於連根拔起的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成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最近這些年,流行島內移民的人漸漸增加,其中有很多人是出走到台灣東部。  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子的念陽,在五十歲後與他原本在博物館
教養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當我們感覺到空氣存在,通常已經是空氣品質很差、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時候了。 李偉文醫師談教養【文/新竹市建功國小家長會副會長黎敏如】 新竹市建功國小在109年12月12日假體育館2樓視聽教室,邀請李偉文醫師演講,講題為「教養無所不在:教出自主、自動、自在的孩子」。他具有多重
 有一齣著名的荒謬劇,改編自諾貝爾獎的文學同名鉅作:等待果陀。   這是法國劇作家貝克特在五十多年前寫的,貝克特著作非常少,其他書也相當不受好評,簡直可以說他就以這一本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說明貝克特之所以得獎的理由也這麼說:「等待果陀簡單指出人類面對永遠的不可測的等待,所作的形而上的抉擇。」(
年輕時候看德國兒童文學家邁可•安迪(Michael Ende)所寫的《默默》(或譯為夢夢公主),故事中有個專偷時間的賊,他鼓勵每個人儘量節省時間,於是每個人開始追求效率,也愈來愈忙碌。奇怪的是,不管人們省下多少時間,卻總是沒空,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居然都神秘的消失,而且在節省時間的過程裏,每個人的生活愈
「王牌大騙子」的演員金凱瑞肢體動作非常誇張,可是演技真的沒話說,這部電影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劇情中點出一個概念,「說實話真的比較好嗎?」的確令人深思,同樣的,「發癢的天賦」這本精彩的小說,也在探討「人真的可以不說謊嗎?」這個主題。   誠實,這是歐美國家不管學校或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最根本的要求,(雖然近年
我不上網的行動電話很少開機,只有在迷路時當公共電話用,這除了保留給自己一些安靜得以胡思亂想的機會外,也是不願意心神被即時訊息給綁架,在這已過度喧鬧的世界何苦隨時攜帶一個時時讓你血壓飆高的手機在身上呢?  據研究,聲音是我們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不管是手機鈴響還是通知有新訊息的叮咚聲,或螢幕影像傳來短促
周遭很多朋友到四十來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當然是屬於連根拔起的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成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最近這些年,流行島內移民的人漸漸增加,其中有很多人是出走到台灣東部。  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子的念陽,在五十歲後與他原本在博物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現代社會中,許多父母忙於工作和生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成長與修養。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會擁有幸福的未來。然而,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現代社會中,許多父母忙於工作和生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成長與修養。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會擁有幸福的未來。然而,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