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神鬼雜學回顧——家庭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羅大佑《家》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發源地,群體生活最初的模型,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世間上的人千奇百怪,家庭的樣貌也複雜多元。理想的家不限定單一模式。重要的是家庭成員中的情感交流,互相包容、理解、接納。以愛將彼此串聯在一起。經營家庭不易,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受過傷,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在愛與被愛間滿足自己與親人的需求又不致受傷,是需要一輩子練習的功課。


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全職媽媽一週工作98小時,98小時的計算是從早上6點半就開始一路忙忙忙到晚上八點半小孩上床睡覺。等同於2.5份全職工作。媽媽每天只有17分鐘的自我時間(me time)。其實帶小孩是件幸福的事,但是不可漠視的是這麼長的時間,然後很緊繃的狀態下是很大的壓力。


現代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不再,很多母親同時揹負職場上的重責大任,家庭事業兩頭燒,母親的身心靈健康不堪負荷。卻仍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女性應盡的職責,未適時提供女性情緒釋放的防護網。「溫叨超有事」以及「窩懼 日常」發現了現代婦女的此一難題,針對婦女的心靈健康提供一個避風港,透過社群的力量,打造互相支持的人脈網。


raw-image


「溫叨超有事」錄製podcast,每集30分鐘,內容含括婚姻、家庭、生產、育兒、自我成長等的辛酸血淚。「窩聚.共好日常」團隊本次的參展名稱為「窩懼 日常」,之所以將「聚」改為「懼」,是為了強調家庭帶給人的壓迫感,希望可以喚起大眾對於家庭婦女境地的關注。



raw-image


「窩聚.共好日常」在臉書粉專發起30天的療癒練習計畫,大家運用聊天室的moody roomie,其每天放出一些關於舒壓的自我照顧的小撇步,做日常習慣的建立。如果沒有辦法改變生活現狀,那也許可以練習改善心境,讓自己不要總是處在壓力超載的情況下。



raw-image


「雞湯來了」團隊由師大的學生成立,成員多數畢業自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庭生活教育組」,由於本科系的訓練,使這群學生對於家庭教育有更多的認識與研究,深感台灣目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是人類一生中唯一無從自由選擇的群體,卻從未有人教導過我們如何建立健康舒服的家庭關係,成員發起各式線上線下活動,尋找文獻資料整理科普文章、直接拜訪素人家庭進行深度訪談、設計研發人際關係桌遊牌卡,藉由不同的手段,最終目標是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關係,畢竟家人之間的感情就像雞湯一樣需要細火慢燉。



raw-image


由親子KOL扣扣老師一手打造的小人小學,初衷來自於輔導青少年的經驗,在過程中發現影響青少年最多的是原生家庭,如果可以有更好的親子經驗,可以使小孩成為更好的小孩,大人成長為更好的大人。扣扣老師自己成長過程中也有過很長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這種自我價值缺失,在付出心力陪伴兒童成長乃至創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得到自我療癒的效果,小人小學的每個項目產品與規劃服務都在為家庭創造一個美好的親子時光,為了打造超級小孩而努力。

#雜學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rah Liu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Sarah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7
近年來社會企業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然而什麼是社會企業呢?社會企業簡而言之就是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跟以營利為導向的傳統企業不同,社會企業帶有強烈的理念動機,旨在解決諸如環保、教育、糧食、難民、能源……等各式社會議題。然而社會企業也與NPO(非營利組織)不同,社會企業需要有一套可以自給自足循環運作的
Thumbnail
2020/12/27
近年來社會企業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然而什麼是社會企業呢?社會企業簡而言之就是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跟以營利為導向的傳統企業不同,社會企業帶有強烈的理念動機,旨在解決諸如環保、教育、糧食、難民、能源……等各式社會議題。然而社會企業也與NPO(非營利組織)不同,社會企業需要有一套可以自給自足循環運作的
Thumbnail
2020/12/27
「地方創生」一詞出自日本,目的是為解決鄉鎮市區人口外移、人口高齡化、及地方產業沒落等問題。近年來,台灣人口積極往六都遷徙,其中尤以北部遷入人口數最多,地方發展不均,城鄉差距日益加劇。另外根據資料統計,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7%),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
Thumbnail
2020/12/27
「地方創生」一詞出自日本,目的是為解決鄉鎮市區人口外移、人口高齡化、及地方產業沒落等問題。近年來,台灣人口積極往六都遷徙,其中尤以北部遷入人口數最多,地方發展不均,城鄉差距日益加劇。另外根據資料統計,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7%),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
Thumbnail
2020/12/27
2020.7.10-2020.12.15 #雜學校
2020/12/27
2020.7.10-2020.12.15 #雜學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Day_5 2020/2/1(六)初八 女兒半夜還是發高燒,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天了。不過既然精神、活力都還好,明天要退房回那霸準備後天回台灣,那就好好把握在伊計島的最後一天吧! 連續兩天吃飯店的buffet早餐,連一般人也會覺得膩,何況是向來不注重吃的我們?
Thumbnail
Day_5 2020/2/1(六)初八 女兒半夜還是發高燒,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天了。不過既然精神、活力都還好,明天要退房回那霸準備後天回台灣,那就好好把握在伊計島的最後一天吧! 連續兩天吃飯店的buffet早餐,連一般人也會覺得膩,何況是向來不注重吃的我們?
Thumbnail
Day_4 2020/1/31(五)初七 雖然獨棟小屋只有一層樓,但我們這一棟方位正好是坐東朝西,再加上後方沒有建築物遮擋,視線盡頭就是海岸線,所以從側廳或小陽台都能看到日出。 冬天日出得晚,不需要太早起就能欣賞到從海平面上的雲朵間躍出的朝陽。以此做為一天的開始,可說是再好不過了。
Thumbnail
Day_4 2020/1/31(五)初七 雖然獨棟小屋只有一層樓,但我們這一棟方位正好是坐東朝西,再加上後方沒有建築物遮擋,視線盡頭就是海岸線,所以從側廳或小陽台都能看到日出。 冬天日出得晚,不需要太早起就能欣賞到從海平面上的雲朵間躍出的朝陽。以此做為一天的開始,可說是再好不過了。
Thumbnail
Day_3 2020/1/30(四)初六 女兒一樣燒燒退退,雖然精神、活力都還很正常,但我已經開始擔心接下來幾天的旅程。 今天要二度造訪OIS,面談後直接前往伊計島渡假。 不想再像昨天那樣一路抱著、揹著女兒,所以打包好行李後,我就自己走路去租車。
Thumbnail
Day_3 2020/1/30(四)初六 女兒一樣燒燒退退,雖然精神、活力都還很正常,但我已經開始擔心接下來幾天的旅程。 今天要二度造訪OIS,面談後直接前往伊計島渡假。 不想再像昨天那樣一路抱著、揹著女兒,所以打包好行李後,我就自己走路去租車。
Thumbnail
Day_1 2020/1/29(三)初五 今天約好到兩家幼稚園參訪,其中一家要進行面試。 女兒半夜終於退燒,但是起床沒多久又燒起來。雖然沒帶溫度計(有人出國旅行會帶溫度計嗎?),但摸起來應該超過攝氏39度。不過嬰幼兒發燒觀察的重點是「活動力」而非「度數」,所以我們倒是沒有太擔心。
Thumbnail
Day_1 2020/1/29(三)初五 今天約好到兩家幼稚園參訪,其中一家要進行面試。 女兒半夜終於退燒,但是起床沒多久又燒起來。雖然沒帶溫度計(有人出國旅行會帶溫度計嗎?),但摸起來應該超過攝氏39度。不過嬰幼兒發燒觀察的重點是「活動力」而非「度數」,所以我們倒是沒有太擔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