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一詞出自日本,目的是為解決鄉鎮市區人口外移、人口高齡化、及地方產業沒落等問題。近年來,台灣人口積極往六都遷徙,其中尤以北部遷入人口數最多,地方發展不均,城鄉差距日益加劇。另外根據資料統計,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7%),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20%)。與日本一海之隔的台灣,同樣面臨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
為此,政府借鑒日本改革之道,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定位地方創生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盤點各地「地、產、人」的特色資源,積極發展地方特色,打造地方獨特性,吸引人才返鄉服務,均衡台灣各地發展。
台灣目前有哪些正在進行地方創生的例子呢?雜學校以本屆的神鬼雜學參展單位向大家說明,地方創生的類型多元、手法不一,但共同的願景,都是希望活絡地方經濟、帶動地方成長。
高齡少子化、人口外移的問題也可能發生在六都。以漁光素養學習基地(TW)為例,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的坪林國小,是當地唯一的一所國小,幅員廣大,大部分山區學生都仰賴鄉公所提供之免費社區巴士接駁上放學。
課程在地化是坪林國小長期以來努力的目標。老師非常努力想要讓坪林國小的學童,擁有不輸都市地區學生的競爭力,歷年來設計悉心設計了各式各樣的課程,包括:十天畢旅環島走讀台灣、24節氣課程……。特色辦學,多領域統整教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的課程,讓知識產生力量。
教育是一門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在基礎教育的年限裡,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受到同等良好的教育,擁有最基礎的學科能力,才有翻轉階級的可能。將地方創生的課題融入正規教育中,使孩子對家鄉更有感,得以認同家鄉、認同自己。
再看到宜蘭的蔡山aka農村奮鬥家,自17歲跟著父親來到南澳開了南澳自然甜這座農場,至今已有10年的回鄉經驗。最初在農場種植了四年,其中包括面積達兩甲的水稻。後來發現自己不單單只想務農,更想進一步過上自給自足的永續生活,來到風中之星手工坊(自然建築公司),學習木工、鐵工,參與了幾個自然建築的改造案,同時學習各種自然建築的技法,過程中累積實戰的DIY能力。
蔡山以回鄉青年第一視角打造農村知識型YouTuber頻道。製作內容方向包括:
自造生活、永續設計、務農經驗。期待透過個人的分享,得以使更多有意願回鄉務農、自給自足的人,找到效法對象。
中台灣的部分,則以台中的乃基森林逛個老木(TW)為例。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一直都是個兩難的議題,如何在不過度傷害環境的情況下,達到經濟成長的結果,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課題。台中市北屯路、北平路口旁的荔枝森林,由護樹團體與當地居民發起搶救活動,透過辦理二手寶物交換、繪本故事、植物手作等活動,激發大眾對荔枝森林的好奇心,鼓勵大家重視生活周遭的綠地環境。一片森林如何成為一個豐富的教育現場?這便是乃基森林逛個老木在地方創生一事上持續努力不屑的課題。
字旅航澗編鄉耆行編輯學校,乘載了南台灣的暖陽及豐富的人文歷史,致力擺脫主流大型媒體的窠臼,讓地方的故事由地方上的人來分享傳承。
現存的科系沒有一個專門教導「編輯」一事,編輯學校賦予自己使命,在內容創作當道的現代,致力提升大眾對編輯教育的認識,從生活中汲取靈感,藉由書寫下的內容,讓「在地」的種種生活經驗,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傳播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
讓地方的孩子,不用再遠走他方做夢。
地方創生、社區深耕是一件比氣長的事,很多時候理念很好,可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心力堅持下去,終究只能半途而廢、鎩羽而歸。
臺灣璞玉協會以台南為據點,陪伴弱勢學童成長,團隊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除了孩童的課業需要輔導外。孩童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多需要幫助的地方,由於原生家庭支持力度不夠,孩子才需要有外來者的陪伴啟發。
團隊引進農事課程,成為當地小學的校本課程。一群年輕人希冀在社區建立起一個農業生態鏈,農事賺得的收益可以支持孩童繼續求學,孩童長大後可以留在家鄉從事農業自立。
隨著都市化的現象加劇,許多地方紛紛面臨人口外移、人口老化、產業沒落等問題,不少人注意到這個危機,投入地方工作,期望透過一己之力,讓臺灣各地均衡發展。台灣在國際上屢遭被排擠的命運,島內更應該團結合作。台灣還有很多可以更好的地方,唯有大家攜手努力,才可以期待有個更好的明天!
#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