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斷捨離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老闆開會都用iPad Pro和Apple Pencil寫筆記,非常瀟灑。有虛擬檔案櫃管理方便、節省空間的好處,又有接近真實書寫的手感,除了價錢昂貴外,似乎是最理想的筆記解決方案。

最近身體力行「斷捨離」,很想對一屋子的筆記下手,但相信手寫的文字有某種超越其自身的價值,即使是廢中如我的潦草筆記,也不敢輕易丟棄。趁著假期,採用了一個笨拙的折衷方案,把筆記裁剪後放進有feeder的掃描器中電子化。以後取出PDF翻閱的機會基本為零,但這是唯一心安理得的棄置方式。

我自詡為理性的文具控,但最近以支持文具小店的名義,莫名其妙地又添購了幾支鋼筆和一堆筆記本,令我全面邁向電子化的理想受到巨大挫折。設計各異的鋼筆是職人的巧思,從筆尖到筆身各有脾性,逼得我要以不同的紙張和墨水伺候。

執迷不悔的人,最終還是選擇折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verInterpretation的沙龍
5會員
5內容數
2021/01/12
沒想到在香港也要買暖風機。我不是怕冷的人,但最近寒流反常,在家工作時經常冷得集中不了精神,就知道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需求有時是龍捲風式湧現,例如口罩,和暖風機。逛電器舖,暖風機或暖爐都放在當眼位置,不少人(例如我)是問了售貨員兩句便直接買走,可見其熱銷程度。 記憶中的冬天不曾如此寒冷。開了暖風機,手
Thumbnail
2021/01/12
沒想到在香港也要買暖風機。我不是怕冷的人,但最近寒流反常,在家工作時經常冷得集中不了精神,就知道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需求有時是龍捲風式湧現,例如口罩,和暖風機。逛電器舖,暖風機或暖爐都放在當眼位置,不少人(例如我)是問了售貨員兩句便直接買走,可見其熱銷程度。 記憶中的冬天不曾如此寒冷。開了暖風機,手
Thumbnail
2021/01/05
上文談到《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中提及到多數「孤獨死」的現場,都有過份「囤積物品」的問題。今天看到另一篇文章《小島秀夫如何「穢土轉生」,自立門戶創作《死亡擱淺》的4年間,發生了什麼事?》,剛好處理了下半部關於如何「多積緣分」。 小島秀夫是日本遊戲創作界的
2021/01/05
上文談到《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中提及到多數「孤獨死」的現場,都有過份「囤積物品」的問題。今天看到另一篇文章《小島秀夫如何「穢土轉生」,自立門戶創作《死亡擱淺》的4年間,發生了什麼事?》,剛好處理了下半部關於如何「多積緣分」。 小島秀夫是日本遊戲創作界的
2021/01/04
今天臉書上有多名網友分享了一篇《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才知道台灣的「孤獨死」個案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連帶出現了「特殊清掃人」的行業,代替親友清理現場留下的血水、垃圾及惡臭。 清掃業者表示,死者普遍有囤積物品的習慣,包括舊物及垃圾,所以現場通常擠擁凌亂,甚
2021/01/04
今天臉書上有多名網友分享了一篇《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才知道台灣的「孤獨死」個案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連帶出現了「特殊清掃人」的行業,代替親友清理現場留下的血水、垃圾及惡臭。 清掃業者表示,死者普遍有囤積物品的習慣,包括舊物及垃圾,所以現場通常擠擁凌亂,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請問你的書桌可以像圖片一樣的保持整潔嗎? 越簡單,其實越困難 擁有的越少,其實過得更好 近年來流行的極簡生活 到底要如何實行,且永久堅持呢? 舉書桌的例子 除了大型的產品、桌上型電腦 外出用的筆電、藍芽鍵盤、藍芽滑鼠 耳罩式耳機、電腦用音響 筆筒、便條紙、筆記本 可以將全部的東西列出來 然後一一的分
Thumbnail
請問你的書桌可以像圖片一樣的保持整潔嗎? 越簡單,其實越困難 擁有的越少,其實過得更好 近年來流行的極簡生活 到底要如何實行,且永久堅持呢? 舉書桌的例子 除了大型的產品、桌上型電腦 外出用的筆電、藍芽鍵盤、藍芽滑鼠 耳罩式耳機、電腦用音響 筆筒、便條紙、筆記本 可以將全部的東西列出來 然後一一的分
Thumbnail
前陣子筆電壞了,突然萌生想購買新筆電或平板的念頭,不過已經習慣少物的我,當下沒有急著添購,想起家人剛好有這些物品,便決定先借用觀察幾天,並得到下列心得。
Thumbnail
前陣子筆電壞了,突然萌生想購買新筆電或平板的念頭,不過已經習慣少物的我,當下沒有急著添購,想起家人剛好有這些物品,便決定先借用觀察幾天,並得到下列心得。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趁著稿子告一段落的空檔,又是個friday night,來講個輕鬆又圖片很多的話題:今天分享身為一個菜鳥譯者(不過也當了十年的文字工作者了啦),我書桌上不可或缺的好物們!
Thumbnail
趁著稿子告一段落的空檔,又是個friday night,來講個輕鬆又圖片很多的話題:今天分享身為一個菜鳥譯者(不過也當了十年的文字工作者了啦),我書桌上不可或缺的好物們!
Thumbnail
分享我的工作環境 筆電+平板   因為疫情的影響,也待業了近一年的時間,眼看疫情明年就有機會過去,在這難得的生活空檔中,來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模式。我的工作習慣是同時帶上筆電和平板兩台機器。   
Thumbnail
分享我的工作環境 筆電+平板   因為疫情的影響,也待業了近一年的時間,眼看疫情明年就有機會過去,在這難得的生活空檔中,來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模式。我的工作習慣是同時帶上筆電和平板兩台機器。   
Thumbnail
為什麼家裡東西總是堆積如山?東西為什麼會自己無性生殖般變成大量囤積物? 明明知道用不到,卻又不想丟,寧可把珍貴的生活空間用來存放老舊的囤積物,不論是捨不得或是懶得整理所造成的囤積狀態,不斷拖延下去使得生活品質日漸下降,也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個人的心理狀態。 上週看到日本節目稱充滿雜物的房子為「垃圾屋」
Thumbnail
為什麼家裡東西總是堆積如山?東西為什麼會自己無性生殖般變成大量囤積物? 明明知道用不到,卻又不想丟,寧可把珍貴的生活空間用來存放老舊的囤積物,不論是捨不得或是懶得整理所造成的囤積狀態,不斷拖延下去使得生活品質日漸下降,也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個人的心理狀態。 上週看到日本節目稱充滿雜物的房子為「垃圾屋」
Thumbnail
自從某一次日記本用完後 就開始在 One Note 上寫日記 電子筆記可以自由發揮的方式更廣 不侷限手邊現有的書寫媒材 我開始一邊寫日記 一邊附上比紙本日記時更多的插圖
Thumbnail
自從某一次日記本用完後 就開始在 One Note 上寫日記 電子筆記可以自由發揮的方式更廣 不侷限手邊現有的書寫媒材 我開始一邊寫日記 一邊附上比紙本日記時更多的插圖
Thumbnail
走進文具店,眼光迅速掃過架上的款式,然後俐落的下好離手,付錢,走出文具店,前後不花我10分鐘。
Thumbnail
走進文具店,眼光迅速掃過架上的款式,然後俐落的下好離手,付錢,走出文具店,前後不花我10分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