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百科--微米競技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談到狩獵,在你腦海中浮現的會是什麼場景?

是茵茵草原上疾馳的獵豹,或是在蔚藍海域中撕咬的巨鯊?

螳螂捕蟬、青蛙吃蟲、貓追老鼠、蛇吞象(⁰▿⁰?)。

每次在動物頻道看到這些捕獵畫面,都會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好像體內遠古的、野性驅動的狩獵本能,在那放慢的逐帧影格中被喚醒。
(但為了社會健康、鄰里安全著想,請不要真的喚醒它(゚д゚))

不過,這些刺激緊張的生死一瞬,可不是大型生物的專利。
捕食這檔事,早可以溯回到前寒武紀,生物都還是細胞個體戶的狀態時,殘酷的生存博弈就已開始,至今不曾止息。

「Journey to the Microcosmos」是以微生物為主角的頻道。
今天分享的影片中,簡介了三種微生物的覓食模式。

在微觀世界裡,為了在生死競技中求得生機,即使是單細胞生物,也能發展出複雜多變的進食方式與武器,將演化之力發揮到極致,刺激與驚奇程度絕對不輸給大型動物的尖牙利爪(つ´ω`)つ。

這邊簡單整理影片內容與翻譯,不過還是推薦大家觀看影片來感受這些微生物式的血腥暴力吧XD

A計畫:濾食(filter feeding)

透過纖毛(cilia)擺動,產生朝向自己的水流,攔截水流中的食物碎屑或是小生物後吞入體內。

常見的濾食者有
草履蟲 paramecia
鐘形蟲 vorticella
輪蟲 rotifer
喇叭蟲 stentor
等等,是簡單而有效的攝食模式。

利用前端纖毛製造水流濾食的輪蟲

利用前端纖毛製造水流濾食的輪蟲

B計畫:主動獵食(raptorial feeding)

採取主動追擊的捕食策略。

有些只是單純的將獵物迅速吞下肚,
袋狀蟲 Bursaria前口蟲 Frontonia
有些則還自帶武器,利用毒素胞(toxicyst)麻痺獵物。
長頸蟲 Dileptus長頸擬多核蟲 Paradileptus

頸部可以伸縮捕食的長頸蟲

頸部可以伸縮捕食的長頸蟲

在這個類群裡,還有一種特殊的進食策略—組織食性(histophagy)。
coleps 和 吮噬蟲 Vampyrella (吸血鬼蟲??),
這類獵食者在找到獵物後(通常比自己還大),不是將其整個吞入,而是在對方的身上弄出一個傷口,吸取獵物的體內組織。

正在吸食棉藻的吮噬蟲

正在吸食棉藻的吮噬蟲

從傷口滲漏出來的組織可能會吸引其他同類,像是食人魚聞到血味後蜂擁而至,集體啃食獵物,最後只留下受害者殘破的軀殼……゜・(PД`q。)・゜・

C計畫 被動攝食(diffusuin feeding)

這個獵食模式有點像是守株待兔的概念,沉穩的、冷靜的在原地站按兵不動,等哪個不長的傢伙路過時掉到自己的陷阱後再大快朵頤一番( • ̀ω•́ )。

影片中的例子:太陽蟲(Heliozoa)吸管蟲(Suctorian)都是單細胞生物,透過細胞內的微管(microtubule)支撐,讓細胞膜突起,呈現一束一束向外射出的構造,稱為軸足(axopodia)。

利用軸足捕食的太陽蟲

利用軸足捕食的太陽蟲

太陽蟲的軸足可以麻痺獵物,再輔以偽足(pseudopodian)包裹、吞入獵物;
吸管蟲蟲如其名,軸足會直接插入獵物體內,吸吮其組織成分。

嗯好樣的,吃飯還自備吸管,堪稱微生物界的環保大使╮(╯∀╰)╭

感謝大家收看這次殘忍血腥、無碼刺激的微米競技生死鬥,未來看到有趣的微生物主題再跟大家分享囉~

ps1. 顯微鏡下的生物世界其實某種程度上真的挺療癒的,久了會上癮XD,推薦大家去翻這個頻道其他部影片來紓壓一下

ps2. 部分原生生物的中文譯名多為上網查閱,如果有錯誤還請各位不吝指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骨書籤的沙龍
56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於我個人的生物學筆記,紀錄那些神奇有趣、變化萬千的有趣生物知識。 撇開為了分數而苦讀的生硬生物知識,讓我告訴你該怎麼用正確的姿勢,閱讀生命的奇蹟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今天的文章將帶來《究竟想怎樣》的第六集內容!世界真奇妙,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生物,你可能知道跳蚤,但你聽過跳蟲嗎?既然名字裡有個「跳」字,想必是個跳高能手~
Thumbnail
今天的文章將帶來《究竟想怎樣》的第六集內容!世界真奇妙,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生物,你可能知道跳蚤,但你聽過跳蟲嗎?既然名字裡有個「跳」字,想必是個跳高能手~
Thumbnail
昆蟲觀察第一步:找蟲! 哪些地方容易發現昆蟲呢? 看到昆蟲如何留記錄? 跟著文章一起學,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昆蟲觀察第一步:找蟲! 哪些地方容易發現昆蟲呢? 看到昆蟲如何留記錄? 跟著文章一起學,每個人都能找到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Thumbnail
即使是單細胞生物,也有複雜多變的攝食模式。
Thumbnail
即使是單細胞生物,也有複雜多變的攝食模式。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今天的月科普我們不講烏賊,今天講的是我在中研院主要接觸的生物 — 埋葬蟲。今天要講的這篇論文,其中一個目標跟 Nicrophorus vespilloides 這種埋葬蟲的生殖偏斜(reproductive skew)跟成蟲能否取食額外的資源有關。
Thumbnail
今天的月科普我們不講烏賊,今天講的是我在中研院主要接觸的生物 — 埋葬蟲。今天要講的這篇論文,其中一個目標跟 Nicrophorus vespilloides 這種埋葬蟲的生殖偏斜(reproductive skew)跟成蟲能否取食額外的資源有關。
Thumbnail
同類開始增加了。 更多的不凋蟲像牠一樣,背負任務,攀爬、汙染,以變化後的姿態反覆循環,直到準備迎接死亡。 蟲與蟲共有的頻率使牠注意到,這些同類的記憶都很純粹,不似牠那般混濁。 牠困惑,但也只能忽視。畢竟牠們的命運不會有任何差別。
Thumbnail
同類開始增加了。 更多的不凋蟲像牠一樣,背負任務,攀爬、汙染,以變化後的姿態反覆循環,直到準備迎接死亡。 蟲與蟲共有的頻率使牠注意到,這些同類的記憶都很純粹,不似牠那般混濁。 牠困惑,但也只能忽視。畢竟牠們的命運不會有任何差別。
Thumbnail
  三座樹狀 [ 高塔 ] 上因為電磁波的激發,加上底部中心點的腦蟲所產生的強力腦波的影響,讓巨樹原來的力量也源源不斷的釋放出來,兩個正負級的力量在空間裡扭曲著,空間裡的區間膜因為此地的引力而閃爍不穩,靜電的電荷讓力量從新分部,在蟲族護盾裡形成兩個循環不止的球體
Thumbnail
  三座樹狀 [ 高塔 ] 上因為電磁波的激發,加上底部中心點的腦蟲所產生的強力腦波的影響,讓巨樹原來的力量也源源不斷的釋放出來,兩個正負級的力量在空間裡扭曲著,空間裡的區間膜因為此地的引力而閃爍不穩,靜電的電荷讓力量從新分部,在蟲族護盾裡形成兩個循環不止的球體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三隻小豬,為了對抗大野狼,大哥蓋了茅草屋,二哥蓋的木屋,但是只有三弟用磚頭蓋的房子成功阻擋大野狼的進攻。但是如果大野狼也能把磚頭當作美食,一口一口吞下肚子,那可怎麼辦呢?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三隻小豬,為了對抗大野狼,大哥蓋了茅草屋,二哥蓋的木屋,但是只有三弟用磚頭蓋的房子成功阻擋大野狼的進攻。但是如果大野狼也能把磚頭當作美食,一口一口吞下肚子,那可怎麼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