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魯迅「研究」|魯迅「略談」又「再談」的香港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筆下」大抵相差並不太多,而在審查制度嚴苛的社會中,「眼中」和「筆下」則可能會大有不同,不過,多為當事人知,他人難judge,至多是讀起來感覺不真摯罷了。幸運的是,魯迅的文字從來讀著都真摯,罵、諷、讚都真摯。
說到這裡,又引申出來一個想法,魯迅自己寫道,最初是學習開礦的,並沒有提更得到宣傳的「棄醫從文」,不過魯迅的「棄醫從文」,似乎是抱著這樣才能拯救中國的念頭開始的,一個醫生,終了卻發現醫得了病,更需要醫的則是「心」,於是,下決心提筆,讓世間多一個聲音,近百年了,歷史還真的是何其相似,真彷彿一個作弄啊
閒言少敘。魯迅的《略談香港》真的是略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評•評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vatar
如意老師教學資料庫
2024-03-11
avatar
如意老師教學資料庫
2024-03-11
【文本】魯迅〈狂人日記〉《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avatar
如意老師教學資料庫
2024-03-04
疏離感從何而來?魯迅為何“只覺得吵鬧”?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avatar
無病呻吟的瘋子
2023-11-25
談教育🔷當魯迅翻開課本會看到什麼?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Thumbnail
avatar
🔷 厭世哲學家 🔷
2023-07-07
魯迅瓷像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Thumbnail
avatar
YI Ping Chen
2022-02-16
魯迅的「朝華夕拾」:寫給古老中國的訣別書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05-10
魯迅的失戀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太太在北京
2021-05-06
魯迅,讓我看到民國的另一面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
Thumbnail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20-11-13
魯迅〈孔乙己〉的「我」是什麼樣的中國人呢?魯迅的小說傑作〈孔乙己〉在國文課本已經好多年了。課本、教師手冊、坊間解說魯迅這篇小說的書籍,幾乎把「我」當成一個單純、涉世未深、誠實可靠,約12、13歲的中國孩子,並且說:魯迅是透過「我」的見聞,向讀者展現當時的中國社會人心澆薄,人們普遍缺乏同情心,而且以作賤弱者為樂……但主角「我」是否也參與其中?
Thumbnail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