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魯迅「研究」|魯迅「略談」又「再談」的香港

更新於 2021/0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筆下」大抵相差並不太多,而在審查制度嚴苛的社會中,「眼中」和「筆下」則可能會大有不同,不過,多為當事人知,他人難judge,至多是讀起來感覺不真摯罷了。幸運的是,魯迅的文字從來讀著都真摯,罵、諷、讚都真摯。
說到這裡,又引申出來一個想法,魯迅自己寫道,最初是學習開礦的,並沒有提更得到宣傳的「棄醫從文」,不過魯迅的「棄醫從文」,似乎是抱著這樣才能拯救中國的念頭開始的,一個醫生,終了卻發現醫得了病,更需要醫的則是「心」,於是,下決心提筆,讓世間多一個聲音,近百年了,歷史還真的是何其相似,真彷彿一個作弄啊
閒言少敘。魯迅的《略談香港》真的是略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評•評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魯迅真的危險嗎?《1984》危險嗎?筆桿子和槍桿子,究竟哪個更危險?或許魯迅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裡已經說到了,危險的是當一個國家裡,孩子們沒有可以讀的讀物,沒有能夠開啟明智、接近童心、童真的書籍;相反,孩子們被要求著去懂事、去做如大人一樣圓滑的人精,說真話被嘲笑成不會轉圜,思考與反思終被
【僅此紀念狄更斯《聖誕歡歌》出版177年整(1843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19日)。】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3D詩歌的文章——詩歌的形式|3D變形與參與,因為那篇詩歌需要結合讀者的參與,將印在書上的詩歌剪下來,做成一個小盒子;今天的書籍亦是如此,似乎一個放飛的想像,也似成真的佈景,少些閱讀,多
今年,Lana Del Rey出版了第一部詩集《Violet Bent Backwards Over the Grass》,硬質版本,同時,有聲書也由Lana Del Rey自己朗誦,她本來就是一位歌手,有聲詩自然是她以一種詞和曲調相諧的形式朗朗唸誦。
Atwood封存於「未來圖書館」的Scribbler Moon要到2114年才能讀到,焦灼且無望的等待。但是,Atwood的新詩集《Dearly》在今年11月10日出版了! 幾乎是疫情前夕就預訂了這本詩集,沒想到等待中的世界和我都在變化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歌。世界也在尋找嗎?世界也是一首歌嗎?拿到這本
【「通勤快讀」是我創建的新標籤——通勤路上的快讀短篇。】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在英語文學中的盛名不僅僅來自於《尤利西斯》、《都柏林人》等小說給人的創新感與迷惑,也同時來自於喬伊斯對英語語文的運用,輕巧自如地令語言成為迸發情感的承載,令每一個膽敢讀他的人變成那個在夜間尾隨喬伊斯身後
在打開詩人李立揚的詩集《The Undressing》之前,如若有先Google作家生平背景的習慣,或許已經會被一種「已形成的」、關於李立揚「身世」的敘述掉轉了注意力。 李立揚的母親是袁家英,袁世凱第六子袁克桓的女兒,袁世凱是詩人李立揚的太姥爺。李立揚出生於印尼雅加達,父親在中國的時候曾任
讀魯迅真的危險嗎?《1984》危險嗎?筆桿子和槍桿子,究竟哪個更危險?或許魯迅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裡已經說到了,危險的是當一個國家裡,孩子們沒有可以讀的讀物,沒有能夠開啟明智、接近童心、童真的書籍;相反,孩子們被要求著去懂事、去做如大人一樣圓滑的人精,說真話被嘲笑成不會轉圜,思考與反思終被
【僅此紀念狄更斯《聖誕歡歌》出版177年整(1843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19日)。】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3D詩歌的文章——詩歌的形式|3D變形與參與,因為那篇詩歌需要結合讀者的參與,將印在書上的詩歌剪下來,做成一個小盒子;今天的書籍亦是如此,似乎一個放飛的想像,也似成真的佈景,少些閱讀,多
今年,Lana Del Rey出版了第一部詩集《Violet Bent Backwards Over the Grass》,硬質版本,同時,有聲書也由Lana Del Rey自己朗誦,她本來就是一位歌手,有聲詩自然是她以一種詞和曲調相諧的形式朗朗唸誦。
Atwood封存於「未來圖書館」的Scribbler Moon要到2114年才能讀到,焦灼且無望的等待。但是,Atwood的新詩集《Dearly》在今年11月10日出版了! 幾乎是疫情前夕就預訂了這本詩集,沒想到等待中的世界和我都在變化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歌。世界也在尋找嗎?世界也是一首歌嗎?拿到這本
【「通勤快讀」是我創建的新標籤——通勤路上的快讀短篇。】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在英語文學中的盛名不僅僅來自於《尤利西斯》、《都柏林人》等小說給人的創新感與迷惑,也同時來自於喬伊斯對英語語文的運用,輕巧自如地令語言成為迸發情感的承載,令每一個膽敢讀他的人變成那個在夜間尾隨喬伊斯身後
在打開詩人李立揚的詩集《The Undressing》之前,如若有先Google作家生平背景的習慣,或許已經會被一種「已形成的」、關於李立揚「身世」的敘述掉轉了注意力。 李立揚的母親是袁家英,袁世凱第六子袁克桓的女兒,袁世凱是詩人李立揚的太姥爺。李立揚出生於印尼雅加達,父親在中國的時候曾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Thumbnail
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
Thumbnail
魯迅的小說傑作〈孔乙己〉在國文課本已經好多年了。課本、教師手冊、坊間解說魯迅這篇小說的書籍,幾乎把「我」當成一個單純、涉世未深、誠實可靠,約12、13歲的中國孩子,並且說:魯迅是透過「我」的見聞,向讀者展現當時的中國社會人心澆薄,人們普遍缺乏同情心,而且以作賤弱者為樂……但主角「我」是否也參與其中?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喫人』!」——魯迅〈狂人日記〉
Thumbnail
家公還蒐集一些如魯迅瓷像、名句對聯等等物品。看著小小的魯迅瓷像,彷彿家公仍在某個角落,捧著魯迅的書,與他最鍾愛的作家進行無聲的交流。
Thumbnail
魯迅到底是用什麼心情來揮別舊中國的種種美好回憶呢?好奇的讀者請來讀這本「朝華夕拾」找解答
Thumbnail
今天無意之中讀到了魯迅的失戀打油詩,雖然寫的年代跟現在相差甚遠,但現在讀起來,諷刺當時人們在愛情裡的怪現象,放到2021年的今天同樣貼切,刀刀見骨的戳破人們在關係裡頭的「過度美化」與「選擇性自溺」,能把失戀寫得如此文采飛揚的大概也只有魯迅了。 這首失戀詩的重點就是,女方是一個極度羅曼蒂克的女孩兒,
Thumbnail
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
Thumbnail
魯迅的小說傑作〈孔乙己〉在國文課本已經好多年了。課本、教師手冊、坊間解說魯迅這篇小說的書籍,幾乎把「我」當成一個單純、涉世未深、誠實可靠,約12、13歲的中國孩子,並且說:魯迅是透過「我」的見聞,向讀者展現當時的中國社會人心澆薄,人們普遍缺乏同情心,而且以作賤弱者為樂……但主角「我」是否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