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雜文、小說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在於:他展現了一個與歷史課本不同風貌的民國時代。歷史課本編寫者筆下的民國,不一定都是虛假,有些確實離事實原貌不遠,但有些事情,若對照日本、美國、其他國家歷史學者的著作,我們會發現:明顯背離史實。
我不認為歷史課本寫的東西都是錯的,都是一無可取,而魯迅寫的、外國人與台獨派學者寫的,都是對的,不過有一點我相當肯定的是,歷史課本編寫者的立場比較偏向北伐以後主政的中國國民黨,對於所謂的「歐美列強」、「各路的軍閥」、「中國共產黨」、「日本帝國」、「中國的示威民眾」……其敘述不夠客觀,好像兩者爆發了什麼衝突,不管是軍事衝突,還是外交紛爭,錯的那方永遠都是後者,要嘛對方無知生事,不然就是他們蓄意挑起,存心與國民政府、蔣介石過不去。
其次,他們的視角像是北伐以後的國民政府公務員,或是那些比較認同中國國民黨的文化人,而非疏離或反對中國國民黨的學者專家,更不是當時人口眾多而且沒有什麼政治發言權的基層民眾。課本談的多是國民政府北伐以後的「十年建設」、「黃金十年」,以及僅次於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時代,相對忽視的是,多數民眾生活困頓的慘狀、人們面臨改朝換代(辛亥革命、張勳復辟、北伐勝利)的焦慮惶恐、歷來政府(不論是北洋還是國民黨)對人們言論與思想自由的嚴厲管制、社會貧富懸殊、新舊文化衝突等的民國景觀,我覺得,魯迅的雜文、小說就像一道窗口,讓我們看到民國的另一面,也就是那些不幸被中華民國政府長年遮掩,以及被人們淡忘的事物。
魯迅的言論及文學作品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他畢生反國民黨,反中華民國。其實魯迅至死都肯定辛亥革命的價值,從不後悔自己、其他同鄉(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等人)、孫中山當年參與推翻滿清的行動,但是民國以後的政局動盪、社會的閉塞頹敗,種種亂象,讓他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民國深感痛心,等到蔣介石、白崇禧等人以暴力方式清黨,讓那些加入共產黨的學生、無辜市民血染上海、廣州等地的街頭、校園,魯迅對國民黨、自己僅存的樂觀徹底絕望,沒有多久就轉向中國共產黨,將希望寄託在後者。儘管魯迅晚年親共(但最終沒入黨),對於許多發生在中華民國境內的亂象,他仍然以曲筆、諷刺等方法揭露出來,不畏官方的言論審查,與親國民黨外圍組織成員的威脅、謾罵,為我們後人留下可貴的見證,以及豐碩的文學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