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危險與書:如同墮入魔法深淵,只為探究知識的奧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不是第一次了。他沉迷於魔法,著迷於書。只要是有關魔法的書,他都會無法自拔地一直讀,一直讀下去;即便這些堆疊成山的書的內容他全都熟悉不已,可是每一次翻閱,他都會從書內的古老文字獲得新的體悟與理解──這種快感實在讓他難以克制。

但現在,他必須停下了。
──Moonrogu《老書巫》


書的危險之處,在於當你讀到一本好書時,它會消磨掉原本以為還很漫長的時間;改造你內心對某種價值或事物的認知;蛻變你的思考心智與進化你的意識;在讀書的這段過程,你或許會以為你是停滯的、安靜的,情緒與思想無為所動──可事實相反。

每一次讀解文字內裡隱藏的意涵,體悟句與句之間合併而成、從未思考過的新解時,你的內心,會變得大為震驚,或是波濤洶湧,或是靜如止水、卻也難以那份激昂的喜悅或憤怒。


書帶給我們的不是真理,它帶來的是更大、更險峻的危險,讓我們莫名變成一位不再甘於平凡、總是以身犯險的冒險者。

我曾經提過,我的閱讀習慣最早是從國小開始。當時一本《向達倫大冒險》,徹底開啟了我癲狂的想像之旅;之後上了國中,我讀文言文小說的《水滸傳》、《七俠五義》,接著又突然跳換至賽門.葛林的《影子瀑布》,以及喬治.馬汀的《熾熱之夢》,讓我徹底著迷於奇幻那無所限制、能夠包容幻想的無限可能性;我之所以喜愛奇幻、甚至成為奇幻小說家,不是因為我跟風看了當時熱門的《魔戒》、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而是我的思緒單純受到書內文字的自由、開闊所引領,讓我認知到「原來,還有這樣的領域能夠接受我的存在。」

書的危險之處,還在於即便它可能是留存於數十年、數百年前的文字,可是這些書本所留下的跡軌,有時候卻又能莫名貼合我們所身處的「現實」,對應著活在現世的我們,所要面對、所要承擔的責任。好比說政治,好比說歷史,好比說,身為台灣人正在面臨的挑戰;就像亙古傳承的魔法。它的咒語可能古老,但它卻能成為在關鍵時刻拯救蒼世的關鍵;就像埋藏在符文裡的奧秘。它可能生澀難懂,但當我們成功解開它,它帶給我們的答案,很可能扭轉、破壞過去禁錮著我們的封閉框界。

明明相隔數年,有些僅僅存於書頁上的意義,卻如此深刻的重疊在我們身處的現代。

然而,也正因為讀書是具有「風險」的。即便我們已經迎來受到網路媒介興起影響、逐漸式微的新閱讀世代,書,依然有著其難以撼動的份量,以及傳續思想革命的使命。

也許,這便也是書的危險之處。


raw-image

嗨!我是Moonrogu!希望你喜歡我的文字與觀點。如果你希望讀到更多我的作品、隨時與我互動,歡迎加入以下連結追蹤我:

《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299元,單次購買、永久閱讀!

《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囊括了我自身對奇幻的理解與觀點,以及作為奇幻小說家對寫作的看法。如果你也是對奇幻感到好奇、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購買《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一起與我探討奇幻的有趣之處吧!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8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開門見山,這篇文就是要紀念我寫部落格滿兩周年了(灑花)!曾在〈一周年特輯〉中分享過我寫作的5個心法。這次兩周年特輯,我想來聊個特別的主題:閱讀的危險。
Thumbnail
開門見山,這篇文就是要紀念我寫部落格滿兩周年了(灑花)!曾在〈一周年特輯〉中分享過我寫作的5個心法。這次兩周年特輯,我想來聊個特別的主題:閱讀的危險。
Thumbnail
身為超級大書癡,看見這本書的標題就讓我興奮不已了,更別提本書畫工精良,怎麼看怎麼舒服! 有趣的是,仔細拆解故事的話,這套書的套路其實很古典,只能說好故事真有共通性的,但要真的變好,看的完全是作者功力。 但內容更是張力強勁,因為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 比方說是否寫些書該被禁止,或者有圖書分級制。
Thumbnail
身為超級大書癡,看見這本書的標題就讓我興奮不已了,更別提本書畫工精良,怎麼看怎麼舒服! 有趣的是,仔細拆解故事的話,這套書的套路其實很古典,只能說好故事真有共通性的,但要真的變好,看的完全是作者功力。 但內容更是張力強勁,因為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 比方說是否寫些書該被禁止,或者有圖書分級制。
Thumbnail
    傳聞,若是書寫文字的手法到了某個境界,文字便會充滿魔力。 那樣的文字所塑造出的故事,就並不單單只是一個故事。 那是足以影響世界的故事,足以被稱作永垂不朽的名作。 可那樣的事情,也不過是傳聞吧? 在瀰漫著灰塵與書本的地下藏書館,我熱衷地埋在書堆裏頭,翻看著一本又一本的書籍。 這裡只有我一個人
Thumbnail
    傳聞,若是書寫文字的手法到了某個境界,文字便會充滿魔力。 那樣的文字所塑造出的故事,就並不單單只是一個故事。 那是足以影響世界的故事,足以被稱作永垂不朽的名作。 可那樣的事情,也不過是傳聞吧? 在瀰漫著灰塵與書本的地下藏書館,我熱衷地埋在書堆裏頭,翻看著一本又一本的書籍。 這裡只有我一個人
Thumbnail
在讀書的這段過程,你或許會以為你是停滯的、安靜的,情緒與思想無為所動──可事實相反。 每一次讀解文字內裡隱藏的意涵,體悟句與句之間合併而成、從未思考過的新解時,你的內心,會變得大為震驚,或是波濤洶湧,或是靜如止水、卻也難以那份激昂的喜悅或憤怒。 書帶給我們的不是真理,它帶來的是更大、更險峻的危險。
Thumbnail
在讀書的這段過程,你或許會以為你是停滯的、安靜的,情緒與思想無為所動──可事實相反。 每一次讀解文字內裡隱藏的意涵,體悟句與句之間合併而成、從未思考過的新解時,你的內心,會變得大為震驚,或是波濤洶湧,或是靜如止水、卻也難以那份激昂的喜悅或憤怒。 書帶給我們的不是真理,它帶來的是更大、更險峻的危險。
Thumbnail
書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思維。 寫者無心讀者有意無非也是份迷離的美意,書危險嗎?當然危險,這世間任何富含力量的,都有攻擊性。 身為讀者,你如何使用它?
Thumbnail
書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思維。 寫者無心讀者有意無非也是份迷離的美意,書危險嗎?當然危險,這世間任何富含力量的,都有攻擊性。 身為讀者,你如何使用它?
Thumbnail
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書市現在已經在瀕臨危及關頭了?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Thumbnail
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書市現在已經在瀕臨危及關頭了?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有朋友說,到野外去,若看到「此處不准戲水」,通常就是玩水最好的地方,同樣的,當到處都是「禁止吐痰」的標語,當然也表示有很多人會隨地吐痰。若以此邏輯來看,舉世都在推動閱讀時,是不是意味著紙本的閱讀已經岌岌可危了呢?  閱讀之所以需要一個名目來推動,顯然是它很重要,同時也在時代變遷下逐漸式微。不過,說閱
Thumbnail
有朋友說,到野外去,若看到「此處不准戲水」,通常就是玩水最好的地方,同樣的,當到處都是「禁止吐痰」的標語,當然也表示有很多人會隨地吐痰。若以此邏輯來看,舉世都在推動閱讀時,是不是意味著紙本的閱讀已經岌岌可危了呢?  閱讀之所以需要一個名目來推動,顯然是它很重要,同時也在時代變遷下逐漸式微。不過,說閱
Thumbnail
一切,只因為「筆」傳來了訊息,一股猶如海嘯吞沒茵綠大地般凶狠、狂躁,將他的腦袋完全吞沒的訊息。 「訊息」透露著無止盡的黑暗,更深沉、更驚懼的黑。那是即便止步了,人的身與心,仍會受到導引而吸引進去的黑。最終走至崩解。 不過對他來說,這並不可怕。相反地,他興奮不已。因為他擁有了無限的靈感。
Thumbnail
一切,只因為「筆」傳來了訊息,一股猶如海嘯吞沒茵綠大地般凶狠、狂躁,將他的腦袋完全吞沒的訊息。 「訊息」透露著無止盡的黑暗,更深沉、更驚懼的黑。那是即便止步了,人的身與心,仍會受到導引而吸引進去的黑。最終走至崩解。 不過對他來說,這並不可怕。相反地,他興奮不已。因為他擁有了無限的靈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