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好像在別人身上看見了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二)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有共同的興趣。

從演算法我們可以了解一件事情,人們從食衣住行、交朋友、做出決定、人際關係是內外還是外向都有特定的模式與慣性,並且大部份都重複循環著,因為大腦巳經被訓練到可以在無意識的思考下,重複執行某些行為、想法、包括情緒,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中遇到問題,但是感覺身邊能幫助你提升的人不多,那是因為,別忘記…,以演算法而言,你們是習慣與思考相似的同屬性大腦,也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有很多案例表示,討厭父親家暴的孩子,成年後,自己也成為施暴者;不喜歡母親貪小便宜,結果自己也變的愛斤斤計較,指責先生不愛做家事,但自己在某個私領域東西也是丟的亂七八糟,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用了功能性磁 共振成像FMRI掃描儀器,側錄了人類大腦的神經活動,發現親密朋友之間對於相同的興趣事物,或者不喜歡的東西,引起的大腦區域神經反應非常相似,不管是引起注意力的部分,推理思考或是情緒反應,身邊的人都已非常相似的方式在處理事情與回應環,境,所以如果你在交朋友的部分是非常被動,那麼你很可能也會遇到比較不主動聯絡的朋友,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交朋友其實是很科學,在你表意識還沒有察覺的時候,大腦其實巳經接受潛意識給出的訊號,做出選擇,大腦就像能夠偵測出共同的感知,有點像手機的熱點,彼此一但靠近、開啟,就會自動連接大腦裡面相關有興趣的部份、討厭的部份、然後話題、行動、看法很自然就會走在一起,這並不是外在事件或環境讓彼此一致,是因為內在的想法感覺本來就相似,所以感覺很親切,潛意識會覺得,好像從別人身上看見了自己。

所以如果把觀察自己人際圈的大腦熱點,變成生活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將可以透過他人的各種反應來認識自己,例如,和你交談的人,都是談事情的經過怎麼發展的居多,還是談他個人的情緒感覺比較多。重點談論事情的人,大腦熱點都是比較傾向「如何解決問題」。

從類型的家人朋友身上,可以反觀自己是不是也是一個習慣分辨對錯,傾向講道理,比較害怕別人動不動就哭、情緒化、有理說不清的人,也可以從這裡覺察自己的理性,是不是常避開讓自己有情緒的感覺,也因為這樣遇到心裡難受時,比較難有人可以真的安慰到自己。

另外一種大腦熱點傾向「我的感覺」的人,比較在乎人情世故,自己是否有受到尊重、被支持,不論對錯都要在感情上相挺。從這類型的家人朋友身上,可以覺察自己是不是有容易衝動購物或憑心情做決定、有時候想要完成某些事只是想做,並沒有什麼特定理由,因為感覺代表一切,害怕愛說道理的人,但又同時欣賞著理性的人,強大的分析與邏輯。

如果你從身邊的人覺察到自己屬於理性類型,那麼你大部份都會希望事情不要太失控要在掌握範圍,所以如果出現有情緒上的問題,很多是因為事物不在自己的進度內,所以出現不安全感。

如果從身邊的人反觀到,自己是屬於感性類型,可以從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裡,覺察自己是不是常常掉進重複性、相似性的情緒,也容易被玻離心,而導致人際敏感,處在感覺的中輪迴。

同樣的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情緒陷落時,你也可以把對方引導到平時你是如何讓自己快樂起的方法因為內在有相同的共通性,所以你們可以一起分享痛苦,也就可以一起創造快樂。

除了觀察人際圈的相同興趣、不喜歡的事物,還可以進而推演到有哪些相同的語言模式、價值觀念、生活型態、執行能力,甚至是自己的財富狀況,有個研究表明,你身邊的人,他們的平均收入,就是你的薪水,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在創業,你本身創業的機率也很高,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在工作,那麼你也會是傾向比較穩定的工作環境,這是因為彼此會互相影響,帶動大腦的感知熱點。

所以,如果你希望身邊多些貴人、有智慧、思考維度比你高,看的比你廣,亦師亦友的人,那麼除了開始覺察你的人際圈,也可以開始突破慣自己慣有有的思維模式、對你不熟悉的事物展開好奇、接觸不同領域的朋友,當你開始有意識的擴展生活交際圈,潛意識就會引導大腦帶你穿越同溫層,也許你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但是你總是可以相信自己是有選擇權。

美好的人際關係,從有意識的拿回自己的力量開始,讓自己處在舒服的相處頻率。

認識潛意識,讓它好好幫你做事 潛意宅 童子藥

Podcast線上用心「聽」文章

潛意識宅官網https://www.subconscious-house.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潛意識宅 童子藥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2021/03/19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Thumbnail
2021/03/19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Thumbnail
2021/03/15
 現在人常常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是行色匆匆很忙碌,並不是因為工作上或家庭佔據了自己多少時間,而是在所有手邊停下來的零碎片刻裡,我們幾乎都給了手機,用來追劇、回訊息、貼文、網購或是有些人打電玩。這些小而零碎的時間,填滿了我們所有的空白,對於視覺以及大腦而言,幾乎除了睡著以外,沒有停下來,感覺不忙的時候
Thumbnail
2021/03/15
 現在人常常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是行色匆匆很忙碌,並不是因為工作上或家庭佔據了自己多少時間,而是在所有手邊停下來的零碎片刻裡,我們幾乎都給了手機,用來追劇、回訊息、貼文、網購或是有些人打電玩。這些小而零碎的時間,填滿了我們所有的空白,對於視覺以及大腦而言,幾乎除了睡著以外,沒有停下來,感覺不忙的時候
Thumbnail
2021/01/17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Thumbnail
2021/01/17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個說法,就是你周遭最親近的五個朋友,這五個朋友的成就平均值就是你目前的成就水平,若我們要增高自己的成就,可以找更高一等的朋友與他們合作。 在生態系統: 利用環境能將內向者變成外向者嗎?此篇讀者回覆: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跟環境很有關係。」 「環境成員的磁場,或是說調調之類的說法。」 「如果跟你很Ma
Thumbnail
有個說法,就是你周遭最親近的五個朋友,這五個朋友的成就平均值就是你目前的成就水平,若我們要增高自己的成就,可以找更高一等的朋友與他們合作。 在生態系統: 利用環境能將內向者變成外向者嗎?此篇讀者回覆: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跟環境很有關係。」 「環境成員的磁場,或是說調調之類的說法。」 「如果跟你很Ma
Thumbnail
我們的腦中常常會被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佔據。 有時候是隔壁鄰居的小孩考上了第一自願;有時候是親戚整家搬到國外居住;當初班上的最後一名竟然考上了國外頂就學校的博士;買了房子卻羨慕起同學的大坪數豪宅⋯⋯ ​ ​ 我們的腦袋擠了好多別人幸福的故事,卻沒有留給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腦中常常會被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佔據。 有時候是隔壁鄰居的小孩考上了第一自願;有時候是親戚整家搬到國外居住;當初班上的最後一名竟然考上了國外頂就學校的博士;買了房子卻羨慕起同學的大坪數豪宅⋯⋯ ​ ​ 我們的腦袋擠了好多別人幸福的故事,卻沒有留給自己。
Thumbnail
這篇要聊的主題是關於外在環境即是內在的投射 如果你已經開始對靈性成長、身心靈、心理學、哲學等等領域感到有興趣, 那麼再來或許你會時常聽到:外在實相即是內在投射。 白話一點就是:漸漸地你會意識到從你眼睛睜開的那一刻起, 所有你看到的、體驗到的,都來自於你內在狀態的投射。 「我潛意識都相信了什麼?」
Thumbnail
這篇要聊的主題是關於外在環境即是內在的投射 如果你已經開始對靈性成長、身心靈、心理學、哲學等等領域感到有興趣, 那麼再來或許你會時常聽到:外在實相即是內在投射。 白話一點就是:漸漸地你會意識到從你眼睛睜開的那一刻起, 所有你看到的、體驗到的,都來自於你內在狀態的投射。 「我潛意識都相信了什麼?」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從如何發現與理解某位同事作為一名仆街(討人厭又品性惡劣的人)開始。在【職場仆街論 Ch.1】裡,我談到自己在國高中時期,便「天生」地會藉由觀看周遭人們的言行舉止與互動,然後「猜測」(to conjecture)他們的動機,從某種假定中再推論他們接下來的行動與人際結果。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從如何發現與理解某位同事作為一名仆街(討人厭又品性惡劣的人)開始。在【職場仆街論 Ch.1】裡,我談到自己在國高中時期,便「天生」地會藉由觀看周遭人們的言行舉止與互動,然後「猜測」(to conjecture)他們的動機,從某種假定中再推論他們接下來的行動與人際結果。
Thumbnail
我們會吸引與我們相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生活中,外在的顯現即是內在的投影,在了解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吸引來的之後,讓我不禁思考著一件事。
Thumbnail
我們會吸引與我們相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生活中,外在的顯現即是內在的投影,在了解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吸引來的之後,讓我不禁思考著一件事。
Thumbnail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Thumbnail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