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投資的觀點決定了你的人際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四)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在人常常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是行色匆匆很忙碌,並不是因為工作上或家庭佔據了自己多少時間,而是在所有手邊停下來的零碎片刻裡,我們幾乎都給了手機,用來追劇、回訊息、貼文、網購或是有些人打電玩。這些小而零碎的時間,填滿了我們所有的空白,對於視覺以及大腦而言,幾乎除了睡著以外,沒有停下來,感覺不忙的時候。
當我們在做每件事情,其實都是參與了投資,而且每件事都分為有形和無形的成本,有形成本是我們在這些事情上所花的時間,無形成本指的是我們在上面花的心思和在意的程度,如果我們把每天要做的事情當作一種損益表把它簡單的分類一下,例如:
生理類別:也就是睡覺、洗澡、吃飯、運動
勞動類別:做家事、採買、烹煮、通勤上下班、走路
休閒類別:生活中各種娛樂、用手機、
主要類別:上班、上課、談戀愛、學習
這幾個項目就可以佔據一個人,一天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體力精華時間,你可以觀察一下,如果每個人每天要損失到這麼多的寶貴時間在固定的事項上,那在忙完這些事情以後,一天當中有多少會想到你、在乎你過的好不好,願意把剩下時間給到你,陪你講講話?願意投資你時間和體力的人,你是感覺到珍惜,還是麻庳了?有個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投資不只是有形成本,而是無形資產「耐心」。想一想,一個你不待見的人,光是想到要跟他講話,你可能都會覺得煩,當對方問你在做什麼時,你一定會說「我在忙,沒空」!
  英國有個研究指出,人們的交際名單越多但是交心的品質卻可能會越低,產生的痛苦還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因為假面朋友,會讓人不自覺產生防備、談話的字裡行間要有很多考量,有時甚至每句話,都要過度考慮對方的感受,職場上無法開門見山的坦誠相見,勾心鬥角的情況可能更多,所以假面的交際關係,會讓人感覺到疲備或是焦慮,身心充滿負荷。
  但是如果知心的不在多,為什麼很久沒交集的朋友、同學加入你的好友或是追縱你時,你可能還是會按下同意鍵,或是會保留好幾個其實沒什麼在實際運作的群組,那是因為某些不冷不熱的關係,可以營造自己是群居動物的歸屬感,而且某些原本疏離的友誼可能因為一場聚會,有機會讓關係上位,替換掉舊名單裡可能巳經想拉黑的朋友,試著和不熟的人互動,可以打開自己的見解和視野,也可以訓練自己有多快被賦予信任感,不經意的幫個小忙還可以提升自尊心和幸福指數。所以在全球疫情期間,人們可以感知到群體力量和陌生人彼此間的互助有多重要。
  所以不論你經營的是精緻型人際關係還是偏向熱鬧的市井交際,都跟大腦的邊緣系統,有一個追求報酬的投資中心,叫「阿肯柏氏核」有關,它關係著任何自己的付出,是否會得到回報,因著這個回報,再會思考要不要加碼多投資一點,還是期待可能會不如預期,改成保守止跌。例如,你追了一個喜歡的女生好久,要不要再送她一點禮物呢?你投注的股票跌了,也許會回升,該不該加碼追進呢?公司的同事今天被主管罵了,下班時心情不美麗,要不要花時間打個電話給他,安慰他一下?不管你的動機是什麼,最後會不會行動,還是看阿肯柏氏核,對這裡的投資有沒有充滿回饋的期待感。
   生活中很多投資的項目不一定有回本,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會喜歡上網買東西,因為在刷卡的那一刻,卡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有決定權,情緒可以借著行為獲得一些釋放,投資錢至少拿回物品。有些人會花很多時間專門給到食物,背後也有相同的原理,因為在很多無能為力的外在情況上,吃什麼、吃多少,自己有決定權,所以當我們在某些事情的點上,感覺到自主的愉悅以及主控力後,情緒就會引發大腦,常常把我們帶回到那個愉悅的時間點,反複做出類以的行為。時間在哪,成果就在哪,於是日積月累,我們的投資的回報就是肥胖或是有很多的帳單要繳。
  人際關係的投資也是一樣,為什麼有一些朋友我們會常常相處,喜歡一起聊天,因為我們想到這個人的時候,得到的回報是一種舒服的感覺,可能是溫暖的丶感覺自己是被支持的,想起這個人時,內心的無形成本反應在正向的,也就是你覺得賺到了友誼,贏得被信任,能夠輕易獲得尊重的投資報酬率,所以你會把時間給到相對應的人事物。損失的人際投資則是那些,你想起來時,會感覺到不舒服的人,因為可能曾經用過真心,但是最後換來絕情、背叛、欺騙或者是不被真誠的對待,所以在無形的投資裡,潛意識會啟動我們的直覺,提醒自己跟這樣的人保持敬而遠之。 所以,換句話說,由頭腦所發動的資投熱帶,除了跟過往的經驗和記憶關聯,看向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跟記憶的停留時間長度和情緒強度,比較有關係。
  舉例來說,一個不喜歡別人嘮叨的人,可能下班回家時,身邊就有不斷叨叨絮絮的另一伴,因為討厭嘮叨所引發的負面情緒,讓自己想逃離,為了要處理這些情緒,可能要從位置上站起來去走一走
1可能會花$55去買一杯咖啡
2在外面花1小時坐一下,回復平靜
3打30分鐘電話給人訴苦,反而聽對方倒一推垃圾
4可能會想上網買東西,不知不覺刷了3000元
5發現晚上睡不好,有4個小時都處在淺眠狀態,整天腦神經衰弱
6於是常常感冒,還要花150元的健保費去看醫生
7白天容易吃零食或者是重口味的食物,忍不住碰觸高熱量的油炸物,造成體重數字上升
8面對引發這些情緒的人,如果有時控制不住的自己的不耐煩,還會將表情等喜怒形於色,落人口實,說自己是個很容易情緒化的人,最後負評或是罵名接踵而來,人際關係與時間、金錢、體力等損失不計其數。
  如果試著練習把上述這些投資的行為、消費等所引發的原因寫下來,將不難察覺出這些脈絡的源頭只是來自一個巳經發生在過去的經驗與記憶。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明明是一種內外的損失,為何頭腦還要投資,將心力放在上面,凡是我們所抗拒的,它都會持續,因為我們將能量源源不絕的放在不想要的情緒上,所以日積月累密度產生了強度。大腦發現我們在這些事上重複循環好像樂此不疲,難道不會以為我們想投資嗎?
  從身邊的人嘮叨這件事而言,對方可能只要用10分鐘,但從離開現場開始,話裡面令人不舒服的語言、情境、想法等開始像一幅畫,在心中慢慢展開,所以延伸出上述一系列,有形無形的損益成本,如果都把它們都量化成為數字,我們可能會很驚訝,活到目前為止,可能有一半的人生都活在逃避、悔恨等處理不想面對的情緒和件事裡,結果,同時也忽略,用來逃走以及指責怪罪別人的理由,其實佔據了我們加乘的時間,是另外一種內外在成本的消耗。
  那麼如何不被外在的感官世界影響到內在的心理時間,成為高效管理的重要練習,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練習以下幾個覺察
1自己的意識最容易被什麼樣的人事物干擾
2通常被影響時,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意識到自己又被困在裡面,
3是不是一件事還沒想完,就又去想另一件事,念念相續,轉移焦點
4別的事情是否也造成我的消耗,本來要停損,卻又生出利息
5如果,試著活在當下,會得到什麼好處?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教我們一本萬利的投資,叫「無為」,無為不是不做為,而是知道什麼不用為,因為妄為會消耗太多能量,影響人事成本,浪費了當下。巳經發生的過去,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其實都是巳經成為幫助我們豐富經驗的人生資產。不管損益,生命都是贏家,未來是從每個當下出發的,如果離開當下,未來只會變成過去的延申。 透過認識潛意識宅,可以整理生命回顧,成為自己人際損益表最佳的理財專員,投資有賺有賠,辨視出自己常常困在什麼心念,避免過度的投資浪費。
認識潛意識讓它好好幫你做事 潛意識宅 童子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文章類別: 1 事業-人際關係(三) 2感情 3健康 4情緒 5學習  6成功 7金錢 《8自我探索》 9溝通 10潛能開發 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發展出各種方便聯絡的軟體,讓維繫人際關係變的輕而易舉,但是有聯絡,不代表在情感上有真正的連結,你有人際關係,慢慢變的越來越少聯絡的問題嗎?有時候對著朋友的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在人際關係中類似的情況,你的老闆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你覺得上班變成有壓力、你的另一伴要求你做某些事但卻讓你不開心、你的朋友三經半夜跟你哭訴失戀、或者聽他倒垃圾講生活中她感到不開心的事、你的家人使用你的資源,認為很應該並且感覺不到他們的感謝。 這些在你的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在感情中,投入的注意力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投入越多,並不代表對方會更愛你。這篇文章討論了感情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應該如何平衡,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上文提到長期關係的兩個面向要提升,但我有說道更重要的沒寫出來。   這件事情就是長期關係的成本。   把妹不難,難的是要挑對象,同時還要作時間分配。   畢竟多數人並非不用做事的富二代,要是你沒有錢的煩惱,也沒有時間的煩惱,其實扣掉睡覺、吃飯、拉屎,其餘時間白天健身、挑衣服、拍照、發
Thumbnail
財富自由不僅意味著富有,更代表著能夠自由選擇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 本文探討了時間與金錢的價值,以及如何有效地將時間轉化為生產力。透過專注力,實現財務自由。理論上,時間的價值高於金錢,但只有透過專注力,時間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價值,財務自由的真正意義在於擁有時間的選擇權。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可能有的人會說是時間、是親情、是友情、是金錢,時間也許是個不錯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多,但其實還有一件事比時間更有價值,那就是「注意力」! 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注意力」有什麼珍貴的,深究之後,我們就能發現現在所有的商業行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搶奪」人們的注意力,因為只有一開始吸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在感情中,投入的注意力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投入越多,並不代表對方會更愛你。這篇文章討論了感情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應該如何平衡,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上文提到長期關係的兩個面向要提升,但我有說道更重要的沒寫出來。   這件事情就是長期關係的成本。   把妹不難,難的是要挑對象,同時還要作時間分配。   畢竟多數人並非不用做事的富二代,要是你沒有錢的煩惱,也沒有時間的煩惱,其實扣掉睡覺、吃飯、拉屎,其餘時間白天健身、挑衣服、拍照、發
Thumbnail
財富自由不僅意味著富有,更代表著能夠自由選擇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 本文探討了時間與金錢的價值,以及如何有效地將時間轉化為生產力。透過專注力,實現財務自由。理論上,時間的價值高於金錢,但只有透過專注力,時間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價值,財務自由的真正意義在於擁有時間的選擇權。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可能有的人會說是時間、是親情、是友情、是金錢,時間也許是個不錯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多,但其實還有一件事比時間更有價值,那就是「注意力」! 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注意力」有什麼珍貴的,深究之後,我們就能發現現在所有的商業行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搶奪」人們的注意力,因為只有一開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