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史隨筆---關於「兵器化拳」那檔事】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民初武師 孫祿堂 三體式拳照
不廢話,接續上篇
在清朝禁武令造成的歷史情境下,不希望家傳武學斷傳,或仍想要藉此考武舉出人頭地的非滿人習武者,終究採取「脫兵化拳」的方式,來保留原有的兵器武技。
這件事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我們姑且不討論那些一代宗師們的精深功力,直接以宅伯本身做例子就好。
宅伯畢業後等了半年終於拿到入伍令去了陰...更正,是去軍中報到。在下部隊之後開始有自主訓練的時間,宅伯連上義務役們全員在各項體能檢測都達標的情況下,不想跟著只有一兩位達標的志願役進行無意義的體能補強訓練,便向連長申請自行選擇體能訓練項目,連長在這件事上也樂見其成(畢竟可以拍照上呈我們自主訓練的情況,精神好體力好各個訓練情緒高)。
那除了加強體能以外,宅伯想練習本身最喜歡的兵器之一-雙刀,可是顯然軍中不可能讓你帶雙刀入營,那怎麼辦呢?
沒錯,就以雙掌模擬雙刀,按照教練所教的動作進行比劃演練。(當然,因為怕被抓連上演出公差,絕對是躲起來練XD)
好,我們場景拉回清朝禁武令之後的漢人武師,作為長年習練甚至戰場上親自用過這些兵器的高手,將肢體模擬兵器進行演練跟教學,顯然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畢竟連宅伯這種愛好者都做得到了。
但這些兵器技術轉化為身體模擬的時候,就會遇到一個相當現實的困境:我要怎麼「展現技術層次」?
別忘了,持續在遊場較量技術的,可從來不只有這些兵器武技,還有徒手搏擊的那些系統阿,別的不說,精通跤技的蒙古或東北(滿人)摔跤,就是徒手搏擊類型的代表武技之一,這些人可是專門練這徒手技術的,脫兵化拳自己模擬演練傳承當然沒問題,可是時代情境下仍然存在著競爭需求,不然該怎麼傳承呢?(白話點,不辦法表現一下怎麼招的到學生?)
這的確是蠻麻煩的事情,可是長年累月操練兵器的武人們倒也不懼,除了因為操練兵器而具備的戰鬥身體能力讓他們仍能保持自信外,將這些體悟「取其意,忘其形」運用在徒手技術上的轉換自然也難不倒他們。
假設我們不特別計較頂尖高手對陣的情況,光一位長年練兵器的人手上的勁力,常人或地痞流氓能經得起幾下?古武諺「拳怕少壯、棍怕老狼」,那麼正當盛年,搞不好還當過兵的持棍武人,對上沒特別鍛練過的地方打手,就算沒持械徒手相搏,誰的贏面大??假設沒特別算計的話應該很明顯,而那位因此出名武人,也許就靠此被找去做護院、走鏢、或被找去當武藝教習,這往往就成為了某新門派系統建立的開始。
這時也許這位擅使兵器的武人,開始受到一些練習徒手搏擊技術的武者挑戰
可是此時的情境與今日相反,為了將兵器技術有效地轉換成徒手技術,這些使兵器的高手可能很長時間都在研究徒手搏擊技術,反而是練徒手搏擊的人會非常不適應兵器技術,因此兩強對陣,知己知彼者勝,徒手搏擊的高手可能因為一瞬間無法判讀某種其實是兵器技巧的攻擊而落敗。
八卦掌奇特身法擊敗數家京城高手的成名過程,形意門人一出山,幾位代表高手「半步崩拳」在各省擂台大放異彩,皆是典型的例子。
民初八卦名家 劉鳳彩 拳照
從這些例子其實你可以看到某種武術界的現象,即「擅兵者研搏鬥」,同時這也會讓我們發現,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大亂平定之後一個世代」的時期,通常,就是新朝代開國至鼎盛左右的時期,或者某些亂事平定後,中間稍微平靜的時期。
雖然本篇以清朝禁武令所造成的影響作為討論焦點,但那只是因為時代較近,與現代門派相關傳承較多較方便討論而已。「擅兵者研搏鬥」的現象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出現,明朝中葉開始從擴張型轉趨內治型帝國,因此這時期兵器化拳的現象也相當多。
不過,隨著「以兵研搏,脫兵化拳」的門派漸次重返興盛,專研徒手搏擊的門派系統會因此放棄爭勝嗎?顯然不會。
隨這這些「兵器化拳」第一代創派大師相繼凋零,真正具備兵器使用經驗的世代逐漸消失,同時徒手搏擊系統的門人也因為上一世代的吃虧,而鑽研了兵器化拳技擊的那些原理技法,彼消此長,還是那句話「兩強對陣,知己知彼者勝」,這時候第二世代的高手站上舞台,失去持兵器經驗的兵器化拳門派,對上因敗鑽研兵器的徒手搏擊門派,自然是後者重新掌握優勢了。
注意,徒手搏擊系統的門派未必是跑去練兵器,而是在鑽研兵器化拳原理後,從這些原理中找出漏洞,以徒手技術本身的優勢破解。
如同第一年的大聯盟投手新人王,第二年開始常會因為被其他隊伍研究透徹而被打爆陷入苦戰一樣,兵器化拳系統與徒手搏擊系統武學,基本上就這樣的關係。
當然,「兵器化拳」的系統武學門人會坐以待斃嗎?顯然不會,在鑽研如何擊敗徒手搏擊系統技術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找一些「遊走禁武令邊緣」的方式來重新取得兵器使用經驗,例如以大桿或無槍頭的長棍竹棍取代槍械,或者借道戲曲的表演兵器來體驗兵器使用的感覺,以便重新掌握創派祖師爺或家族祖上的兵器使用經驗。(這邊又能解釋了另一個問題,為甚麼後來傳武會走向表演套路化的原因,不過這以後再另外開一篇來探討。)
然後再過幾個世代,徒手搏擊系統武學可能因為佔據優勢已久,開始認為兵器化拳系統武學沒什麼意義或難以跟自身抗衡,在此同時因為時代又開始進入戰亂,開始有許多兵器化拳系統的門人重新找回使用兵器戰鬥的經驗,那麼接下來這兩大勢力的消長對弈會怎麼發展,相信大家已經不需要我再多說了。
總歸一句話,「兵器化拳」系統的「貴族或前貴族武學」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產生出來的,而與「徒手搏擊武學」之間其實是有著既彼此競爭又彼此鑽研的關係,這件事在近代武學史上也造就了混合系統的產生。
大家應該馬上會想到兩種類型的混合系統
1.全部都練的匯集型系統門派。遠者如少林武當、近者如OO武集、X門武藝都是此類型,簡單說就是將所能取得或傳承的武藝不分徒手還是兵器,全部都讓門人習練,確保取得這兩大類型經驗。
2.混種創新的門派系統:就不解釋了,此類型代表,就是彙總十八家技法的螳螂拳系統,或者其他你想的到的混合類型。
當然,不管是哪種混合系統,出於哪種目的進行混合,在出現的當時必然又會創造另一波「近似無敵手」的風潮,與「搏採眾家所長」的武學思潮。
假設你有耐心看到這邊,那應該會懂宅伯接下來要說甚麼......沒錯,就是「一時無敵→被研究→被破解→重新檢討→時代變化→重新取得優勢經驗→再次闖出名聲」這個過程。
談到這邊,關於近代武學史上(當然主要是中華文化圈中的武學史思想),門派系統與武學思潮的邏輯,宅伯已經約略的將輪廓呈現給大家了。
那麼,我們將時代繼續往前走到清末民初的時期,這個讓武學不分系統均大放異彩,同時也不得不被社會潮流將老武學(傳統武學)推向另一次困境的時代,會怎麼帶來武學思想上的質變,我們下一篇來談。
你沒想錯
就是另一波「徒手搏擊系統武學」走向巔峰稱霸的時代。
註:
圖為取自網路的孫祿堂大師示範三體式照片
可與前篇持槍勢圖對照
但僅能說明此動作可能出自槍勢
實質內涵在此時的孫門手中
早已非單純兵器使用內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過去中華文化影響圈來說,不論是漢代以前講的國士六藝「禮樂射御書術」還是日本後來出現的武士階級教育,或者歐洲後來的騎士戰鬥教育,嚴格來講都不算「戰場武術」。
武學領域不分傳武現武,並非拒人千里之外的神秘,撥開那層距離,那就跟任何領域的同好者或玩家聚會一樣,資深優秀玩家帶著新手玩家,給點訣竅,讓你能更好的努力,得以看見過去未能看見的景色,說到底就這麼單純而已。
習武這檔事,是很有趣的,但如果你並不像宅伯一樣享受其中文化與技術樂趣兼有運動功效,也不是那種為了生活、為了比賽,或為了傳承的人,那其實習武的核心意義只有一個---為了「求生」所做的保險。 套一句宅伯的啟蒙教練說過的話: 「習武,就是在練一種最好一輩子用不到的技術」
任何武術的起點都是來自感知,不論這感知是從視覺還是觸覺開始,沒感知到,就沒招,我很愛玩武,如同我愛打遊戲愛讀歷史,但我不會刻意的去神化武術的能力,有些辦不到的事情,就真的辦不到
在去參觀之前,宅伯自認為是會摔技的,只是摔得不好,當在王老師的教練場體驗時,被體重不知道有沒有我的三分之二(當時體重90公斤),但年齡絕對是我的兩倍到三倍的前輩摔得懷疑體重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不會摔,真的連摸到邊都不算~~
近來武漢肺炎疫情嚴重 尤其發源地中國 內部各城各村人人自危 當然宅伯不是來評論疫情的 除了防疫跟情況 我所關注的焦點 是類似民團護鄉里的狀態開始出現 (當然也有人認為已經是類割據狀態了) 不論抖音或各大影片網站 雖中共百般封鎖 總會流出來幾部影片 村人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 在村口站崗 連新聞都有報 h
以過去中華文化影響圈來說,不論是漢代以前講的國士六藝「禮樂射御書術」還是日本後來出現的武士階級教育,或者歐洲後來的騎士戰鬥教育,嚴格來講都不算「戰場武術」。
武學領域不分傳武現武,並非拒人千里之外的神秘,撥開那層距離,那就跟任何領域的同好者或玩家聚會一樣,資深優秀玩家帶著新手玩家,給點訣竅,讓你能更好的努力,得以看見過去未能看見的景色,說到底就這麼單純而已。
習武這檔事,是很有趣的,但如果你並不像宅伯一樣享受其中文化與技術樂趣兼有運動功效,也不是那種為了生活、為了比賽,或為了傳承的人,那其實習武的核心意義只有一個---為了「求生」所做的保險。 套一句宅伯的啟蒙教練說過的話: 「習武,就是在練一種最好一輩子用不到的技術」
任何武術的起點都是來自感知,不論這感知是從視覺還是觸覺開始,沒感知到,就沒招,我很愛玩武,如同我愛打遊戲愛讀歷史,但我不會刻意的去神化武術的能力,有些辦不到的事情,就真的辦不到
在去參觀之前,宅伯自認為是會摔技的,只是摔得不好,當在王老師的教練場體驗時,被體重不知道有沒有我的三分之二(當時體重90公斤),但年齡絕對是我的兩倍到三倍的前輩摔得懷疑體重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不會摔,真的連摸到邊都不算~~
近來武漢肺炎疫情嚴重 尤其發源地中國 內部各城各村人人自危 當然宅伯不是來評論疫情的 除了防疫跟情況 我所關注的焦點 是類似民團護鄉里的狀態開始出現 (當然也有人認為已經是類割據狀態了) 不論抖音或各大影片網站 雖中共百般封鎖 總會流出來幾部影片 村人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 在村口站崗 連新聞都有報 h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踏上夢之舞台 — Under的武道館、全團的紅白 —(2015下半年)
Thumbnail
衝破界限,突入時尚界、廣播界、戲劇界、出版界 —(2015上半年)
Thumbnail
宗教思想交流 前1世紀末葉,佛教自于闐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和闐)以後,公元前10年左右
Thumbnail
不論是團體班或是個別課,從三歲開始的任何音樂課,最後一定會進入讀譜的階段,要有系統且穩扎穩打,又要吸引小小孩有興趣(坐得住)能吸收,以下提供三個方向給正在備課的老師或是陪伴的家長。   沒有小孩不喜歡聽故事和玩遊戲。 心法:每個概念配合相應的故事與遊戲,尤其適合年齡3歲至8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場看過刀哥競賽影片或幾十秒版本的觀眾,本以為在思高儀隊刀官報告完畢就會現場看見這絕技的,在他們失望之時,刀官轉身配合著《思本進行曲》舞刀,旗官、旗手們及護旗槍兵原地踏著交叉步轉身,旗官領軍,旗隊回復到同一直線上。他們踏步轉身時,刀官同時且將禮刀向上拋,刀官与旗官面對面,禮刀在刀官背後接起。那些注意
Thumbnail
公告。和所有武道師兄弟修煉不同 本人和 我師公莊聯騰武道202代。師父莊世裕武道203代。 及我所有師兄弟修煉大異。不同模式。含拳功道武功道功皆不同。 本人所修習的是。當下瞬間演作。 全新理論教您自創自導自演。而非背拳套背譜再現又再現。 教當下直接瞬間創新發明開創不再現。修習模式相當不同。修道功亦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湯在行進間仍有著拋刀動作,小湯沒有拋很高,但他沒有在看刀,像是刀一定會回到他手上般。恆豪恆傑甚至吱吱喳喳地討論起小湯是不是手腕跟禮刀中間綁了有看不見的細線。看見湯成紀如此熟稔的刀法,李英豪是身心完全的折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高蔚杰這屆是開紅海般的讓旗隊及刀官退到槍隊後,而下一屆則是讓旗隊分散,掌旗三員、左右槍兵在刀官報告操演開始後,中央旗官為準,左右掌旗及左右槍兵開始一大步,然後槍兵再一大步,讓他們向後轉時,可以直線穿越槍隊抵達後方。 講完了各屆刀官旗隊進出方式後,他們知道剩餘的都是一樣的。高一高二隊員們正在操練
Thumbnail
 青寧刀重新回到力兒手上,反叛的他永遠不肯操軍校所教的持刀搏擊,只肯操師父所教的一套,因爲他認爲師父的那套較實戰,因爲中國人的功夫專打壞人和畜牲。        
Thumbnail
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練習及彩排下週校慶的舞蹈演出,在舞蹈教 室裡我們跟著老師的指令,賣力的舞動著我們的小身軀,用最天真燦爛的笑容,搭配著可愛的舞蹈,老師們都說我們跳得真的很棒唷!下週五就是蒲公英家的慶生會了,期待當天會看見爸爸媽媽們來欣賞我們可愛的演出唷!在開始練習跳舞之前,我們決定先來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踏上夢之舞台 — Under的武道館、全團的紅白 —(2015下半年)
Thumbnail
衝破界限,突入時尚界、廣播界、戲劇界、出版界 —(2015上半年)
Thumbnail
宗教思想交流 前1世紀末葉,佛教自于闐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和闐)以後,公元前10年左右
Thumbnail
不論是團體班或是個別課,從三歲開始的任何音樂課,最後一定會進入讀譜的階段,要有系統且穩扎穩打,又要吸引小小孩有興趣(坐得住)能吸收,以下提供三個方向給正在備課的老師或是陪伴的家長。   沒有小孩不喜歡聽故事和玩遊戲。 心法:每個概念配合相應的故事與遊戲,尤其適合年齡3歲至8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場看過刀哥競賽影片或幾十秒版本的觀眾,本以為在思高儀隊刀官報告完畢就會現場看見這絕技的,在他們失望之時,刀官轉身配合著《思本進行曲》舞刀,旗官、旗手們及護旗槍兵原地踏著交叉步轉身,旗官領軍,旗隊回復到同一直線上。他們踏步轉身時,刀官同時且將禮刀向上拋,刀官与旗官面對面,禮刀在刀官背後接起。那些注意
Thumbnail
公告。和所有武道師兄弟修煉不同 本人和 我師公莊聯騰武道202代。師父莊世裕武道203代。 及我所有師兄弟修煉大異。不同模式。含拳功道武功道功皆不同。 本人所修習的是。當下瞬間演作。 全新理論教您自創自導自演。而非背拳套背譜再現又再現。 教當下直接瞬間創新發明開創不再現。修習模式相當不同。修道功亦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湯在行進間仍有著拋刀動作,小湯沒有拋很高,但他沒有在看刀,像是刀一定會回到他手上般。恆豪恆傑甚至吱吱喳喳地討論起小湯是不是手腕跟禮刀中間綁了有看不見的細線。看見湯成紀如此熟稔的刀法,李英豪是身心完全的折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高蔚杰這屆是開紅海般的讓旗隊及刀官退到槍隊後,而下一屆則是讓旗隊分散,掌旗三員、左右槍兵在刀官報告操演開始後,中央旗官為準,左右掌旗及左右槍兵開始一大步,然後槍兵再一大步,讓他們向後轉時,可以直線穿越槍隊抵達後方。 講完了各屆刀官旗隊進出方式後,他們知道剩餘的都是一樣的。高一高二隊員們正在操練
Thumbnail
 青寧刀重新回到力兒手上,反叛的他永遠不肯操軍校所教的持刀搏擊,只肯操師父所教的一套,因爲他認爲師父的那套較實戰,因爲中國人的功夫專打壞人和畜牲。        
Thumbnail
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練習及彩排下週校慶的舞蹈演出,在舞蹈教 室裡我們跟著老師的指令,賣力的舞動著我們的小身軀,用最天真燦爛的笑容,搭配著可愛的舞蹈,老師們都說我們跳得真的很棒唷!下週五就是蒲公英家的慶生會了,期待當天會看見爸爸媽媽們來欣賞我們可愛的演出唷!在開始練習跳舞之前,我們決定先來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