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洪明道:餐桌上的桃花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些藏品】

  漢詩可以寫什麼?這個問題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長出不一樣的答案。

  日治時期的臺灣在當局治理下詩社林立,漢詩創作活動興盛。但詹作舟的創作高峰是在國民政府來臺後,他在詩中表達了光復的歡欣、對國際政局的擔憂,即使被捕入獄,他仍以漢詩記錄獄中生活、諷刺當局。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那一年,我又再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同學們。

  他們搭乘火車,從島上各處趕來。我在診所門前掛出告示休診一天,先回彰化老家一趟,整頓了一番,才到驛站去迎接他們。

  二十多年過去了,同期們都有了各自努力的成果了。但在學校裡的那些日子,好像才是昨天的事。杜君才要和蔣君、翁君要以霍亂向袁世凱下毒,一起長大的賴河才剛徒步走完回彰化的路。

  轉眼間,一個已經是從日本學成歸臺,帝國大學的教授了。賴河,不,應該叫他賴和君,則是在文藝界小有名聲了。從在小逸堂認識他開始,他漢詩就寫得十分典雅,算是同級中有天賦的。現在的他,卻用臺灣話寫起了小說。

  我總會想起卒業[1]的晚上,我獨自一人在路上走著。我繞過醫學校的大講堂,那個我曾經坐在底下苦於思索的地方。曾經有一列隊伍,進東進東地[2]走過。坐在教室裡的我,將視線轉向窗外。似乎是厭倦了書頁上的拉丁文和片假名,一有機會,便藉機逃脫。

  高木友枝先生問我們,剛才由大路過去的是什麼?

  「叫道迴。」杜聰明君起來答應。

  我們並非不知道那是什麼,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用日本語說出口。杜聰明君除了熟讀藥理學,這樣的反應竟然也如此快速。

  教授問我和這樣的杜聰明君,要不要在醫學校留下來當助教。也許他想要問的,只有杜君吧?

  當年的我不會想過,會在庄頭擔任一個開業醫,而且就一直這樣待下去。

  能留在總督府醫學校,一直是件不容易的事。當杜聰明領著每月不到二十圓的月俸時,在病院實習的我雖然辛苦,月給也不及內地醫師的一半,但也高出杜君許多。

  那時的賴和,似乎在嘉義病院受了許多氣。他的小說主人公阿四,在嘉義醫院仍任筆生和通譯,並不被視作一個完全的醫生。時任臺中病院的我也受了類似的待遇,但我想,只要隱忍幾年,就能獨立執業了。我要離開日本人佔多數的病院,到自己的故鄉去做個公醫或開業,儘管聲望不及,但至少自主一些。「婚姻難自主/貌醜怨伊誰/請作歸彰計/遺和漫賦詩」,至少那時寫下這首詩的我是這麼想的。

raw-image

  幾年後,賴和君和我同時開業,他選在了彰化市街,而我離開了城內,到南邊的永靖。那裡還沒有西醫院,也不至於太偏遠,可以到鄰近的員林坐火車。

  之前在報紙看到開業醫師試驗時心中驚了一下,深怕好不容易自己建立起的診間,又要受人干涉。但幸好有賴和可以就近請教,後來只是虛驚一場。開業的日子重複而安靜,病疼似乎永遠驅趕不盡,時時要和警吏周旋。看診、往診、驗屍,日復一日,如此二十載,只覺得自己不斷衰老,已經沒有學生時期的壯志。

  只有見到同學時,青春的感知才伴隨回憶,回到衰頹的身體。

  看著大家在各方都有一番事業,自己不禁覺得欣慰,也為能和他們同級深自感到慶幸。高賓閣不愧為味覺的殿堂,洗去同級們坐車赴會的疲累,大家開始高聲說話,像以往那樣。

  杜聰明君和往常一樣,高談的是他的研究工作,他說起建造漢醫醫院的夢想,也許再過不久,臺灣將會有領先西方、不同於內地的研究成果。有人倒是拿出〈蛇先生〉挫他的銳氣,賴和只在旁邊微笑著。要是幾年前,或許賴君會起身和杜君論爭。那時賴君的文化協會已經瓦解,生活復歸診療和寫作,醫院才剛落成。

  當然,我們也不免論及時局政治。變化實在太快了,盧溝橋事變、戰時體制、皇民奉公會,接二連三襲來,新聞紙上每日都有大事。後輩之中也有人了結自己,賴和在會刊上寫了短文和漢詩紀念他。這些都是我們開始衰老的先兆吧!

  再喝一杯吧!大家說。

  等一下拍寫真時可要坐穩囉!

  那就是我,坐在角落的那個。

raw-image

  火車駛入月台時,大家仍在大廳互道再見。

  我看著火車在不遠的扇形車庫那裡轉了彎,消失在地平線後,才離開驛站。

  在那之後,時局的變化又更快了,但之後的四十年我一直在這裡。我用毛筆霑水在磚頭上練字,霑墨在孫子的國語作業簿上寫詩。我總在許多時刻想起同學們,想起我在月台上對他們揮手,目送他們離開彰化。

  憐君未見收殘局,遽付修文恨可休。再見了賴和!下一次的晉一會,就要看不到你了。我只能在你過世之後,寫下這樣的字句。熱血的蔣君、翁君一一離去。聰明如杜君,在臺灣大學也待不住了。

raw-image

  默默守在生春醫院的我,還是會被時代伸出手給抓住。一日傍晚,有士兵在門口嚷嚷他生病了,要我帶著往診包去診療。幾個人拉著我在黑夜中的小路上走著,藥局生在我身後提著手電仔,陪我走了一段。

  出獄後,我在以「醫業蕭條門可羅雀聊兼營商務農補助家計」為題的詩中,寫下「不希人病訪吾門,但願蒼生俱溫飽」。楊逵先生描寫醫師的小說,則是這麼寫:「世間的人都有一種習慣,以為醫生一定都很富裕,所以我也就不願意把自己的慘狀公開出來」。

  我為電器行做聯,我為魚肝油公司舉辦的有奬徵文寫詩;我寫機器腳踏車、營養午餐;我寫謁蔣主席銅像、慶祝蔣總統就職恭獻,也寫諷刺當局的〈獄中苦蚊〉。

  即使自言自語,我也將它寫下來。

   獨臥妥房裡 撫床孤自歎 親朋來相訪 暫聚又長散

[1] 日語,畢業之意。

[2] 狀聲詞,形容隊伍行進的聲音,語出賴和〈高木友枝先生〉一文


★作者小傳

詹作舟(1897-1980),本名詹阿川,字作舟,又字臨川。出生於彰化市,總督府醫學校畢業,於臺中病院實習三年後,於永靖街開設生春醫院。日治時期即開始創作漢詩,參與員林公園興賢吟社聯吟活動。1950因受「興漢同盟」案牽連,以初診名義被逮捕九十九天。1955加入彰化應社,1959成為興賢吟社社長,直至過世前持續創作漢詩不輟,題材多元,時政、景觀、地方選舉、行醫、詠懷都被寫入詩中。

延伸閱讀

★自我介紹

洪明道,臺大醫學系畢,創作以小說為主,關心臺灣政治文史,以《等路》一書獲金鼎獎及臺灣文學金典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的沙龍
414會員
165內容數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清明時節潮港城風雨故人來 疑美論中喜迎同學自美返台
Thumbnail
清明時節潮港城風雨故人來 疑美論中喜迎同學自美返台
Thumbnail
第七章 暑假期間,我也拜訪我初中及高中最要好的同學兼好友郭泰明,也是畢業後唯一有聯繫的同學,小時候我住在台南市民權路中段,從我家後門巷子直走到民族路就是赤崁樓,郭泰明家在民權路後段。高中時念台南二中,是個太保學校,校長李昇(大導演李安的
Thumbnail
第七章 暑假期間,我也拜訪我初中及高中最要好的同學兼好友郭泰明,也是畢業後唯一有聯繫的同學,小時候我住在台南市民權路中段,從我家後門巷子直走到民族路就是赤崁樓,郭泰明家在民權路後段。高中時念台南二中,是個太保學校,校長李昇(大導演李安的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等待花開/同窗會〉/袖子 ●〈救--我ê人伊ê名號做主耶穌〉/洪錦田 ●〈花開,為傳宗接代〉/韓滿 ●〈歡喜過頭〉/陳美圓 ●〈我ê情人再會-- lah〉/蘇晏德 囡仔寫看māi 台文青年 海外台文 ●〈外公留--落-來ê遺詩〉/陳明雄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等待花開/同窗會〉/袖子 ●〈救--我ê人伊ê名號做主耶穌〉/洪錦田 ●〈花開,為傳宗接代〉/韓滿 ●〈歡喜過頭〉/陳美圓 ●〈我ê情人再會-- lah〉/蘇晏德 囡仔寫看māi 台文青年 海外台文 ●〈外公留--落-來ê遺詩〉/陳明雄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有孝,無愛〉/顏安廷 ●〈天beh光ê一通電話〉/陳明仁 ●〈等後一pang火車〉/蘇晏德 ●〈舊鞋〉/黃靜惠 ●〈小行動大改編〉/龔乾權 囡仔寫看māi ●〈秋天〉/許嘉恩 ●〈貓bî真古錐〉/洪少羚 台灣人寫真 Bóng講笑 心內話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海外台文 台羅會交流道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有孝,無愛〉/顏安廷 ●〈天beh光ê一通電話〉/陳明仁 ●〈等後一pang火車〉/蘇晏德 ●〈舊鞋〉/黃靜惠 ●〈小行動大改編〉/龔乾權 囡仔寫看māi ●〈秋天〉/許嘉恩 ●〈貓bî真古錐〉/洪少羚 台灣人寫真 Bóng講笑 心內話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海外台文 台羅會交流道
Thumbnail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Thumbnail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Thumbnail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這幾天,我們討論「自自冉冉」,獲益甚多,這是台灣前輩文人賴和,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奇之旅。咱也不能船過水無痕,打鐵需趁熱,今天就來欣賞賴和的詩作,賴和全集電子書開放三天免費下載,有幸,第一次近距離的來認識賴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感受從作品
Thumbnail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這幾天,我們討論「自自冉冉」,獲益甚多,這是台灣前輩文人賴和,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奇之旅。咱也不能船過水無痕,打鐵需趁熱,今天就來欣賞賴和的詩作,賴和全集電子書開放三天免費下載,有幸,第一次近距離的來認識賴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感受從作品
Thumbnail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Thumbnail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