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謂講古|財閥,政要,港口與蕃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 ◈ Owih Arang 無謂阿郎
編輯 ◈ 原獨俱樂部
因為電影《KANO》的關係,你想必聽過「嘉農」這支日本時代的台灣野球隊伍,但你知道嗎,在嘉農之前,有一支完全由蕃人組成的野球隊「能高團」遠征日本,獲得日本媒體「若武者」的美譽。這一系列文章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花蓮港老照片/葉柏強

❝ 無智な蕃人から 計畫的に耕地を騙取
花蓮港地方に惡辣な本島人 ❞


1936 年 10 月 31 日(昭和十一年),《台灣日日新報》出現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標題為「從無知的蕃人手上有計畫的騙取耕地——花蓮地方惡毒的本島人」。這所謂的本島人是從日本人的角度而言,指居住在台灣島上非日本人的閩粵人(漢人),蕃人則是指當地的原住民。這則新聞佔據報紙中央,粗體標題既醒目又刺目,訴說著原住民與外人接觸過程中不斷流失土地的悲劇。
《台灣日日新報》/葉柏強
「惡毒的本島人」被揭露於新聞報刊的那個時候,花蓮港的興築工程即將邁入第七個年頭,雖說離大功告成還有兩年苦力,但想必已經很令相關人士感到欣慰,畢竟港口完工後能夠解決東部的貨運問題,不然光是靠著花蓮港向北聯通蘇澳的危險山路,東台灣的經濟根本無從發展。
根據早在 1896 年就到東台灣進行考察的台灣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的報告,東台灣官營土木事業的重點在於「開鑿道路,整治河道,修建港口」,解決了根本的交通和運輸問題之後,才能進一步規劃發展,而這一連串計畫中最晚才被付諸實施的正是花蓮港的築港工程。這倒不是因為官方或產業界興趣闕如,而是因為花蓮海岸的天然地形險峻,工程難度實在太高的關係。
不過東海岸的天險並沒能真正阻撓野心勃勃的資本家。早在 1920 年代,財閥梅野清太和花蓮港的仕紳便積極推動花蓮港工程,只是表面看來那些活動似乎與興建港口毫不相干。
就在 1920 年代初期,熱愛野球的台東人林桂興在台北完成學業,返回東台灣。他出現在花蓮港,開始籌組野球隊,起初以「高砂」為名,後來球隊改名為「能高」。在種族隔離政策相當嚴密的那個時候,能高團作為一支全然由當地蕃人組成的野球隊,顯得格外醒目。更引人注目的是,1921 年(大正十年),報端出現梅野清太氏以團長身份帶領蕃人野球團的報導,後來團長一職甚至改由花蓮港廳廳長江口良三郎擔任,可見這支蕃人野球隊並不只是財閥政要的休閒娛樂而已。
蕃人球隊不只在球場上打球,還隨著財閥政要出入高級場所。例如 1926 年(大正十五年),台東的野球隊遠征花蓮,與能高團較量,來時就不只球員和教練,還有台東的政商人士。賽後雙方接受梅野清太的招待,在花蓮最早的劇院「筑紫座」宴會、觀影,與會政商士紳超過兩百人,規模極其盛大。
那盛大的場面有其原因。就在那之前一年(1925),能高團受邀遠赴日本參加友誼賽,並在前一年才落成啟用的甲子園球場出賽。這一趟遠征總共出賽九場,四勝四負一和,令日本人大感驚奇,爭相報導,之後甚且有日本球探遠道來台挖角。
至此財閥扶植蕃人野球隊的目的逐漸清晰起來——這是一場文明教化的大戲,以無智但有勇的蕃人為賣命的演員,他們精湛的野球球藝席捲日本本土,最終會化為政界投向花蓮港的目光。
梅野清太及江口良三郎的目光則始終盯著困難重重的築港工程。梅野氏想要的是隨著港口而來的繁榮與財富,江口氏則想在花蓮港廳的建設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於蕃人,則是一張照片裡的少年形影,和十五個名字。
KomodOsingSantiyawAsingAsen HariyanArabicuKisa
Looh SawaiLooh DohoTacoyTowidCalawFunoCalawKacaw
能高團/葉柏強

下期預告|能高團,野球作為看見殖民的眼睛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吃酥酥脆脆的蛋捲嗎?雞百分的米冰滴蛋捲不僅吃起酥脆過癮,香醇濃郁的蛋香,再搭配金萱茶的香氣,讓人口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吃個不停。 雞百分的米冰滴蛋捲與一般的蛋捲不同,是由台灣在地蓬萊米製作而成,不含任何容易導致過敏的麩質,讓我可以安心地享用,不用擔心有過敏的風險。 雞百分的無麩質米冰滴蛋捲
Thumbnail
探討了自我肯定的重要性,以及低自尊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透過一位喜劇演員的故事,引發對於誇獎與自我價值的思考。自我肯定能增強個體的正面情緒,反之,低自尊則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及各種心理問題。文中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提升自我肯定,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感動,無所不在」新北市紀錄片獎戶外影展,今年帶來兩顆星星──《逸心為戲》、《廢墟裡的星光》,在兩個文化領域裡頭蒐集了許多宇宙碎片,以鏡頭直視現實與文化發展的兩難,而現實中的艱難一直都是文化中最大的困境。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灣後,難免和當地原住民起一些衝突。 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彼此的殺戮。 在太平區,有座一江橋,這座橋曾經被洪水沖毀,後來又重建。 過了一江橋,右轉,就是光興路。再往前走,就會經過車籠埔。 在車籠埔,發生過一件事。 時間大約在清朝時。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伊的身軀是查埔,伊認為伊是查某;人看伊是查某,毋過伊講伊是查埔。通常in佇細漢的時陣家己就知影,攏講是幼稚園的時,遮仔人叫做「跨性別」。   逐家看in感覺誠怪,毋過這毋是in願意按呢的,in的一世人行甲足艱苦的。逐工目睭擘金,出門就有問題(厝內面的人無接受的,踏出房間門就有問題),伊放尿嘛去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吃酥酥脆脆的蛋捲嗎?雞百分的米冰滴蛋捲不僅吃起酥脆過癮,香醇濃郁的蛋香,再搭配金萱茶的香氣,讓人口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吃個不停。 雞百分的米冰滴蛋捲與一般的蛋捲不同,是由台灣在地蓬萊米製作而成,不含任何容易導致過敏的麩質,讓我可以安心地享用,不用擔心有過敏的風險。 雞百分的無麩質米冰滴蛋捲
Thumbnail
探討了自我肯定的重要性,以及低自尊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透過一位喜劇演員的故事,引發對於誇獎與自我價值的思考。自我肯定能增強個體的正面情緒,反之,低自尊則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及各種心理問題。文中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提升自我肯定,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感動,無所不在」新北市紀錄片獎戶外影展,今年帶來兩顆星星──《逸心為戲》、《廢墟裡的星光》,在兩個文化領域裡頭蒐集了許多宇宙碎片,以鏡頭直視現實與文化發展的兩難,而現實中的艱難一直都是文化中最大的困境。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灣後,難免和當地原住民起一些衝突。 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彼此的殺戮。 在太平區,有座一江橋,這座橋曾經被洪水沖毀,後來又重建。 過了一江橋,右轉,就是光興路。再往前走,就會經過車籠埔。 在車籠埔,發生過一件事。 時間大約在清朝時。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伊的身軀是查埔,伊認為伊是查某;人看伊是查某,毋過伊講伊是查埔。通常in佇細漢的時陣家己就知影,攏講是幼稚園的時,遮仔人叫做「跨性別」。   逐家看in感覺誠怪,毋過這毋是in願意按呢的,in的一世人行甲足艱苦的。逐工目睭擘金,出門就有問題(厝內面的人無接受的,踏出房間門就有問題),伊放尿嘛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