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微軟 Q4 財報 – 左雲端右訂閱,搭上風口的巨人也能夠飛! | 科技巨頭解碼#4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個微軟的新Xbox銷售破了自家紀錄
軟體雲端巨頭微軟,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數字(微軟財務年度為 2021 Q2,實際日期則是去年第四季 2020 Q4),繳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也讓盤後股價大漲了超過 6%,這以微軟相對穩定的特性來說,是非常驚人的漲幅,也代表著這份成績單,是大幅超過了投資人的預期的。所以本期科技巨頭解碼,就來帶著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微軟上一季的財報表現。
首先,我們先來看營收數字,在去年第四季,微軟交出了 431 億美元的營收表現,年成長率 YoY 來到 17%,對比去年二三季的年成長率,很明顯地有所提升。在毛利 Gross Margin 方面,則是來到了 289 億美元,毛利率為 67%,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在營業利益上,微軟這一季的營業利益交出了 179 億美元的表現,對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29%,營業利益率來到 42%。在淨利方面,微軟則是交出了 155 億美元的數字,年成長率 YoY 來到了 33%,也讓 EPS 來到了 2.03 元/每股。綜觀營收與獲利的數字與成長率,整體而言,雖然有一小部分是受益於弱勢美元的貢獻,但微軟的確繳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營運成績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08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技巨頭解碼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9K會員
276內容數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巨頭解碼 的其他內容
眾所期待的 2020 年第四季的財報季正式登場,而在科技巨頭中,第一個上場的,就是串流影音龍頭網飛 Netflix。而在去年第三季交出一個相對沒那麼亮眼的財報之後,網飛在 2020第四季,繳出了一個超出分析師預期的好成績。
推特與臉書停權川普帳號,蘋果與谷歌下架 Parler。科技巨頭對川普與川普支持者的封殺戰,究竟未來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
串流影音無疑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最大受惠的產業之一,然而在這個市場,一場大戰也已經開打。由網飛佔據的王位,未來是否有機會被 Disney+ 所搶下?而 HBO Max 孤注一擲的策略,能幫他們贏得未來嗎?
傳聞蘋果可能要推出 Apple Car,成為特斯拉強力的挑戰者。究竟蘋果為何會想要推出自駕汽車,這個策略對蘋果是正確的嗎?本期科技巨頭解碼,就來分享我對蘋果造車的看法。
就在上周,臉書在幾個主要媒體,包括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刊登了一個對抗蘋果的廣告,攻擊蘋果即將進行的隱私權更新。究竟臉書為何要出來與蘋果對抗,他們所期待的網際網路未來,有什麼不一樣?
在過去兩個月,谷歌與臉書這兩個科技巨頭,都受到了反壟斷的訴訟。到底這兩個科技巨頭有無違法?有沒有理論可以討論科技巨頭的壟斷合不合理?本集科技巨頭解碼,替大家帶來兩位專家對此議題的論戰,以及 Miula 自己的看法。
眾所期待的 2020 年第四季的財報季正式登場,而在科技巨頭中,第一個上場的,就是串流影音龍頭網飛 Netflix。而在去年第三季交出一個相對沒那麼亮眼的財報之後,網飛在 2020第四季,繳出了一個超出分析師預期的好成績。
推特與臉書停權川普帳號,蘋果與谷歌下架 Parler。科技巨頭對川普與川普支持者的封殺戰,究竟未來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
串流影音無疑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最大受惠的產業之一,然而在這個市場,一場大戰也已經開打。由網飛佔據的王位,未來是否有機會被 Disney+ 所搶下?而 HBO Max 孤注一擲的策略,能幫他們贏得未來嗎?
傳聞蘋果可能要推出 Apple Car,成為特斯拉強力的挑戰者。究竟蘋果為何會想要推出自駕汽車,這個策略對蘋果是正確的嗎?本期科技巨頭解碼,就來分享我對蘋果造車的看法。
就在上周,臉書在幾個主要媒體,包括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刊登了一個對抗蘋果的廣告,攻擊蘋果即將進行的隱私權更新。究竟臉書為何要出來與蘋果對抗,他們所期待的網際網路未來,有什麼不一樣?
在過去兩個月,谷歌與臉書這兩個科技巨頭,都受到了反壟斷的訴訟。到底這兩個科技巨頭有無違法?有沒有理論可以討論科技巨頭的壟斷合不合理?本集科技巨頭解碼,替大家帶來兩位專家對此議題的論戰,以及 Miula 自己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微軟Copilot Chat席捲全球,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這股AI風潮將如何改變企業運作模式?微軟股價因此水漲船高,投資人應該跟進嗎?本文深入解析Copilot Chat的強大功能,探討其對微軟財務和產業的影響,並為你揭開AI驅動的未來職場面貌。
微軟在安全、體驗與設備、銷售與遊戲等關鍵部門的裁員,反映了成本優化與聚焦高成長領域的戰略轉型。此舉雖引發市場關注,卻也強調公司長期成長與創新目標的重要性。投資者必須評估微軟近期調整與未來佈局的平衡,才能明智因應下一波科技變局。
Thumbnail
微軟近期基於績效的裁員是否是科技行業更廣泛調整的反映?探討其對雲端、人工智慧策略和股票表現的影響,並解析投資者該如何評估其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微軟2025財年第一季(2024第三季)資本支出200億美元,高於上季的190億美元,也較去年年增78%。 目前市場共識2025年微軟資本支出約650-70億美元,因此這個大幅預期的資本支出激勵周五美股大漲,認為AI的投資仍然大幅邁進中。 摘要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宣布,微軟計劃在202
Thumbnail
24Q3營運狀況 (截至 9 月 30 日) 營收:656 億美元(年增16%) 調整後EPS:$3.30美元(年增10%) 淨利 247 億美元 營收類別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微軟 365 生產力軟體訂閱、部
Thumbnail
結論:雖然微軟提升CAPEX及展望增加對 AI 的投入,營運狀況好,但展望不佳,盤後下跌3.6%。 微軟本季度業績穩健,主要增長動力來自 Microsoft Cloud 和 AI 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 AI 基礎設施,儘管短期內對毛利率造成一定壓力,但長期將鞏固其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德銀看MSFT摘要 德意志銀行預計微軟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將穩步增長,主要受Azure持續增長推動。雖然新的部門劃分方式影響了業績可見度,但微軟需要展現Azure的出色表現以及M365商業雲的穩定增長,才能滿足市場預期。同時,營運效率提升和匯率利好也有望抵消部分人工智能投資、動視收購和伺服器成
Thumbnail
MSFT 公布 FY4Q24 財報 (正常日曆年的 2Q24),營收報 647.27 億美元,低於我 Model 預期的 650.33 億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645.22 億美元,而除了 Topline 的營收,市場更關注的其實是 Azure 營收表現,在未扣除匯率波動下,
微軟Copilot Chat席捲全球,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這股AI風潮將如何改變企業運作模式?微軟股價因此水漲船高,投資人應該跟進嗎?本文深入解析Copilot Chat的強大功能,探討其對微軟財務和產業的影響,並為你揭開AI驅動的未來職場面貌。
微軟在安全、體驗與設備、銷售與遊戲等關鍵部門的裁員,反映了成本優化與聚焦高成長領域的戰略轉型。此舉雖引發市場關注,卻也強調公司長期成長與創新目標的重要性。投資者必須評估微軟近期調整與未來佈局的平衡,才能明智因應下一波科技變局。
Thumbnail
微軟近期基於績效的裁員是否是科技行業更廣泛調整的反映?探討其對雲端、人工智慧策略和股票表現的影響,並解析投資者該如何評估其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微軟2025財年第一季(2024第三季)資本支出200億美元,高於上季的190億美元,也較去年年增78%。 目前市場共識2025年微軟資本支出約650-70億美元,因此這個大幅預期的資本支出激勵周五美股大漲,認為AI的投資仍然大幅邁進中。 摘要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宣布,微軟計劃在202
Thumbnail
24Q3營運狀況 (截至 9 月 30 日) 營收:656 億美元(年增16%) 調整後EPS:$3.30美元(年增10%) 淨利 247 億美元 營收類別 生產力與業務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微軟 365 生產力軟體訂閱、部
Thumbnail
結論:雖然微軟提升CAPEX及展望增加對 AI 的投入,營運狀況好,但展望不佳,盤後下跌3.6%。 微軟本季度業績穩健,主要增長動力來自 Microsoft Cloud 和 AI 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 AI 基礎設施,儘管短期內對毛利率造成一定壓力,但長期將鞏固其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德銀看MSFT摘要 德意志銀行預計微軟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將穩步增長,主要受Azure持續增長推動。雖然新的部門劃分方式影響了業績可見度,但微軟需要展現Azure的出色表現以及M365商業雲的穩定增長,才能滿足市場預期。同時,營運效率提升和匯率利好也有望抵消部分人工智能投資、動視收購和伺服器成
Thumbnail
MSFT 公布 FY4Q24 財報 (正常日曆年的 2Q24),營收報 647.27 億美元,低於我 Model 預期的 650.33 億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645.22 億美元,而除了 Topline 的營收,市場更關注的其實是 Azure 營收表現,在未扣除匯率波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