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習勞》—弘一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惜福》
「惜」是愛惜,「福」是福氣。就是我們縱有福氣,也要加以愛惜,切不可把它浪費。諸位要曉得,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啊。
我記得從前小孩子的時候,我父親請人寫了一副大對聯,是清朝劉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掛在大廳的抱柱上,上聯是「惜食,食衣,非為惜財緣惜福」。我的哥哥時常教我念這句子,我念熱了,以後臨到穿衣或是飲食的當兒,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飯,也不敢隨意糟掉;而且我母親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當時時小心,不可損壞或污染。這因為母親和哥哥怕我不愛惜衣食損失福報,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這樣叮囑著。
諸位可曉得,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就不在世了!我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ㄧ點不知愛惜,我母親看到,就正顏厲色的說:「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丢掉哩」!母親這話,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腦裏,後來年紀大了,也沒一時不愛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後,ㄧ直到現在,也還保守著這樣的習慣。諸位請看我腳上穿的一雙黄鞋子,還是民國九年在杭州時候,ㄧ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給我的。又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間裏來看看,我的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傘,也是民國初年買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請人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著哩!不過,我所穿的小衫袴和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卻須五六年一換。如此以外,ㄧ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時候或是初出家時候製的。

從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別的珍貴之物,但我大半都轉送別人,因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東西是沒有膽量受用的。又如喫東西,只生病時候喫一些好的,除此以外,從不敢隨便亂買好的東西喫。
惜福並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就是淨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師也是這樣,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補品,他自己總不願意喫,轉送到觀宗寺去供養—諦閑法師。别人問他:「法師!你為什麽不喫好的補品。」他說:「我福氣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師,性情剛直;平常對人只問理之當不當,情面是不顧的。前幾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嶼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喫飯,這位居士先喫好,老法師見他碗裏剩落了一兩粒米飯,於是就很不客氣地大聲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氣,可以這樣隨便糟蹋飯粒!你得把它喫光」!
諸位以上所說的話,句句都要牢記。要曉得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布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習勞
「習」是練習,「勞」是勞動。現在講講習勞的事情:諸位請看看自己的身體,上有兩手,下有兩腳,這原為勞動而生的。若不將他運用習勞,不但有負兩手兩腳,就是對於身體也有一定的害無益的。換句話說:若常常勞動,身體必定康健。而且我們要曉得:勞動原是人類本分上的事,不惟我們尋常出家人都要練習勞動,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勞動才行,現在我且講講佛的勞動的故事:
所謂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來,佛在世時,總以為同現在的方丈和尚一樣,有衣缽師、侍者師常常侍候著,佛自己不必做什麽;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着到地下不很清潔,自己就拿起掃帚來掃地,許多大弟子見了,也過來幫掃,不一時,把地掃得十分清潔。佛看了歡喜,隨即到講堂裏去說法,說道:「若人掃地,能得五種功徳。⋯⋯⋯」
又有一個時候,佛和阿難出外遊行,在路上碰到一個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難抬腳,自己抬頭,ㄧ直抬到井邊,用桶汲水,叫阿難把他洗濯乾淨。
有一天,佛看到門前木頭做的横楣壞了,自己動手去修補。
有一次,ㄧ個弟子生了病,沒有人照應,佛就問他說:「你生了病,為什麽没人照應你?」那弟子說:「從前人家有病,我不曾發心去照應他,現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來照應我了。」佛聽了這話,就說:「人家不來照應你,就由我來照應你吧!」就將那病弟子大小便種種污穢,洗濯得乾乾淨淨;並且還將他的牀鋪,理得清清楚楚,然後扶他上牀。由此可見,佛是怎樣的習勞了。佛決不像現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勞,自己坐著享福。這些事實,出於經律,並不是憑空說說的。
現在我再說兩椿事情,給大家聽聽:彌陀經中載著的一位大弟子—阿㝹樓陀,他雙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還叫別的弟子一道幫著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針縫衣,無奈眼睛看不清楚,嘴裏叫著「誰能替我穿針呀」!佛聽了立刻答應說:「我來替你穿」!
以上所舉的例,都足證明佛是常常勞動的。我盼望諸位,也當以佛為模範,凡事自己動手去做,不可依賴别人。
弘一大師—期勉青年佛教徒應注意的四項事之惜福 、習勞
丙丁年正月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開學日之開示
avatar-img
7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曉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沒有民國初年來得民風純樸,道德觀念逐漸地低落,研讀聖賢書的人也逐漸的變少了,因為現在的人慢慢的看不太懂文言文也不願意去讀,跟對方說道理則會被扣上道德魔人的帽子,所以言教不如身教,以德服人,說服現在的人最有利的準則。
佛在世時,有一年是荒年,大家都沒有收穫,世尊連續托了三天的空缽,沒有人供養,不是不供養,而是真的沒有東西吃,自己都沒有東西吃了,怎麽供養?有一個比丘遇到世尊,給佛頂禮,世尊對他說:「比丘啊!我已經三天沒托到缽了,你現在有什麼問題不要問我。」比丘聽了,心裡很難過,就把自己的「三衣」賣了買點米做了一鍋飯
二○一三年,一夏九旬當中,持佛號超過一千萬。老人家每每指著案前, 清公方丈所寫之法語「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告訴弟子們說:此乃 清公和尚給我的策勵,所以老人家更精進念佛,每天除了念佛外,還是念佛,心不再攀緣其他的事。真正作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上慧下天老和尚,乃正覺精舍第三任方丈,亦為淨律學佛院早期五位教授師長之一。慧公一生淡泊名利,平素所得淨資皆倡印淨土經典及勸人向善之書。編有《實用淨土叢書》、《因果四書》、《淨話》等書流通於教界;並與照因老和尚致力推廣少年福智十善法,鼓勵青少年要孝養父母,尊師重道等,受化者無不蒙益。
我過去也常鼓勵人要發四宏誓願,可是有人就對我說,這四宏誓願太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麽度呢?無量無邊的眾生,怎能度盡呢?煩惱無盡誓願斷,八萬四千煩惱怎麽斷呢?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法門怎麽學呢?佛道無上警願成,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怎麽起步?這一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沒有民國初年來得民風純樸,道德觀念逐漸地低落,研讀聖賢書的人也逐漸的變少了,因為現在的人慢慢的看不太懂文言文也不願意去讀,跟對方說道理則會被扣上道德魔人的帽子,所以言教不如身教,以德服人,說服現在的人最有利的準則。
佛在世時,有一年是荒年,大家都沒有收穫,世尊連續托了三天的空缽,沒有人供養,不是不供養,而是真的沒有東西吃,自己都沒有東西吃了,怎麽供養?有一個比丘遇到世尊,給佛頂禮,世尊對他說:「比丘啊!我已經三天沒托到缽了,你現在有什麼問題不要問我。」比丘聽了,心裡很難過,就把自己的「三衣」賣了買點米做了一鍋飯
二○一三年,一夏九旬當中,持佛號超過一千萬。老人家每每指著案前, 清公方丈所寫之法語「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告訴弟子們說:此乃 清公和尚給我的策勵,所以老人家更精進念佛,每天除了念佛外,還是念佛,心不再攀緣其他的事。真正作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上慧下天老和尚,乃正覺精舍第三任方丈,亦為淨律學佛院早期五位教授師長之一。慧公一生淡泊名利,平素所得淨資皆倡印淨土經典及勸人向善之書。編有《實用淨土叢書》、《因果四書》、《淨話》等書流通於教界;並與照因老和尚致力推廣少年福智十善法,鼓勵青少年要孝養父母,尊師重道等,受化者無不蒙益。
我過去也常鼓勵人要發四宏誓願,可是有人就對我說,這四宏誓願太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麽度呢?無量無邊的眾生,怎能度盡呢?煩惱無盡誓願斷,八萬四千煩惱怎麽斷呢?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法門怎麽學呢?佛道無上警願成,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怎麽起步?這一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士有很多重要場合都需要穿西服,但是市面上的西服都是按照大眾版型來設計生產的,多數人穿上去並沒有很合身。所以,如果想要一套能夠為自己加分的西裝,最好還是進行定制。那定制西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PHILO suit和大家分享了以下幾點。 1.和設計師溝通確認 在西服定制之前,你要明確好自己的需要
年輕時,由於常被公司派去支援,所以搬家就變成了常事。 那時候的我,一個退伍時的黃埔大背包,就能裝下我所有的家當!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光是衣服,就要三個衣櫥,分別放春秋季、夏季和冬季!後來是嚴格下令,叫女兒不淮再幫我買衣服了,否則真的要再買間房子做倉庫了! 這麼多衣服,很大的原因是我捨不得丟
擁有惜福之鑰,我可以在人世間逡巡,於苦樂間喜悅。 用可惜的眼光來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表現不盡完美; 用珍惜的眼光來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會深刻反思自我, 企求師長的再次肯定;用可惜的心情來看到教育, 你會覺得:教書匠的日子平凡而枯索乏味; 用珍惜的心情來改變教學,你會發現: 慢慢教學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西湖海鮮酒家的港式點心相當不錯,跟茶杯一樣大的巨大化燒賣,讓人吃起來滿足又過癮,一定要推薦給你們!
Thumbnail
我們家有座右銘:「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這是我和弟弟年紀還小時,爸爸教導我們到了廟裡對祖先、菩薩說的話,至今我依舊遵循這樣的參拜模式。 爸爸說:「跟菩薩問好,告訴祂你叫什麼名字,說你帶什麼人一起,來給菩薩燒香/拜拜,請菩薩保佑我們,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昨天觀世音菩薩聖誕的大好日子 依蘿下午就開始當個忙碌的小女工 把家裡所有的閒置空瓶都做裝滿了 想必未來有一段時間不會開賣蠟燭 惜福感恩幸福蠟燭 每顆大約70克 每顆688含運費(只有兩顆) 這次依蘿在連結高頻能量時收到一個訊息"感謝"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所有人事物、也最應該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士有很多重要場合都需要穿西服,但是市面上的西服都是按照大眾版型來設計生產的,多數人穿上去並沒有很合身。所以,如果想要一套能夠為自己加分的西裝,最好還是進行定制。那定制西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PHILO suit和大家分享了以下幾點。 1.和設計師溝通確認 在西服定制之前,你要明確好自己的需要
年輕時,由於常被公司派去支援,所以搬家就變成了常事。 那時候的我,一個退伍時的黃埔大背包,就能裝下我所有的家當!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光是衣服,就要三個衣櫥,分別放春秋季、夏季和冬季!後來是嚴格下令,叫女兒不淮再幫我買衣服了,否則真的要再買間房子做倉庫了! 這麼多衣服,很大的原因是我捨不得丟
擁有惜福之鑰,我可以在人世間逡巡,於苦樂間喜悅。 用可惜的眼光來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表現不盡完美; 用珍惜的眼光來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會深刻反思自我, 企求師長的再次肯定;用可惜的心情來看到教育, 你會覺得:教書匠的日子平凡而枯索乏味; 用珍惜的心情來改變教學,你會發現: 慢慢教學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西湖海鮮酒家的港式點心相當不錯,跟茶杯一樣大的巨大化燒賣,讓人吃起來滿足又過癮,一定要推薦給你們!
Thumbnail
我們家有座右銘:「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這是我和弟弟年紀還小時,爸爸教導我們到了廟裡對祖先、菩薩說的話,至今我依舊遵循這樣的參拜模式。 爸爸說:「跟菩薩問好,告訴祂你叫什麼名字,說你帶什麼人一起,來給菩薩燒香/拜拜,請菩薩保佑我們,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昨天觀世音菩薩聖誕的大好日子 依蘿下午就開始當個忙碌的小女工 把家裡所有的閒置空瓶都做裝滿了 想必未來有一段時間不會開賣蠟燭 惜福感恩幸福蠟燭 每顆大約70克 每顆688含運費(只有兩顆) 這次依蘿在連結高頻能量時收到一個訊息"感謝"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所有人事物、也最應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