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修司是日本六、七零年代影響巨大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橫跨多項領域,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戲劇和電影,例如戲劇演出《奴婢訓》和自傳電影《死者田園祭》。但亦有書寫小說、俳句和詩文等等。
他的興趣廣泛,曾當過賽馬評論員,也很喜歡閱讀大量來自中世紀的怪談、傳奇神話、魔法史或是一些當時的獵奇推理小說。儘管這些書對一般人來說很冷門或較少談論,但寺山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總是能以自己獨到的思維來談論這些事物的魅力(例如迷宮、開膛手傑克、巨人圖鑑、賭博等等),分析過往人們的心理和精神,並因此帶到現代人與之的類同,見解往往相當獨特。
這些評論集散落在四本他重要的著作《拋開書本上街去》、《不思議圖書館》、《幻想圖書館》以及自傳抄《我這個謎》。每本讀起來都很有意思。老實說,能像寺山這樣透過隨筆娓娓道來各種奇特想法的作家還真的不多,唯一想到的大概也就當時被人稱為「幻想文學家」、「暗黑美學大師」,首位在日本引介、翻譯薩德、巴塔耶情色思想的澀澤龍彥了,其曾寫過《夢的宇宙誌》、《幻想博物誌》、《黑魔法手帖》、《巴比倫空中花園》等以宗教、民族、神話、歷史、童話為題材的隨筆談論或幻想小說,深深影響當時的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
從這個背景來看,可以理解為何《少女詩集》有一半的詩篇是沒那麼浪漫、沒那麼「少女」的,而是帶有詭異、暗黑的氛圍。
《少女詩集》總共是由九個主題的詩篇組合起來,分別是〈海〉、〈我寫的鵝媽媽童謠〉、〈貓〉、〈當我還是男孩時〉、〈惡魔的童謠〉、〈玩洋娃娃〉、〈愛〉、〈花詩集〉、〈有時就像失去母親的孩子〉。在這些篇章中,〈海〉無疑是最為抒情,也最為動人的,但〈我寫的鵝媽媽童謠〉、〈惡魔的童謠〉、〈玩洋娃娃〉寫得都並非是童年的美好,而是童年的失落、童年的殘酷。
寺山想寫的,不是童年的歌頌,而是對童年的揭穿。指出「童年」更多時候,是大人對小孩的包裝,是成人對孩童的殖民。童謠裡的美好,都不是真實的,而是現實社會塞給小孩的幻想。在其他的一些詩裡,父母給孩子的「包裝」不是童話,而是用他們對子女的期待來包裝孩童對未來的想像。
「將我自己還給我!」,這句話讓人聯想到吳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是其他各種近來興起的家庭議題電影中,孩童獨自壓抑的對父母的控訴。但寺山修司不想只停在這裡,對他而言,重要的不是透過書寫一直批評童年、社會、成人的虛假,而是要透過寫作、創作來重新把握「自己」,在書寫中把自己還給自己。因為單純的批評並無法讓人找回自己,只是讓自己更陷入過去的困境。
可以看到,寺山的字句,其實都非常簡單,不一定有很強的連續性,但很有畫面感。將兩首詩接在一起,可以完整感受到,從一開始「我」想要眺望大海,接著想要接觸大海,到最終意識到不可能真的遨遊其中的無奈。我們就像作者一樣慢慢發現,其實想要透過書寫去真正把握住內在的自己,似乎是過於天真的想法。
寺山意識到儘管詩文是來自於現實中的自己,但詩文所呈現出來的自己永遠不會和現實中的自己是完全一樣的。在自傳抄《我這個謎》中,他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想創作出的事物,大部分皆是自己在現實中想要卻沒能擁有的東西。可能是他人的愛,可能是沒能實現的理想……等等。換言之,人們在書寫中看到的是自己內心的匱乏、空虛。
寺山的詩因此常常在玩味的,是虛構與現實的差別。儘管他在自傳抄《我這個謎》中一直強調:創作,不是為了表達自己,而是為了隱藏自己。但有意思的在於,正是因為強調虛構不是真實的表達,他反而把最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了。彷彿,所謂的真實,既不存在於現實,也不存在於想像,而是永遠存在於兩者之間。
他的詩雖然充滿了哀愁、悲傷,但簡白坦然的語氣,卻讓詩有時讀來有一種淡然、自在的氣息。很多人以為創作是為了擺脫陰影,得到解放,但寺山恰恰相反,透過書寫他讓陰影持續停留在自己的內心,以此來慢慢消化。詩變成不是發洩,而是化為一瞬畫面的,哀傷的挽留。透過文字去好好凝視情感,使之成為意境無限的畫面。
第一次看完這首詩時,其實看不太懂寺山想描寫的東西是什麼,只覺得在這首詩中,「能否用言語」的提問很有趣味。事實上,寺山的問句本身就是對問句的答案了。因為當他一問「能否用言語/擊落/一隻海鷗呢」時,我們心中便浮現一隻海鷗墜落的畫面,這問句之所以發問,似乎不是為了尋求回應,而本身就是自身畫面的捕捉。除此之外,這首詩似乎就沒別的更具體的意思了,純粹就像四張畫面的蒙太奇,但畫面本身所佇留的印象卻使整首詩富有想像。很有趣的是,俄國的導演塔可夫斯基曾在《雕刻時光》中這麼談論日本的俳句:
寺山的許多詩,很多都沒有最終意義。之所以寫出來,彷彿只是因為想要呈現而已。在這些呈現中,寺山不去評判各種情感的價值、優劣,而是讓每一種無法說出的情感,轉變為無限停佇的畫面。在這種無限停佇中,任何情感都獲得了寄託,並因而被話語轉化。在〈海〉的主題的某篇詩中,他如此寫道:
為什麼淚水是人最小的海洋呢?恐怕這是因為,儘管淚水只是一滴,這一滴淚水承載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無限的思念、情感。
詩,也是如此。儘管它的篇幅在所有的文類中是最小的,但帶來的想像,被注入的感受、心念卻是最豐富也最難以捉摸的。使用的字詞雖然都很簡單,卻能勾起人們深刻無比的思緒。在另一〈筆記殘篇〉中,他寫道:
「一個字一個字地沾溼稿紙」,既讓人聯想到書寫的墨水,也讓人聯想到作家書寫時,心中淌落的淚水。我們這才明白,創作要做的,不是單純表達、書寫過往的痛苦,而是要用這過往的痛苦,去書寫、去創造。如此,痛苦才能被轉化成新的波濤,一個字一個字地沾濕讀者的心。
或許正是秉持這種「一個字一個字將稿紙沾濕」的理念,才讓寺山的詩,雖然充滿哀愁和黑暗,讀來卻有雋永、清新的氣息吧。在這之中,寺山告訴了我們:詩是自在地用自己的苦惱、悲傷去吟唱。在這種吟唱中,無限佇留的畫面讓人再次沈浸在自身無法說出的孤獨、悲傷中,在這種沈浸中發現絕望裡面其實是包含希望、渴求的,只要我們願意吟唱出來,就能發現新的可能性。
(附註:本文不得轉載。)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