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特務|文學閱影展 2020|愛說謊的寺山修司:「有時候我們記得那些事實上並未發生過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說謊大概是這世界上最邪惡也最具創造性的事了。其實,說謊之所以為「謊」、之所以被認為邪惡,大概是因為謊言的背後總被設定了一個「事實」,但這事實又是誰決定的呢?難道我們不能指著那說出「事實」的人說:「你說了謊!」嗎?宣稱自己說真話的人,說不定正在說謊,這誰也不能確定,於是我傾向認為,如果世界上有什麼事是真的,那也是跳脫謊言與真實的二元性,一種付諸努力與時間的「弄假成真」。假使沒有任何說謊的意圖,我們能做的將永遠只是「重述」。

寺山修司很喜歡弄假成真這個遊戲,在生活與創作中,他從不介意模糊夢想與回憶的邊界。他曾透過《田園死神》裡面的角色說:「有時候我們記得那些事實上並未發生過的事」,也在自傳中做出這樣的宣言:

「無論是在詩歌,或者其他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raw-image

因為任何一種告白都帶有說謊的成分,當我們說:「事情是這樣的,我要來告訴各位,這是真正的我⋯⋯」時,總也已經將部分的事實棄而不顧,好來完整某種「真正的」樣貌。於是帶著這樣的理解,與背負著謊言的代價,才是寺山修司創作的開始。

從年少時,寺山修司就很喜歡將已存在的詩句與俳句重新編輯,成為自己的作品來發表,甚至使他捲入了抄襲醜聞。確實,他到處偷東西、偷想法,但有哪一個創作者能說他們生產出來的結晶完全來自自我?與其說是說謊,我更喜歡以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在《夢想的詩學》(La Poétique de la rêverie)裡面談過的一種「我的非我」、一種透過詩的夢想來接近的狀態,來想像寺山修司的創作狀態。他張開雙臂迎接奇想中「非我」的內容,再將之變成屬於他的創作。

巴舍拉在書中意圖讓世界看見白日夢與想像力的功能,和其給予人類思想資源的潛力。這樣的資源同時也來自於需要。在時間流逝當中,人不免以「失去」來經驗各種事物變遷,說到底,生命的開始即是一種失去,創作者傾向抓著那些不斷失去之物不放,看似不實際,卻也是某種人類存在根基的精神需要,如巴舍拉言:「通過想像回到信任的世界。」

raw-image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這種夢想的質地在日本與法國合拍的《上海異人娼館》中極為明顯。電影的背景設在 1920 年代的上海,雖依然表現了當時上海租界裡各方勢力角力之下的動亂,但是在視覺上、情節上幾乎沒有符合史實。利用客觀歷史,寺山修司想說的是另一段想像的歷史:《O孃的故事》(Histoire d’O)(註)。他在上海的背景裡創造了一個異色的妓院,讓兩位主要角色──史蒂芬與O──在此地試驗對彼此的愛,這樣的試驗最終引出了背叛的結果。在情色故事與革命動亂的交叉下,背叛不只發生在愛人之間,而是各種來自於「改變」的背叛。

我們是如何知覺到變化的呢?是透過時間。於是背叛的真正來源是時間。在寺山修司心中,那些種種被背叛的時刻,化為捉迷藏的遊戲。《田園死神》裡面的捉迷藏片段,和寺山修司詩歌中的詩句:「躲起來的孩子年歲已遲,唯獨當鬼的我依舊年輕。」都能看見兩種時間感的對立,躲藏之處是回憶、是幻想、是不存在的時間停止之處,但這種躲藏裡面也有某種戰鬥的性質,也是在去世快四十年後,寺山修司依然是日本年輕人反叛的精神象徵之原因。

raw-image

寺山修司創的劇團「天井棧敷」成員之一、並且是他電影中的御用演員新高惠子,曾在訪問中提到,她小時候與寺山修司一同經驗過青森空襲。她描述過事發當場的恐怖,帶著那樣回憶的她,在日本戰敗後只覺得:「真好,終於不用打仗了。」而在她眼裡的寺山修司,則屬於另一種人,她認為戰敗後的日本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引發了他體內的「戰鬥」。

這所謂的「戰鬥」精神,可以在寺山修司生前最後一部片《再見,箱舟》裡面較完整地被看見。參照情節,讀過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的人不可能漏掉故事與角色的相似性。馬奎斯透過「百年」這人類能經驗的永遠,描寫一個村子裡大家族的興衰變化,刻意使用讓人容易搞混的相似姓名,創造了時間的輪迴感,以及其中各種樣貌的孤獨。

馬奎斯的寫作也帶有夢想的質地。寺山修司在改編上選擇延續的主題則是「孤獨」與「時間」。關於孤獨與夢想的關係,巴舍拉也曾經清楚地說明過。那種孤獨絕不是來自於精神分析中夢境詮釋所建構的缺乏式孤獨,而更是人本質上的孤獨,它外乎於歷史性的時間與心智積累的知識,而有一種永恆的性質。但這種孤寂感並不使人害怕,而更接近一種寧靜,是那種寧靜使得人可以夢想各種事物,並與非我之內容發生關聯。

raw-image

至於時間,在電影中,寺山修司以更具象化的手法處理時間的主題。片頭,小男孩(大作)在海邊埋了全村的時鐘,這下子村裡面只剩下他家有鐘了,關於現在幾點鐘,再也沒有人爭執。但是隨著城市的人進入村莊、又出現一位神奇老人,他兜售可以改變時間的時鐘,這下子村子裡的人都被吸引到城市了,只剩下女主角對著空無一人的遠方喊著:「城鎮並不存在啊,都是謊言,那兒什麼都沒有,你必須花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參透。百年後再回來。」

我們又看見了兩種時間的對立,與試圖躲開時間的徒勞。馬奎斯帶著對資本主義世界的批判,寫出另一種新的、以權力為樣貌的時間如何滲進村莊;寺山修司也對戰後日本社會狂熱地追求現代化的現象做出批判。與其說他試圖提供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如說他試圖創造不一樣的時間感。

雖然寺山修司的創作中,時間好像總是敵人,不可信任,但時間同時也是盟友。沒有時間,就沒有抓緊時機夢想的動力,也沒有說謊的必要與夢想的需要了,那麼身而為人,我們還有什麼好玩的呢?



註解:《O孃的故事》,是 1954 年出版的一部情色小說,由法國女作家安娜.德克洛(1907-1998)以「波莉娜.雷阿日」為筆名而創作。(來源:維基百科)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謊言,有時就像路邊不起眼的小草,在旅途中出現時, 即使我們經過看到了也不會將它放在心上。 還有另一種謊言的存在,本身具有一定意義的重量,足以影響個人,或所愛之人。
Thumbnail
謊言,有時就像路邊不起眼的小草,在旅途中出現時, 即使我們經過看到了也不會將它放在心上。 還有另一種謊言的存在,本身具有一定意義的重量,足以影響個人,或所愛之人。
Thumbnail
看在車上,就好像真的在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一樣,我腦袋被迫被分成平行世界,像《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左腦與右腦被分割開來、影子與本體被切斷,而在車上,就是戲中與真實人生,被完美分割。 結語
Thumbnail
看在車上,就好像真的在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一樣,我腦袋被迫被分成平行世界,像《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左腦與右腦被分割開來、影子與本體被切斷,而在車上,就是戲中與真實人生,被完美分割。 結語
Thumbnail
回憶可靠嗎?依靠回憶所連結起來的故事,究竟哪些被自己的大腦無意識的更動、合理化?哪些又是真實的片段?又或是真實其實早就不那麼重要,而是真正留下在心中的,才是重要的時刻?小說中各處的記憶斷裂,究竟像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回憶可靠嗎?依靠回憶所連結起來的故事,究竟哪些被自己的大腦無意識的更動、合理化?哪些又是真實的片段?又或是真實其實早就不那麼重要,而是真正留下在心中的,才是重要的時刻?小說中各處的記憶斷裂,究竟像要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過去有不少電影都由小說改編而成,但甚少是由網上的小說變成電影。著名的本土網絡作家向西村上春樹的作品成就了香港難得的由網上變實體的電影,還要有三部之多,分別是2012年的《一路向西》、2017年的《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以及2019年的《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 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
Thumbnail
過去有不少電影都由小說改編而成,但甚少是由網上的小說變成電影。著名的本土網絡作家向西村上春樹的作品成就了香港難得的由網上變實體的電影,還要有三部之多,分別是2012年的《一路向西》、2017年的《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以及2019年的《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 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Thumbnail
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
Thumbnail
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部小說,交織在真實和虛構之間,真實的是每一個當下,虛構的是過去和未來。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部小說,交織在真實和虛構之間,真實的是每一個當下,虛構的是過去和未來。
Thumbnail
<p>「沒有人的記憶是完美的。你將會找出我所遺漏的,這就叫做成長。」創作者透過不斷創作來前進,努力從回憶裡釋放出來,再創、修復、填補成新的記憶。透過這過程,我們才能一步一步更靠近自由。</p>
Thumbnail
<p>「沒有人的記憶是完美的。你將會找出我所遺漏的,這就叫做成長。」創作者透過不斷創作來前進,努力從回憶裡釋放出來,再創、修復、填補成新的記憶。透過這過程,我們才能一步一步更靠近自由。</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