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孩子養成一生喜歡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年齡的團體,研究顯示,青春期之後的社會化與價值選擇,同儕的影響力遠大於父母師長,但是這個階段大人以身作則形成的典範,還是能對孩子有些影響,可是假如只透過言語的訓示與要求,對青少年幾乎是完全沒用的。
因此,假如父母親真心覺得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一輩子是非常重要的,就一定要投入資源,不只要佈置好適合的環境,自己也要以身作則。
在當今這個世代,影響孩子閱讀時間與專注學習的元凶,大概就是從手機到網路這些不斷閃動,吸引孩子著迷的虛擬世界了,而最破壞家庭親密感與心靈交流機會的,也都是居家空間裡,無所不在的3C產品。
很多大人雖然是每天按時回家陪孩子,可是仔細一分析,即使大家同處一個屋頂下,但是大家都各做各的事,上網的、看手機的、追劇的……幾乎沒有太多的互動,更提不上心靈的交流。
要改善這個情況,第一步是制定限制居家環境使用3C產品的公約。我的看法是,孩子青春期以前,應該要求每個家庭成員回到家後,所有人都要放下手機,如果大人真的要用手機跟別人聯絡事情,那就等到孩子上床睡覺後再拿手機吧,從大家回家吃飯洗完澡,再到孩子上床睡覺,通常只有一到二個小時,如果父母親連這點時間都忍不住,控制不了自己,那麼我們那有資格要求孩子養成什麼好習慣呢?
當全家每個人都能遵守平常日(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家庭時間是沒有手機的環境,相信每個人會發現時間多了起來,而這更是可以用來親子共讀,然後互相討論,是培養孩子親密感的好機會。
若是孩子還小,可以抱在懷裡念給他們聽,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以及依偎在懷中的那種甜蜜的感覺,是高品質的全家共享的快樂時光。
孩子大一點甚至已經進入青春期,沒辦法抱在懷裡,但是不管孩子做功課時父母在旁邊看自己的書,或者孩子做完功課後,全家人在同一個空間各自看自己的書,那種氛圍與大家各自上網是截然不同的。
讓孩子養成一生喜歡閱讀的好習慣,只要大人願意調整自己的作息,在孩子上床前全家共讀一段時間,只要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切實做到,不必一、二年,就能養成這個終生受用的習慣,絕對是最好的投資。
其他的環境準備是,假如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儘量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充滿了書,也要幫孩子準備他自己的書架,上面擺放的不是教科書而是他喜歡的小說,當然若可能的話,這個圖書架能擴大成書房,或者把家裏的空間都擺滿了書,像是圖書館一樣,那就更棒了。
像我家除了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酒櫃或沙發椅,只有像圖書館有張超大的閱讀桌(像乒乓球桌般大),四周都是書牆,孩子回到家裏就是端坐在桌前看書。
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買書,反正書可以從圖書館借就好,幹嘛花錢買?我覺得建立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藏書有二個目的,一是任何值得看或自己喜歡的書,一定有重讀的必要,最好隨時擺放在自己身邊,二則是有些好書目前或許沒時間讀,但是我們想看或值得我們看,這些書若沒有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範圍,在視野所及之處,閱讀的機會當然就少了許多。
尤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多多少少會有點叛逆,往往我們愈要他們做的事,他們愈不想做,我們愈是推薦他們看的書,他們愈是排斥,所以我建議千萬不要勉強他們,只要悄悄的準備一些有趣的書或希望他們看的書,隨意置放在家裏、餐桌旁、玄關上,或廁所裏,反正若是家裏四處都是書,現在的書封面都設計得很吸引人,書名也取得很有創意,孩子總有窮極無聊或無所事事的時刻,他們或許就會隨手拿起來翻閱,若是其中一句話,或一段故事引起他們的興趣,或許就這麼一頭栽入書中的動入世界了。
與孩子一起共讀,我們就可以與孩子們的成長經驗有共鳴的機會,這是再多知識技巧能力,都無法替代的珍貴寶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親子關係就像是銀行的存摺一樣,最好把握各種機會,多貯存一些資產,好留待孩子進入青春狂飆期或長大離家的疏離感之際使用,但是這些正面的能量,並不是父母親常常待在家裏陪孩子就可以擁有,通常必須刻意營造才有機會。 或許偶爾有某個機緣,某個場景會留存在孩子的腦海中,一輩子陪伴著他們,當他們挫折困頓、憂傷沮喪,
昨天上午應邀到桃園為來自全國各縣市政府負責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年度在職訓練課程裡演講,這是第二梯次,我分享如何用電影這個工具協助父母親在居家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溝通。 在孩子愈來愈少的台灣,每個孩子對台灣的未來都很重要,一個也不能放棄,因此,如何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信心地,笑著迎向未來,是這一代父母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前幾天到台中建築材料展裡的低碳生活暨永續城鄉論壇擔任與談人,在最後的分享交流之後,主持人文蓓蓓循例要我們幾位與談人用一句話來總結。 我從論壇舞台上望向諾大的台中展覽館裡似乎一望無際的建築材料攤位,不禁有感而發:以現在的材料科技而言,一棟建築使用上百年絕對沒有問題,連木構建築都可以保存數百年了,何況鋼
九月十八日應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之邀,在台灣圖書館與川流基金會陳維滄董事長有一場對談。 主辦單位擬定的主題是「生態倫理與兒童文化」,題目有點不尋常,也蠻符合毛毛蟲一貫的兒童哲學思考角度。這場對談是附屬在「走進兒童日報――回顧探尋兒童文化力」的展覽活動中。 兒童日報是在1988年台灣解除戒嚴令,隨之報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親子關係就像是銀行的存摺一樣,最好把握各種機會,多貯存一些資產,好留待孩子進入青春狂飆期或長大離家的疏離感之際使用,但是這些正面的能量,並不是父母親常常待在家裏陪孩子就可以擁有,通常必須刻意營造才有機會。 或許偶爾有某個機緣,某個場景會留存在孩子的腦海中,一輩子陪伴著他們,當他們挫折困頓、憂傷沮喪,
昨天上午應邀到桃園為來自全國各縣市政府負責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年度在職訓練課程裡演講,這是第二梯次,我分享如何用電影這個工具協助父母親在居家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溝通。 在孩子愈來愈少的台灣,每個孩子對台灣的未來都很重要,一個也不能放棄,因此,如何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信心地,笑著迎向未來,是這一代父母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前幾天到台中建築材料展裡的低碳生活暨永續城鄉論壇擔任與談人,在最後的分享交流之後,主持人文蓓蓓循例要我們幾位與談人用一句話來總結。 我從論壇舞台上望向諾大的台中展覽館裡似乎一望無際的建築材料攤位,不禁有感而發:以現在的材料科技而言,一棟建築使用上百年絕對沒有問題,連木構建築都可以保存數百年了,何況鋼
九月十八日應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之邀,在台灣圖書館與川流基金會陳維滄董事長有一場對談。 主辦單位擬定的主題是「生態倫理與兒童文化」,題目有點不尋常,也蠻符合毛毛蟲一貫的兒童哲學思考角度。這場對談是附屬在「走進兒童日報――回顧探尋兒童文化力」的展覽活動中。 兒童日報是在1988年台灣解除戒嚴令,隨之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若家長可以「柔軟」的等待、傾聽,或許就會發現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在的能量比家長們還要強大。家庭是學習信任及愛很重要的地方,家長就是最為重要的「土壤」,土壤不是限制種子會長成什麼樣子,而是給予養分讓孩子長成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若家長可以「柔軟」的等待、傾聽,或許就會發現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在的能量比家長們還要強大。家庭是學習信任及愛很重要的地方,家長就是最為重要的「土壤」,土壤不是限制種子會長成什麼樣子,而是給予養分讓孩子長成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