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動畫】心之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心之谷Whisper of the Heart,IMDb評分75

原以為早已放棄寫作夢想的我,重看這部動畫,應該不會像當年那樣感動了。

卻沒想到,當年我只是看到了月島雫為寫作廢寢忘食的拼勁,只看到了為夢想奮鬥的勇氣與堅持,如今重看,卻看到了

我想同一段路,在不同季節經過,總會有不同的風景,一部有內涵的動畫也是如此。

raw-image

於過去的我而言,夢想是個人的事,為了夢想奮不顧身地努力幾乎是不用猶豫也無需外因的。所以對於月島雫的寫作動機我是直接忽略的,因為對我來說,那就是個很突兀也很沒道理的理由。如今卻為月島雫和天澤聖司之間互相鼓勵,因為相愛所以希望能與對方共同成長以相互扶持的這種愛情所感動。

從前我只看到心之谷談理想的一面。天澤聖司早早確定了目標,要成為一名小提琴工匠,月島雫則從迷茫到確定方向,進而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而開始翻閱故事書以外的書籍,認真查閱資料。兩人都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也因為這樣的過程而開始散發著自己的魅力,但他們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故而更努力地豐富自己,以達到那個理想目標。夢想能使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從前的我是如此堅信著的。

raw-image

但是時過境遷,如今的我只是一條連夢都不敢想的鹹魚,雖然我還是相信夢想能使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另一方面我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甚至已經喪失追逐夢想的勇氣。所以這一次,我看到了月島雫找尋並追逐夢想的動機。其實一開始她只是對天澤聖司這個人有些好奇,好奇產生少女式的愛慕,有一定了解之後開始欣賞這個人的才華,再被對方的的思想所吸引,進而希望自己也能達到與他一致的水平,所以她才急切地想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不想再原地踏步、得過且過了。前面我說了夢想如何使人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現在我要說的是愛如何使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raw-image

因為興趣相投所以相識,因為互相欣賞所以相愛,那麼再相處下去呢?只有互相欣賞的愛,是不足以支撐一對戀人走下去的。中學及大學時期分別有兩位老師都分享了類似的故事,故事內容我不詳細複述,只簡單歸納三種戀愛模式:兩人都在成長型、其中一人成長型、兩人都不成長型。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第一種,恰好天澤聖司和月島雫便是這一種類型。

其實二十幾歲重看這部動畫,讓我既感動又羞愧的一幕,是天澤聖司從國外實習回來去見月島雫,他騎著腳踏車,艱難地載著月島雫上小山坡時,月島雫跳下車來在後方幫他推車,她說不想成為他的負累。我覺得這就是最理想的愛情吧,即使很艱難,但他還是想載著她翻山越嶺,而她也想跟他一起翻山越嶺,但卻是以互相扶持的姿態,不是一個包袱或負擔的形象。

raw-image

原來我以為夢想是這部動畫的主軸,現在卻覺得或許愛才是,因為月島雫筆下的男爵也說「我們很幸運,工匠賦予我們愛的能力」。但或許這個說法還是不夠精確,只能說十幾歲時夢想是我的主軸,二十幾歲時理想的愛情是我的反思。

不過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都沒變的還是他們一起在工作室唱鄉村路的那一幕帶給我的感動,真的好喜歡也好羨慕這種因為音樂而聚在一起,也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便唱起歌來的關係。尤其月島雫從一開始的不好意思、羞澀,到後來盡情歌唱的樣子,回想起來心底總暖暖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愔瀾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夢想,位於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感覺離我們的生活好遠。 生活已經很累,哪有閒情逸致追求夢想? 這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我說這是低估自己的人生。 如果沒有少了夢想的調劑,生活變得無趣單調。 生存到生活到夢想,有了目標才能真正進步。
Thumbnail
夢想,位於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感覺離我們的生活好遠。 生活已經很累,哪有閒情逸致追求夢想? 這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我說這是低估自己的人生。 如果沒有少了夢想的調劑,生活變得無趣單調。 生存到生活到夢想,有了目標才能真正進步。
Thumbnail
  在看電影版《心之谷》前後,我都沒有看過1995年的吉卜力動畫,卻不妨礙劇情理解,只是單看情節推進的安排有許多日本少女漫畫的痕跡。但我滿喜歡現在與過去、成人與年少的穿插,彷彿正是回憶陪伴著月島雫與天澤聖司一直走到25歲的現在,同時帶出兩人追求夢想與延續愛情遇到的困境。 (內文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在看電影版《心之谷》前後,我都沒有看過1995年的吉卜力動畫,卻不妨礙劇情理解,只是單看情節推進的安排有許多日本少女漫畫的痕跡。但我滿喜歡現在與過去、成人與年少的穿插,彷彿正是回憶陪伴著月島雫與天澤聖司一直走到25歲的現在,同時帶出兩人追求夢想與延續愛情遇到的困境。 (內文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看過數部吉卜力的經典作品,唯獨漏掉了《心之谷》 平凡的故事,28年後看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動畫。
Thumbnail
看過數部吉卜力的經典作品,唯獨漏掉了《心之谷》 平凡的故事,28年後看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動畫。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要有萬全準備與目標才能向前,卻往往一再錯過自己開始的機會。 《心之谷》描述非常愛看書的國三女生月島雯,常常在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卡中發現同一個男孩的名字,無意間得知他的真實身分後也相戀,並且各自追尋自己夢想的成長故事,是吉卜力動畫中難得的清新小品路線。看似談著青澀的初戀,其實也是自我成長的追尋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要有萬全準備與目標才能向前,卻往往一再錯過自己開始的機會。 《心之谷》描述非常愛看書的國三女生月島雯,常常在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卡中發現同一個男孩的名字,無意間得知他的真實身分後也相戀,並且各自追尋自己夢想的成長故事,是吉卜力動畫中難得的清新小品路線。看似談著青澀的初戀,其實也是自我成長的追尋
Thumbnail
那張重複播放的lofi歌單,陪著我度過無數苦讀夜晚的女孩,原來是〔心之谷〕的月島雯。身為宮崎駿的影迷,在過去居然沒有注意到這部作品。恰逢假期,把〔海潮之聲〕和〔心之谷〕再拿出來複習一遍,才把當年疑惑的部分看懂了,原來在經歷不少人生歷練以後,連觀看作品的心境都會有所變化。
Thumbnail
那張重複播放的lofi歌單,陪著我度過無數苦讀夜晚的女孩,原來是〔心之谷〕的月島雯。身為宮崎駿的影迷,在過去居然沒有注意到這部作品。恰逢假期,把〔海潮之聲〕和〔心之谷〕再拿出來複習一遍,才把當年疑惑的部分看懂了,原來在經歷不少人生歷練以後,連觀看作品的心境都會有所變化。
Thumbnail
-兒時做的春秋大夢? 是不是該醒醒了?- 最近才看了心之谷,看了覺得很感動。但又覺得依照我現在這個年紀,應該是要為五子登科為主要精神來活每一天才對,怎麼可以「覺得」這部片是讓人感動的? 才發覺自己是還沒有長大~還以為人生會繞著你的夢去轉的小孩。
Thumbnail
-兒時做的春秋大夢? 是不是該醒醒了?- 最近才看了心之谷,看了覺得很感動。但又覺得依照我現在這個年紀,應該是要為五子登科為主要精神來活每一天才對,怎麼可以「覺得」這部片是讓人感動的? 才發覺自己是還沒有長大~還以為人生會繞著你的夢去轉的小孩。
Thumbnail
電影Whisper of the Heart,1995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動畫。   這部跟我同一年誕生的電影,於我來說特別有意義。
Thumbnail
電影Whisper of the Heart,1995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動畫。   這部跟我同一年誕生的電影,於我來說特別有意義。
Thumbnail
「因為你,我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負擔,因此發奮,只是想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Thumbnail
「因為你,我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負擔,因此發奮,只是想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Thumbnail
心之谷Whisper of the Heart,IMDb評分75. 我想同一段路,在不同季節經過,總會有不同的風景,一部有內涵的動畫也是如此。當年我只看到了為夢想奮鬥的勇氣與堅持,如今重看,卻看到了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理想愛情。或許十幾歲時夢想是我的主軸,二十幾歲時理想的愛情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心之谷Whisper of the Heart,IMDb評分75. 我想同一段路,在不同季節經過,總會有不同的風景,一部有內涵的動畫也是如此。當年我只看到了為夢想奮鬥的勇氣與堅持,如今重看,卻看到了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理想愛情。或許十幾歲時夢想是我的主軸,二十幾歲時理想的愛情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外表粗曠的原礦,需要大人們很長時間的用心與耐心教育,才能把孩子內在的美好,挖掘出來,造就孩子的大畜;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內在也有原礦,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探尋,然後自我鞭策,曰閑輿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大畜。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外表粗曠的原礦,需要大人們很長時間的用心與耐心教育,才能把孩子內在的美好,挖掘出來,造就孩子的大畜;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內在也有原礦,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探尋,然後自我鞭策,曰閑輿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大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