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勞的“肝“苦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很認真得看完韓國片『寄生上流』,突然覺得在亞洲的工薪狀況似乎挺雷同的,同樣的內容搬到大陸、台灣、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應該算完全無違和感。放眼大亞洲地區,現實生活環境下總讓人在授薪族覺得氣餒,無論怎樣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養房⋯,工作上的責任和銀行的貸款⋯都像滾雪球般不斷地增漲,然而薪資卻越來越薄,還得擔心不知道哪天會中個“中年失業”的大獎,之後連去7-11應徵的工作都感到身心靈被羞愧~
疫情下的地球人,亞洲人算是勤奮努力了!但是卻離不開加班工作,工作責任制,支付薪資的甲方總愛畫大餅,告訴你現在公司創業維艱,希望你共體時艱,要你承擔一個又一個的項目,表現稍微好一點,就會跟你說,不然給你“技術股“(標準的工作加量不加價),等公司上市就能變現,可以早點實現經濟自由⋯,這樣的話術真挺誘人的,每個工作狂都是被這樣的話術所利誘。平心而論,仿間有多少家這樣的創業公司?又有幾家能順利上市呢?又有幾個人能身心靈健康的撐到上市,並把“技術股”變現而實現經濟自由?
曾在職場打滾的我,歷經10+的公司,僅有1家真的在台灣IPO,但還要我掏錢買公司股票,年輕的我以為是老董的好意,殊不知只是圈我們的辛苦賣肝錢去炒熱公司股票罷了! 台灣老董們真的只敢欺騙善良勤奮的台灣人!可惡的老董們,不要再畫大餅給辛苦台勞,給錢才能鼓舞打工一族,因為“鮮肝“只有一顆~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挑自己喜歡吃的 適逢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假期氣氛濃厚,天氣跟著進入冬天該有的溫度,似乎給了很有力的理由可以大吃大喝,所以和家人四處吃美食,偶爾也是會去吃吃到肚子爆炸的自助餐。 當看到各式料理展現在眼前時,當然有些是吃過有些是沒吃過的美食,或是不同人做出來一樣的料理,品嚐起來的味道也會有所不同。 於是乎
    挑自己喜歡吃的 適逢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假期氣氛濃厚,天氣跟著進入冬天該有的溫度,似乎給了很有力的理由可以大吃大喝,所以和家人四處吃美食,偶爾也是會去吃吃到肚子爆炸的自助餐。 當看到各式料理展現在眼前時,當然有些是吃過有些是沒吃過的美食,或是不同人做出來一樣的料理,品嚐起來的味道也會有所不同。 於是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到海外的台商公司工作,通常會分兩邊領薪水。台灣公司和海外公司都會各自發放薪水給外派人員,比如說80%台灣領台幣、20%海外領當地貨幣。如果你是以「當地應聘(Local Hire)」的方式在海外工作,你的薪資就會是100%領越盾或是美金。不同領薪方式,主要影響的是繳稅的額度。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到海外的台商公司工作,通常會分兩邊領薪水。台灣公司和海外公司都會各自發放薪水給外派人員,比如說80%台灣領台幣、20%海外領當地貨幣。如果你是以「當地應聘(Local Hire)」的方式在海外工作,你的薪資就會是100%領越盾或是美金。不同領薪方式,主要影響的是繳稅的額度。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