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洲的朋友前陣子回台,在空閒時間不多的情況下,只能勉強湊在商場聊個天,談起台灣與國外的薪資收入差異,實在覺得台灣勞工好辛苦。台灣職場的病態多不勝數,說也說不完。
根據調查,台灣有幾百萬名勞工月薪不到三萬元,在萬物皆漲的現在,只有薪水不漲。就算在熱烈的勞資鬥爭與抗議聲浪中好不容易調薪,卻也敵不過通貨膨脹帶來的超高物價。曾幾何時,原本一杯25圓的珍珠奶茶現在動輒50到破百圓不等,每月領不到三萬元的勞工依然遍地皆是。
台灣是個小島,土地極小,人口卻爆滿,資方在飽和市場中的求生方式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成為市場龍頭,只要做得好,再貴也不怕沒客戶。但龍頭畢竟是少數,同時也掌握了大多數的優質(肯花錢)客戶。剩下來的只有第二條路,削價競爭,而由於優質客戶已經掌握在龍頭手裡,剩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同樣想要壓低成本的劣質客戶。壓低的成本自然而然得從原料與勞工下手,因此造就了黑心商品與黑肝勞工。唯一不變的,是老闆的口袋深度。
無論各種產業,優質客戶願意花錢取得優質商品與服務,劣質客戶一心只想著殺價,卻不願承受相應而來的劣質商品與服務,客訴信件如雪片般飛來,卻忘了自己是劣質服務的根源。老闆為了不流失勉強撐起基本營收的劣質客戶,只得逼迫員工在過勞與低薪的條件下,交出同樣優質的商品與服務。想當然耳,過勞與低薪的勞工絕對無法產出同樣優質的商品與服務,劣質客戶也明白同樣的道理,所以對於不那麼優質的商品與服務也得過且過。層層相扣的惡性循環之下,劣質客戶接受了劣質的商品與服務。
唯一不變的,是老闆的口袋深度。
在如此失衡的天秤下,總有一方會先崩潰,但這一方通常不會是老闆,因為老闆有壓低成本所帶來的利潤,而在普遍低薪、對於商品與服務的品質要求又低落的情況下,老闆也確實不愁找不到員工,畢竟曾經微薄調薪(做做樣子)的這隻羊走了,反而可以找更便宜的新羊來剝削。每當接到劣質客戶的低價訂單,為了賺錢的老闆視如珍寶,雖然利潤與成本可能不成正比,就算只賺一點點也不放過,無視已經過勞與低薪的勞工,逼迫就算爆肝也要趕出成果。公司業務報表上的收入,讓老闆沾沾自喜地宣布這個月業績達標,卻忘了背後是勞工在賣血賣肝、任勞任怨,勞工愈發不滿、客戶與廠商的惡性循環愈發嚴重。
唯一不變的,是老闆的口袋深度。
稍微在乎員工向心力的老闆,會營造出溫馨、共同為理想打拚的職場氣氛,掩蓋老闆「要員工替我賺錢」與員工「我要來賺錢」之間的矛盾,所以在定期召開的公司集會上(愈沒有效率的公司,愈喜歡開會),老闆總會向員工喊話:「當你倦怠時,回頭想想當初進公司的初心。」您是不是忘了,大家進公司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受委屈。
這其實是個rhetorical question,因為老闆一定不會忘記「員工是來賺錢,不是來替我賺錢」這件事,所以如此喊話的目的,如果想讓員工覺得「我們有共同的目標」,一定是搞錯了什麼,老闆才沒那麼笨。精神喊話真正的目的是告訴員工:「我已經給你很多錢了,所以把委屈吞下去,繼續替我賺錢!」
員工一再對公司與老闆失望,縱使追本溯源後知道問題何在,卻真的只能吞下去。到了最後,員工像機器一樣上班的目的真的只剩下「賺錢」,倒不是因為被老闆洗腦而服氣,而是不願再對公司抱任何希望與期待,每天打卡完,就把多餘的情感抽離,只把公司交代的工作給「交代」好,升官發財、抱負理想什麼的放一邊,薪水足夠活下去就好。當然,這也成了惡性循環的其中一個環節。
日前曾經在某大媒體看見社會評論家說的話,雖然該文章是在探討工作與興趣的關係,但這句話著實正確:「在工作上尋求意義,本來就是件沒意義的事。」當公司所有員工只在乎無法令自己滿意的薪水,又怎麼會有向心力呢?既然在公司找不到認同感,懷有企圖心的員工自然不會把心思放在公司,要不就想辦法跳槽,希望能換到一間「不那麼差」的爛公司,要不就想辦法兼差,以下班時間尋求開源的機會。難怪愈來愈多人寧願自己開間雞排店,也不願意再看老闆臉色。
既然無法獲得經濟上的滿足,那就轉為尋找精神上的充實。探討「脫離僵化職場」與「安靜離職」這件事的媒體與刊物有如雨後春筍,說明工作不是只有進公司這條路,因為把時間綁死在企業裡頭,不但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更捨棄了多采多姿的生活。難怪愈來愈多人寧願每天花錢買高價咖啡或定期出國散心,也不願意再用微薄的薪水堆砌永遠蓋不成的華廈。
年輕人只想尋求小確幸,無可厚非,但老闆們在指著年輕人鼻子,大罵年輕人企圖心比不上以前的自己時,是否想過現在的自己比不比得上當年曾經提拔自己的老闆?
老話一句:帶人,要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