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思維:你需要的是「使用」而非「擁有」,讓我們一起來租用「舒適的室內空氣」吧
在可見的未來,會有更多的中產階級,導致更多的消費和能能源消耗,都市化讓大批人口移居都市,擁擠會成為常態,居住品質則會越來越被重視,加上如果大家按照既有的模式不做任何改變,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會讓更多的極端氣候現象發生,衝擊大多數人的生活與經濟活動。
也因此,為了讓「永續」的理念真正落實,同時進一步提升生活的質量,甚至還能促進可持續的成長,循環經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解法,根據循環台灣基金會給的定義,循環經濟是一個資源可恢復且可再生的經濟和產業系統。相比傳統的線性經濟,從產儲運銷到終端消費的過程,多半屬於一次性利用且產生大量廢棄物,循環經濟注重的不光只是重複利用,包含產製過程中的碳足跡計算,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如何把產品/副產品的價值萃取出來,作為一種新價值的來源,或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模式等等,都是循環經濟強調的部分,用新的方式,確保地球有限的資源得以生生不息的運用。
為了把循環經濟應用在各個面向,特別是經濟活動中,如何著重在「使用」而非「擁有」,就是一個很好的思維轉換。在很多時候,在交通上,我們需要的是「便利的通勤」而非「擁有一輛車」; 在居家生活中,我們要的是「洗衣服的服務」而非「擁有一台洗衣機」; 在食衣住行育樂與工作幾乎所有的層面,我們需要的很可能都不是那些「所有權」,而是能夠舒適,有效率,且便宜便捷的「使用權」,這不僅是循環經濟的核心,也是近年來共享經經濟所提倡的理念,更進一步說,把產品服務化(Product as a Service),開始蔚為風潮。再說了,IT產業其實早就已經實行類似的方案,即軟體服務化(SaaS),微軟的Microsoft 365 / Azure等,就是提供使用者需要的各類服務,並透過網路定期更新版本,而非一次性的賣斷某一套軟體。
我們再來舉幾個有趣的例子,試想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既節能減碳,又維持我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讓我們從直覺上耗電最高的部分來聊聊。
從台灣家戶夏季用電比例來看,光是冷氣一項的耗電就佔了將近一半,如果是老舊機型,好能恐怕更高。其次依序為其他主要家電(約佔40%),以及照明(約佔10%左右),至於企業,則須視產業類別而異,但大抵來說,空調用電即便不是第一,也絕對佔據營運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大宗。也因此,若想對節能減碳有所貢獻,從用電最凶的地方開始規劃,不啻為一個省電也省錢的辦法。
套用循環經濟或共享經濟的思維,其實我們需要的是「舒適涼爽的服務」,而非去擁有一台「冷氣機」。所以何不使用租賃的方式來建置系統和設備,並針對客戶的需求,專門提供客製化「服務」,並在「服務期滿」後,仍由廠商回收設備,再進一步回收利用,減少浪費。
這種概念,早在傢俱產業行之有年。因應全球化與大批高移動性的外派人士,每當移居到新的城市,添購新傢俱成了一筆很沒必要的花費。而當轉赴其他城市工作的時候,傢俱很多都丟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業者觀察到這個商機,便針對這些高頻移動的國際商務人士,提供傢俱租賃的服務,知名大廠IKEA也已採行了類似的商業模式。
當有型的傢俱可以這麼做,無形的空氣,水資源,能源等,亦可透過提供服務的方式,來滿足使用端的需求。
享受「舒適涼爽」的室內空間,而無須負擔採購空調系統的成本,設備系統的保養,修繕費用,甚至是電費,都由提供商負責,用戶僅就使用的時數,甚至是以「需要的溫度」,「室內空氣品質」等更為客製化的方案來付費,很像是電信資費的感覺,用戶可以任選每月499或吃到飽網路流量,然後選擇搭配網內/外通話,海外漫遊等不同的組合服務。因為是採租賃的方式,提供商為了最大程度降低維護和替換的成本,自然也會採用更能夠回收利用的材料,設計更便於回收利用的產品,以及從各方面加強節能,使用效率,以及設備的耐用度等,從本質上,改變了「線性經濟」的思維模式,轉而擁抱循環經濟。
「冷卻即服務」(Cooling as a Service, CaaS)
[1],在循環台灣(黃育徵,陳慧琳2021出版)這本書中,就分享到這麼一個非常有趣且創新的商業模式,由Kigali冷卻效率計畫和巴塞爾永續能源總署(BASE)聯合倡議推動,旨在透過金融業的支持,讓生產者可以從買賣空調產品,轉而變成服務提供商,客戶也能夠因為不用負擔初期的建置成本,從而可以選擇更高品質,高階的機組,設備和系統,並採取冷氣的使用時數,效能與品質作為付費基礎。而為什麼金融業的支持很重要?是因為既然初期成本轉移到服務提供商,那這些相對較大額度的啟動資金,就會需要設計適當的金融架構,例如租賃融資方案,能源類型的應收帳款,或是私募基金等方式來籌措。
如果「空氣」可以透過租賃的方式滿足需求,同時做到高效管理與節能減碳,那「燈光」呢?我們其實需要的也只是照明,而非擁有那些照明設備吧?再說了,以全租賃的方式外包出去,連維護,修繕,報廢回收的成本都可以不用操心,對使用者來說,未嘗不是件符合效益的方案。
荷蘭的史基浦機場,就是全球首座「租賃」照明機場,由老牌的燈泡公司飛利浦(當然他們現在的業務遠不止燈泡),賣的是「照明時數」而非「燈具」。這種被稱為Pay per Lux的創新服務, 飛利浦與史基浦機場簽下了為期15年的照明方案合約,設計並置入3千多組節能照明設備,而客戶方(機場)則是提出了相關要求,例如每個區域需要的流明(lumen),並按月支付照明的租賃費用。
把設備的所有權回到生產者身上,對使用者來說,除了省下維護的成本,對廠商來說,自然也會基於希望燈泡不要太容易損壞,以及在使用過程中,要更節能。於是,飛利浦研發團隊便也不斷精進設計更耐用的LED燈,結合太陽能減少電力耗損,以及透過物聯網技術,智能監測的方式,在無人員活動的場域自動切斷電源,或是在符合當下工作環境所需的情況下,提供最適合的照明度,避免無端的浪費。這些技術,也大可應用在諸如空調,居家/商辦/廠房的電器,以及經濟活動中的各個領域。
回到台灣,本住(SHOULD)團隊,其實也是在從事這方面的創新。打破過去單點思考的生產與消費模式,轉而將整個空間視為一體,讓用戶(無論是C端或B端客戶),都能在「舒適的空間」裡生活與工作,用系統性的規劃引進全外氣循環(舒適空氣租賃方案),太陽能租賃,以及綜合能源管理等,不僅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能為用戶省下最多50%的電費,進而降低可觀的碳排放量。
總結來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經濟成長,仰賴的是高度消耗資源,一次性的生產與消費,導致高外部成本,破壞環境生態的方式。未來,我們要改變的不只是產業結構與消費行為,更重要的,是能夠把循環經濟(或其他表述相同概念的說法),應用在更廣的面向,讓永續發展,作為典範轉移的參考指標,也只有如此,我們或許才能免於資源匱乏的困境,避免環境因過度消耗,而適宜人居的區域越來越受限。
[1] https://www.caas-initiative.org/abou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