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紀實】脫鉤而共利 循環經濟的可能性(一)

討論循環經濟之前,我們先來談談「線性經濟」:將經濟模式切割成「需求端」以及「供應端」。聽起來合理,但就在其中存在一些吞噬環境的陷阱:舉例如我們常聽見的口號「刺激經濟」就是需求端鼓吹多賣多生產、供應端跳入多買多消費,產品剛製造出來,就已經計畫性的會被淘汰,潛在的製造了揮霍性的消費文化,更隱含著需求與供給切斷關聯的隱對立關係,使製造產品的資源一去不復返。
在上述的經濟模式下,造成了高度的資源耗費,卻並無達成成正比的資源使用率:每人的資源需求大幅成長,從1970年的每人7.4噸成長為每人12.2噸;材料的生產力則在2000年開始下降,顯見我們利用資源的效率越來越低,但這在科技發展進步、環保意識提升的現在不是矛盾的嗎?線性經濟就是開啟了我們對於資源的無底需求。我們得要打破製造產品必與資源耗費相關的窠臼,讓這種「脫鉤」的概念也成為循環經濟的支柱。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保護署 國際資源小組(UNEP IRP) 提供
總之,循環經濟就是為了突破線性經濟而出現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之中,不只是消極的重複利用廢棄物,更是積極的希望能讓所有資源自始就不會被汰換,除了顯而易見的環保利益,更能為消費者或是企業帶來利益。好比「共享經濟」的模式下:以私有汽車與共享汽車為例,若以現在消費模式與導入循環經濟模式至2050年相較之下,共享汽車可以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每一千公里就減少77%的使用/持有費。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共享經濟也非萬用的解法,好比在Uber的商業模式下,仍有些司機會選擇特地購買新車,因此共享經濟概念上雖然以減少資源耗用為基礎,在實例上仍有不少變數,依舊得視身在其中的我們如何選擇。
接者,舉幾個實例討論循環經濟可能被實踐的模式:
大家都不陌生的Gogoro既包含了循環經濟的概念,常見的電動電池站將電池設定為公司持有,為了避免電池私有、而不注重後續回收的窘境,顧客可以無事一身輕的使用電動電池而不必擔心後續回收的管道,電動車的電池壽命終了後,就進入下一個階段:能源電場,協助儲蓄能源,最終則會成為城市礦山,將其中的貴重金屬回收再利用,讓資源可以真的「循環」。在這個模式下,公司也可以統一管理而確保電池資源的妥善使用,因此可以統一在用電量少的離峰階段充電,減少用電負荷、不影響民生,打破電動車會成為電廠沈重負荷的印象。
另外,作為環保產品,Gogoro卻不直接以環保為賣點,目前的消費者也僅有10%是為了環保才買的,Gogoro試圖將「時尚」、「潮流」與產品直接連接,作為吸引消費者的標的,卻在無形之中讓消費者成為環保的一份子(筆者覺得這種行銷手法超神奇,有點像繞了一條路,卻比其他人都早抵達終點)。還有不得不提、由Gogoro技術支持的智慧電池交換網路,雖然隨處可見的電池站上大多印著Gogoro商標, 但他家電動機車卻也可以一併使用,除了減少各家廠牌的電池站林立、耗費資源外,也使得臺灣的電動機車使用者都更方便;此外,新方案GoShare則是更直觀地符合「共享」的字面意思,類似於更進化的ubike,利用官方提供的app就可以搜尋附近的可使用載具,不必在單一地點乘車、也更不必在特定地點還車,真正符合隨處見隨處還的口號,可以讓每一台車輛的閒置時間降到最低、利用資源率極大化,在這樣的願景下,或許未來就不再有購買私有車的必要呢!
抑或是,在現有的資源中,也有一些具利用潛能但卻遭人錯失的可惜物件,如何辨識出它們、甚至將它們與潛在的再利用機會媒合就會是一大考驗。為此,荷蘭的Madaster就是一個可登錄材料的平台,他們認為「廢棄物只是身份不明的材料」,於是利用雲端登陸材料與產品的資料,就像是建立一個產品護照,其中包含該資源的財務估價以及再利用指數等資訊,可登錄的範圍涵蓋全球,就像是開放式的圖書館,可供需求端尋找媒合機會。
在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也為循環經濟實行驗證與媒合平台,使臺灣的工業廢棄物回收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其中為了確保廢棄物能好好的被回收、不會莫名出現在某一條河川,也讓運載廢棄物的運輸工具搭載GPS監控系統,而目前已確實監控的比例也已達到90%,有效掌控廢棄物的去向。在確保廢棄物能進入回收流程之後,就會開始辨認與分類,總共分成三大類:複合物與再利用能源(廚餘、木屑、塑膠、紙張等)、建築基礎與回收水泥(如玻璃、飛灰等)、融化回收物質(廢鐵、電器路等)。這段辨認過程力求公開透明,避免惡意廢棄、也讓後續接手的使用者能夠信任,短期目標為建立公開且便利的辨識系統,長期目標則是希望能在大量收集材料使用的基礎下,建立更高價值的商業模式。回收廢棄物的產業也能創造不少經濟產值,例如在2013年回收率80%的情況下就連帶創造了650億的產值。
圖片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永續環境技術組推廣經理 呂穎彬 提供
而以上的案例都是為顯示,循環經濟不只是為了環保意識而產生的口號,更是實際能為企業與環境帶來雙方共贏的模式。
提倡循環經濟、廣義地談論環保,似乎都會踩著「為了下一代」的立場,但身為下一代的我們除了被動的接受,有可能找到採取行動的基石嗎?好比說,每一次購物前先思考資源該何去何從、用「使用」改變對「持有」的執著、又或是透過更多行動讓循環經濟的概念傳得更廣⋯⋯力量也許微小、改變也許微弱,但試著做出跟以前不一樣的行動,是我們不可避也無法避的責任。
責任編輯:劉家筠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