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經濟是什麼🤔 與循環經濟的差別為何⁉️ 循環經濟又有哪些模式呢😽 好奇的話就快來閱讀文章吧🔍
《7大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作者|周郁馨
編輯|王琪琇
—
看了多篇循環經濟的文章,相信大家對其一定有所了解,但你知道線性經濟為何嗎?
顧名思義就是直直一條線的生產消費過程。從採集原物料、基本材料生產、產品組裝至消費者購買並使用後丟棄,其中每一步都是資源的消耗與汙染,所以線性經濟可以看做成循環經濟的相對。
線性經濟無法將物質循環利用,隨著物質稀有性的增加,成本逐漸高昂,各界科學家都開始致力於研究讓循環經濟成為主流,避免傳統的線性經濟繼續造成資源的耗損。
循環經濟利用產品設計、鼓勵回收等方式,使得廢棄物能夠減少,報廢產品與生產中的遺棄物均能夠進到新的循環當中,除了減輕環境負擔也能降低企業成本,可謂是互利共生。如此具有競爭優勢的經濟模式已被列為2020年10大消費趨勢中(根據智庫歐睿國際的市場研究),也發展出了以下7大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模式一:產品共享(Access)】
共享意為產品供應商為所有者,租借給顧客使用,藉此減少產品浪費,也可藉由短期租金賺取利潤,代表案例有Ubike、iRent等。
【模式二:產品服務化(Performance)】
可簡單理解為「以租代買」的模式,產品擁有權屬供應商,顧客以「效能」或「使用量」為單位付款,彼此建立長期租貸關係。
【模式三:修復及翻新(Re-condition)】
在產品面臨損壞或淘汰時,由原供應商或第三方進行修復與翻新,延續其價值供人使用,舉例有二手車、二手家具買賣等。
【模式四:再製造(Re-make)】
產品已損壞或無法繼續使用,意為其壽命已經結束。經由製造商啟動重製程序,使產品恢復全新狀態,甚至額外增加功能,避免該產品遭到報廢,能夠重新進入新的循環。例如:Canon回收印表機再製。
【模式五:副產品及產業共生(Co-product recovery)】
賦予廢棄物或副產品新的價值與用途。若A、B兩企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能夠互換並利用,可消耗彼此多餘的資源,達到互利、循環、共生。著名的案例如高雄臨海循環工業園區內的企業。
【模式六:再生料替代原生料(Circular souring)】
直接使用回收原料或是可再生原料來製造產品,取代直接從自然資源中提取。例如Addidas與Parley雙方合作,利用遠東新世紀的回收技術,以回收後的海洋廢棄物再製成運動鞋。
【模式七:資源再生與回復(Resource recovery)】
回收無用或報廢的產品、原料,並重新投入循環,可簡單理解為資源回收再利用。
此模式細分成以下三種:
1.「封閉式循環」
回收的產品、原料被使用於相同的生產鏈中,可維持物料完整,多次循環。常見例子如貴金屬回收。
2.「向上循環」
回收的產品、原料被使用於較高價值的生產鏈中。舉例如從電腦主機板中提煉貴金屬,並重製為18K金的飾品。
3.「向下循環」
回收的產品、原料被使用於較低價值的生產鏈中。例如用生產鋼鐵產生的
爐渣來鋪設道路。
如此多種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並無優劣之分,企業可善用以上一種或多種商業模式來經營獲利。以租借環保杯為例,導入循環經濟(租借環保杯此政策)有利於企業落實其社會責任,也能夠增加顧客回顧率,更能夠讓消費者享有折扣,環境也能負擔減少,可謂是多贏的局面;循環經濟重視用合作更勝於競爭,若是企業彼此能夠互相學習分享,建立一個良性有效的系統,定能夠獲得永續不絕的利潤!
—
參考資料
—
歡迎大家於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一19:30準時更新✨
別忘了到我們的主頁查看更多文章😍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